【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香港中評社5月4日刊發社評稱,去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其報告中所展現的新時代中國“兩步走”發展藍圖,不但對近14億中國人民產生了極大的鼓舞,而且在東瀛產生了巨大的反響。頗為出人意料的是,這一反響首先會出現在右翼陣營。
文章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中西輝政是一名鐵杆反華派,多年來一貫鼓吹“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2007年他曾公開表示南京大屠殺是“子虛烏有”,因此他成為安倍的智囊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名教授,在對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及中日兩國實力對比的變化上,卻沒有為國內右翼勢力的反華浪潮推波助瀾,而是表現出其學者的理性和冷靜。在去年12月上旬出版的2018年1月號《Voice》月刊(明顯偏右的刊物)上,他發表了“中國與日本的百年馬拉鬆”一文,該文的副題是:現在就必須將2035年納入視野,製定振興日本的長遠戰略。在他看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上的報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永載史冊的恢宏篇章。因為該報告清晰展現了2035年和2049年中國現代化的前景,日本人應該認真地冷靜地接受這一事實。日本目前處於“虛脫”狀態,始終未能實現“現代化”,如今必須從20年的時間跨度來製定長遠規劃,將2035年的中國視為一個“求之不得的對手”,以此作為不竭的動力,苦練內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日本提供的一個重要機遇。
在中西輝政看來,中國是否將會“稱霸全球”對日本來說尤為重要,這關係到日本的命運,這一事態已變得刻不容緩。如果日本在心態上還是祈求於“中國崩潰論”,就會對中國的強大視而不見,也就不會去努力提升日本的國力。對於這一點,日本的有識之士必須銘記在心。指望中國會“自毀前程”,即便這並非純屬主觀願望,但對日本的長遠生存也沒有任何益處。關鍵是要始終做好最壞的打算,對國際格局的變動做到見微知著,並在此基礎上科學製定對策,然後落到實處。日本除了與中國開展一場比拚耐力的“百年馬拉鬆”以外,沒有其他選擇。盡管他此舉的目的是提醒日本也必須相應提升國力,這樣才能不致被中國甩得太遠,但他的解讀是準確無誤的。
接著,中西輝政在與日本堪稱頭號反華右翼分子、“製定美好的日本憲法國民之會”聯合召集人、近年來尤其在否定“南京大屠殺”問題上歇斯底裏、上串下跳的櫻井良子對話時,也聯係到習近平的這一報告對日本國內的相關動向發出警示,指出從國際社會的背景來看,日本這5年已經被逼到牆角了(這5年都是安倍在執政,這等於在指責安倍執政無能,這表明了作者對安倍的不滿),從去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就可以清楚看出這一點。如今日本在思考中國問題時有一個很大的陷阱,這就是“中國經濟崩潰論。”過去他也帶有這樣一種主觀願望,以為中國經濟將無法持續。但如今他對此做出了深刻反思:這樣的論調非常危險。這10年來這一認知使得日本人心安理得,從而放鬆了對中國的戒備。對此櫻井良子表示完全讚同,認為所謂“中國經濟崩潰論”就是一種麻醉劑,由此導致日本人的思想僵化。兩人的這一對話刊登在《致知》今年第2期上,其標題就是:如何打開日本的出路。兩名右翼大佬居然在這一問題上如此具有共識,呼籲正視中國對日本的巨大影響,而不應用所謂的“中國崩潰論”來自欺欺人。連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後接待特朗普訪華時表現出的淡定神色,以及緊接著在越南APEC會議期間會晤安倍時充滿自信的“微笑”,也使中西輝政深感震撼,因為習近平對實現2035年和2049年這兩個重大目標具有堅定的信心。雖然中西輝政並不認為中國今後在這一過程中會一帆風順,但他仍然提出,當前日本的選項,不能僅是日美同盟和遏製中國進軍深海。到本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在無法依靠美國的情況下,日本怎樣才能應對中國?不深入思考這一根本問題,日本屆時很可能被中國所“吞噬!”雖然這一表述表現出他對中國的極度恐慌,又回到了“中國威脅論”的套路上,但由此也不難看出十九大報告在日本所引發的巨大震動。
文章稱,《日本經濟新聞》在去年12月26日發表了一篇社論,其標題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中國,實現真正的互惠關係。社論指出,由於中國發展太快,所以對中國的認知很快就會落後於時代。按照習近平在十九大描繪的藍圖,2035年中國經濟將超越美國,到2049年則將在軍事領域擁有對美國的優勢。全世界都必須認真看待中國的這一“強國路線”。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到2035年的話,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日本就必須做出抉擇:究竟是繼續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還是予以調整,深化與中國的關係!雖然欲準確把握仍在發展和變化的中國非常困難,但日本倘無法形成能夠從戰略視角予以解析的冷靜目光的話,日本的前景是黯淡的。平時該報每天發表兩篇社論,但這一天用同樣篇幅隻發了這麽一篇社論,由此可見該報對此事的高度重視。
同樣,《朝日新聞》在去年年底分析日本安全問題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披露了將於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設想,這比原先的規劃提前了15年。這是因為中國的軍隊改革進展比預想得更順利,由此使中國更增強了信心,因此導致日本在對華戰略處於戰戰兢兢狀態。
雖然我們所閱讀的日本紙媒非常有限,顯然還遠遠談不上日本媒體對十九大以及“兩步走”發展戰略的整體反映,但以上所舉例子已足以說明問題。至於日本如何解讀中國的未來發展前景對其影響,那完全是它自己的事,中國人隻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