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人文教育:不要用一個標準把人才扼殺|觀點爭鳴

(2016-09-29 20:56:40) 下一個

人文教育:不要用一個標準把人才扼殺|觀點爭鳴

 
溫希慶 2016-09-30 10:37

動物世界,有的擅長奔跑,有的長於遊泳,有的善於飛翔,不管你習慣於陸地、天空還是江河湖海,但凡擁有一技之長,都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如果我們非要把動物們用“精英”的標準圈在動物的學校裏,要求每一個動物都必須同時既要會遊泳,又要擅長奔跑,還得會飛翔,會造成什麽樣的局麵呢?不切實際,不堪設想。

然而,我們用“應試教育”的“精英”標準還教育和培養人,是否就是應該的呢?

這種教育方式本身就有些狹隘的,誠如當代,從學科設置上來說,過度偏重於考試科目: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搞得道貌岸然,煞有介事。然而,教育過程忽略了體育健身意識的培養,全民健身觀念薄弱,身體都培養不好,培養出一堆腦袋裏被“知識”塞得滿滿的病態生有什麽用嗎?對於藝術學科不夠尊重,很多富有藝術潛質的孩子身上的藝術特長更是遭受無情踐踏。同時,“精英教育”在不斷地知識難度升級過程中逐漸把人落下,表麵上是選拔了“人才”,本質上,卻又讓大眾在受教育過程中飽受強度知識灌輸的蹂躪。從卷麵分數上來看,表麵上卻是培養了精英,然而,細致來看,語文分數高往往並不能代表讀書多、寫作等語言應用能力強;理化生做題能力強,卻並不是代表掌握了基礎的學科閱讀能力和研究能力,精英教育所鼓噪的隻是書本解題能力罷了……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國教育早在晚清的時候,就萌發出了認識過於狹隘、不能全麵培養人才的格局。時至當代,表麵上學科花樣挺多,卻在一個死板的人才標準裏束縛了自我教育的創造力。把整個教育過程局限在教室裏背書、做題,遠遠束縛人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目前,教育的一切改革都應該圍繞選材考試方式的改革進行,人才選拔理念不改革,受強烈的教育功利性誤導,教育的方式永遠走在極端的書麵文本灌輸套子裏走不出來。

把高考做成一個學科門類繁多、全麵的選拔方式,建立多樣化的學科專樣考試平台:專門的文學專業選拔平台,不考死板的背誦“常識”,直接考查創作能力,小說、散文、詩歌等體裁,分類考試擇優選拔。多樣的自然科學選拔平台,物理化學不要用書本式的題型來做,更多的需要考察一個人的理論見解,以及在教育過程中學會的學科探索能力,個人感覺,當代的理化生考試題目很大程度扭曲了真正的自然科學的學科精神;同時,也要創辦專門的藝術才能考試,給富有各種藝術特長的人才營造一個與語數外、理化生同等的選拔考試渠道,給藝術人才的培養營造出一個積極良好的空間。

真正的教育,需要營造一個百花齊放的活躍局麵,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破除成人頭腦中的“精英”幻想。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出適合他們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不要在教育中用狹隘的分數標準把少數人襯托出來,多數人則被蠻橫剝奪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

教育服務於每一個受教育者,幫助每個人找到適合於自己學習的內容,讓每個人在受教育過程中都能夠學到適合自己的本領。教育的人文情懷,絕不應該被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蠻橫掩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