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共和製與君主立憲製孰優孰劣?轉!

(2016-09-19 01:10:03) 下一個

共和製與君主立憲製孰優孰劣?轉!

 
 
樓主:說真話被封號 時間:2016-09-18 15:36:00 點擊:35 回複:2
 
脫水模式給他打賞隻看樓主閱讀設置
 
 
  在真正的民主政體中,君主立憲製的優秀代表是英國、日本,共和製的優秀代表是美國、法國、韓國等。介於兩者之間的,是虛君內閣製,優秀代表是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
  君主立憲製雖然虛君了,但君主作為國家象征,仍然擁有無形的權威。王室的喜好仍會傳導給民眾,再由民眾間接影響內閣。虛君內閣製則完全將國家象征當成擺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繼續承認英王為國家元首,但天高皇帝遠,英王對他們的國外政治無任何影響力。德國這樣的國家,設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總統職位,其意義與加拿大等國尊英王相差無幾。在我國明朝,已現內閣製的雛形,但沒有虛君也沒有立憲,所以與現代君主立憲製、虛君內閣製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如果明朝不亡,向這兩種政治架構中的任何一種轉型,都非常容易,絕不像滿清那麽難辦。共和製也可稱為總統製,真正至高無上的是憲法,總統權力雖大,卻受到立法、司法和言論自由的嚴格約束。共和製國家,隻有言論自由得到充分的保護,國家三權分立製度得到嚴格執行,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由於僅240年曆史的美國獲得舉世無雙的巨大成就,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所以在政體上,許多國家有意無意地仿效了美國。但好多國家照搬美國卻紛紛走向失敗或發生太多糾結,又是怎麽回事呢?
  其中最突出的例子當數利比裏亞,這個有“小美國”之稱的非洲國家。美國南北戰爭後,廢除奴隸製成美國國策,可奴隸解放了,又怎麽安置呢?當時的的門羅總統想到一個妙棋,就是在現在的利比裏亞海濱買了一塊地,於1821年開始將黑奴譴送到這塊土地上。“利比裏亞”這個名稱就是“自由”之意。當然,隻譴送了一部分。利比裏亞先由美國派來的白人任總督。到了1847年,利比裏亞宣布獨立。這個新自由國家從此由黑人當家,他們的憲法、政府架構、選舉方式等,完全照搬美國。國家也將自己分成幾十個州,國旗也基本照抄美國,但隻有一顆星,象征黑人團結。利比裏亞也將英語定為官方語言。利比裏亞擁有鑽石、黃金等礦產,咖啡豆、橡膠、紅木等物產豐富,可這個國家卻成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0年代甚至還爆發過內戰。前些年,埃博拉病 毒也將這個國家弄得十分困窘。令這個國家失敗的原因,就是有三權分立之形而無三權分立之實,尤其是憲法、法律和言論自由得不到尊重。該國還倒回到部落酋長製和一夫多妻製。有的男人擁有一百多名妻子。這樣,惡性政治紛爭一直擾亂這個國家。我選上,你不服;你選上了,我便要激烈與你對抗。法律不是用來讓大家遵守的,而是作為打壓對手的工具。
  非洲其他國家、拉美及亞洲不少國家,仿美多數不成功,基本都是類似的狀況。共和政體沒有憲法和法律保駕護航,沒有充分的言論自由環境對國家進行有效輿論監督,就非常容易變成黑箱政治、腐敗政治、威權乃至專製政治,反而不如名正言順的君主專製國穩定。巴西、阿根廷、南非等本來非常有希望的國家,那種開明、具有社會契約精神的的政治體係,至今未能建立。
  再回到本文的主旨,我們又看到一個基本事實,總體來看,君主立憲製不如共和製。英國從原來的世界第一強國淪為世界二流國家,就是一個鐵證。現在的英國,不僅北愛爾蘭存在分離主義情緒,而且連蘇格蘭都也不斷要鬧獨立,國家凝聚力明顯出現嚴重問題。二戰以後,英國最大的曆史遺恨是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之戰。英國雖然贏了,但自己的損失太大,可謂慘勝,也暴露了這個國家的虛弱與民族自信心。當年。撒徹爾夫人雖然是英國難得的優秀首相,但已無力再帶領英國恢複往日的榮耀。此後,英國甘心做美國的小弟弟,指望傍著老美的大船好出海,但越是依靠美國,越是顯現出英國的笨拙。前首相布萊爾就了因為跟美國跟得太緊,積極參與伊拉克戰爭,令他的個人政治聲譽受損。
  最重要的在科技領域。英國仍然有強大的科技發明能力,創造力依然驚人,卻從個人電腦(PC)時代開始,全麵落後於美國。其實,電子計算機科技,英國最早的研究在美國之前。計算機理念中的一個重要創新概念圖靈計算機,就是英國傑出科學家圖靈先生構建的。而今電子計算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也都以圖靈計算機為基礎。美國從個人電腦開始,進而發展互聯網、智能手機、人工智能及與計算機相關連的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飛機、GPS係統、新型航天技術、新型超能戰機和精確製導炸彈、新型航母與戰艦技術、反導技術等,讓英國隻能望洋興歎。話來如此,其他好多國家也同樣同美國寂寞忌妒恨。隻不過,英國回過頭來想,會覺得更遺憾一些。因為他們曾經擁有過偉大的圖靈先生。
  英國工業革命時不斷創造曆史,國家的創新能力比現在的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漸漸地,這個過去的日不落帝國變得有些遲緩,有些敏銳力下降,有些進退失據,原因就是君主立憲製存在的先天不足。
  英國君主立憲製的初衷是限製王權。從光榮革命開始,英王的權力逐步受限製。英國出現特殊的議會架構,上議院即貴族院,由王公貴族組成,下議院是平民院,由公眾舉行政黨產生。漸漸地,上議院也變成橡皮圖章。也即一政黨隻要通過選舉獲勝就自動變成執政黨,黨魁自動變成首相。這讓英國政治架構相對簡單,但又讓首相的任期變得不確定。有時,一名首相可以連選連任,長期執政,比如撒徹爾夫人就當了11年的首相;有時,一名首相所屬黨派敗選或因黨內鬥爭失勢,任期就非常短。這種不確定性會令政府施政有時產生一定的偏差。二戰前,英首相張伯倫的綏靖主義,導致英國對德政策非常被動,縱容了希特勒的國際政治野心,也令二戰不可避免。換成丘吉爾任首相,即對德國執行完全不妥協的國策,又令英國在二戰中消耗過多,傷了元氣。
  日本的情況同樣如此。從一戰到二戰,日本對戰爭的參與都顯得比較輕率。二戰中,更犯下多次全局性錯誤。既與德國、意大利結盟,卻在德國瘋狂進攻前蘇聯時作壁上觀,與斯大林媾和。偷襲珍珠港,又導致美國正式卷入二戰,令美日成為死敵。在中國戰場,北進與東進相互矛盾,日本完全被蔣中正的鬆滬會戰給弄亂了陣腳,隨著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順利實施,令日本在中國戰場陷入泥淖之中。
  這樣的情形隻不過在戰爭時期暴露得最為明顯,在經濟等方麵,君主立憲製國家同樣因缺少必要的製衡,國家治理容易忽左忽右,政府政策錯誤的概率增大,令社會變得無所適從。社會缺少了一種有機的相互製衡,有些突出的社會問題就變得不容易解決,然後直接影響到企業家行為和社會創新的驅動力。日本企業創新能力明顯不足,有文化因素,也受社會製度的間接影響。
樓主說真話被封號 時間:2016-09-18 15:39:05
  相比較,美國的政治架構就比較有生命力。美國兩院參議院和眾議院都有實權,這形成立法機構的相互製衡。總統任期4年或8年,看總統的政治表現。兩院相互製衡,同時又各自在自己的角度製衡總統。總統與兩院關係複雜了許多,就更信賴司法獨立的製衡,不然,有些重大政治問題很難解決。而總統大選,既是一人一票,又不完全是一人一票,從黨內初選到正式總統大選,時長要一年左右時間,民眾參與度極深。這使得美國政治產生偏激的可能性極低,相反的,自我糾錯能力隻會越來越強。因此,美國社會隻會越來越穩定,美國人對未來可以預期。一戰和二戰,美國都是中後期才被迫卷入,她一參戰,立即改變參戰雙方的力量對比,戰爭天平總有利於美國支持的一方,或者說,等到美國參加後,就是摘取勝利果實去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未波及到美國本土,並且令美國國際地位與綜合實力不斷上升。
  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國防等方麵,美國政府不得不走相對自由的中間路線。美國變成事實上的兩黨製,盡管憲法允許多黨製,對其他黨派並無任何限製。由於自由思想深入人心,自由表達權得到憲法的充分保護,令美國兩黨政治反而都必須走中間路線。因為眾議越多,越隻能尋求社會的寬容與妥協,尋求社會的最大公約數。社會不偏激,經得起一些人的非議、妄議和“惡意攻擊”,美國人的充分自由既是憲法確定的,又是自己不斷爭取與維護出來的,便令這個國家總是充滿活力與進取精神。因此,如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跨國企業集中在美國,最優秀的科技企業與科研機構集中在美國,最好的大學集中在美國。世界上最優秀的思想家、科學家、經濟學家等,也喜歡往美國跑,如今諾貝爾等國際大獎,美國獲獎總數遠高於其他國家。從1929年以來幾次世界重大經濟危機,也都是美國率先從經濟危機的陰影走出來,進而繼續擴大美國的經濟優勢。
  可人們又發現,美國雖然是世界最成功的國家,卻又是受批評最多的國家。許多國外的反美鬥士對美國恨得咬牙切齒,包括IS、基地等恐怖組織在內,做夢都想滅掉美國。又有好些國家,認為美國霸道、虛偽,總想顛覆他國政權,以世界警察自居,簡直就是一些邪惡的存在。在美國國內,對美國及政府的攻擊,一直持續不斷,認為美國的問題實在太多,早就衰落了,完全是黑金政治、權貴政治、野蠻政治,更有人認為美國當年的獨立就是一種嚴重的政治錯誤,總之,美國的存在對美國和世界,都是不可饒恕的災難。但是,這樣的社會批評並沒有對美國有任何削弱。相反的,卻成了美國自我完善、自我糾錯的一種輿論警醒。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勞資糾紛(貧富衝突)等國際社會的普通難題,卻在美國逐步有所解決,有所緩解。有些國家經不得激烈的社會批評,但美國卻在一波波激烈的批評聲浪中不斷夯實國家的發展根基,激發國家的創造活力。持續至少六七十年以上的美國衰落論不但未能衰落美國,倒是讓美國那種世界惟一超級強國的地位難以撼動。
  法國與美國的政治架構有些接近,但法國大革命以來比較偏左的社會文化,對法國起到一定的解構作用,國家效能與美國存在巨大差距。一個突出的例子倒是韓國。韓國擺脫過去的威權政治後,漸漸真成了美國的另一個翻版。當初“亞洲四小龍”,韓國還被台灣壓製住。如今,韓國汽車、手機、韓劇等,體現出這個國家越來越旺盛的發展力與創造力。
  有意思的另一種類型的國家,即虛君內閣製國家,其中的德國發展勢頭良好,又真正有了重新崛起的架勢。如果沒有兩次世界大戰的慘敗,德國曾有可能成為世界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德國原來並非是一個整體的國家,分散為一個個城邦國,以普魯士為老大,但老被法國、荷蘭、挪威等國欺侮。1871年,德國才建立成完整的新國家,比美國獨立晚了95年,這可稱作德國第一次統一。這個德國很快就崛起了,在工業革命中就顯現出極強的創造力。德國建國後,就努力對外擴張。這個國家的“黑手”也伸向了中國。1893年,德國人就來到膠東半島,進而實施建城圈地計劃。現在美麗的青島就是德國人一手打造出來的。這距德國第一次統一僅22年時間。一戰德國敗績,從專製政體變為虛君內閣製國家,德國總理擁有國家的實權,卻又不是國家元首。到希特勒當總理時,德國民族情緒被激發,經濟與科技迅猛發展。現代火箭、潛艇、坦克等技術,正是德國推動並發展起來的。二戰後德國被迫分裂為東西德,1990年兩德統一,為第二次統一,如今的德國已成為歐洲最強國。德國基礎科學、應用研究十分強悍,汽車和精密機床等高端製造業獨冠全球。近來,德國機械的創新能力令人訝異,植樹機、任意角度叉車、蜘蛛犁、割草機、鐵路鋪軌機、公路布磚機及草梅、土豆、瓜果等自動收割分棟機,都驚豔世界。
  德國的社會政治架構,其聯邦製與美國的合眾國接近,虛君製與英國君主立憲製接近,政黨目前是多黨製,執政黨常需要聯合其他黨派才能執政。德國議會體係與美國相若。這個國家的相互製約體係在一定程度上,比美國還複雜一些。德國各州與美國各州一樣,獨立性和自治性都比較強。德國吸取曆史教訓,在法治建設上下了大功夫。德國人以嚴謹著稱,對法律的尊重更內化成國民的自覺行為。在紅綠燈路口,哪怕路上空無一人,不論行人還是車輛,都一定按信號燈批示通行。不能簡單地看GDP數據。從整體國家實力來看,德國實際是世界第二強。為此,德國與美國也常常互相看得不那麽順眼。
  政治體製世界列國都不太一樣,若要正確評價便不能太主觀,得根據實際情況作判斷。一個國家的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但更要看教育與科技及其轉化率,而教育與科技能否成功,又是國家政治製度、思想文化構成的社會創造能力所打下的底子。你是走在時代的前麵,還是沉迷在山寨仿製之中,對國家的綜合實力影響巨大。
 
 
來自 天涯社區客戶端 | 舉報 | 1樓 | 打賞 回複 | 評論
 
 
作者:羨慕不起甘 時間:2016-09-19 13:50: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