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對數學未來變革的思考

(2016-08-12 03:18:54) 下一個

對數學未來變革的思考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台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上方 超級數學建模可加關注

  傳播數學幹貨,學會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人類正在從工業社會跨入信息社會,但現在的主流數學基本上是工業化時代的數學。它是否能完全適應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對數學會有什麽新的需求?數學是否需要有重大變革? 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信息社會有四大戰略資源: 物質,以及推動物質運動的能源;描述物質狀態及其相互關係的信息,以及推動信息運動的智能

信息的具體化就是數據。數據的形式多樣,但核心是數。因此,數學是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礎。

  人們原來認為隻有三大資源,將智能歸屬於信息,但由於智能的特殊性以及對社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許多專家將其從信息中獨立出來。正如工業化時代將能源從物質中獨立出來一樣。 目前,信息產業是國家最大的支柱產業。未來,智能產業也將成為最大的支柱產業。而智能包括人類的智能(知識、意識、情感)、生物智能、人工智能等。智能是現實世界已存在的重要元素,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已是人類社會發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標。智能化將對未來數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信息化的發展包括幾個階段: 計算機化—網絡化—數字化—數據化—智能化。智能化是信息化的最高階段。目前我們正在從數字化走向數據化,數字化將現實世界映射到虛擬世界,數據化將信息組織成數據,並進行分析挖掘,獲得應用價值。

  吳文俊老先生說過,中國古代的數學以算法為中心,這條發展數學之路並行於西方的以推理為中心的發展之路。中國古代的數學很適合農業社會的應用。隻是到了近代工業社會,在符號描述對象和規則、建立數學模型方麵的欠缺,導致中國近代數學的落後。

  吳文俊

  例如,百年前,人們用問號“?”代表未知數“不知道”,將“?+?”解釋成“不知道加不知道”,從而得出了“?+?=?”的謬論。這就脫離了科學發展軌道。此外,將求解“1+?=3”的方法解釋成“和數減去一個加數得到另一個加數”,而沒有想到存在“移項法則”。這樣,雞兔共籠問題就成了一道難題,而不是解方程的簡單題。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看出,科學地描述問題非常重要,相當於解決了半個問題。我們在用數學求解實際問題時,經常反複思考: 如何描述問題更恰當、更準確,更方便求解,如何建立更合適的數學模型,這種考慮是非常有益的。

現在中國的數學正在緊跟世界前進的步伐。我感覺到,目前的數學處於工業化時代相對成熟的平穩發展狀態,並沒有出現飛速發展的、對社會發展有巨大震撼力的新概念、新理論。因為傳統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大致已有較好的解決方法,隻是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夠,而信息化時代對數學的新需求剛剛露出苗頭,尚未成形。

推動數學發展的動力除了內在的係統化、完善化外,更重要的是實際應用需求。

  現在,隨著信息技術(IT)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各行各業都正在發生大的變革,對數學的新需求也正在或將要陸續呈現。

  人類正在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技術(DT)呼之欲出。未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可以算是DT企業,都需要有技術人員來處理大批數據。隻有少數企業才是專業的IT企業,從事IT支持和服務工作。即使是IT企業,也需要處理大批數據。

  對企業來說, 業務>數據>算法。但數據是改革業務的驅動力,算法是處理數據的支撐力。數據處理將是分布最廣,人數最多的崗位。數據技術的大普及是必然的趨勢。大批基層技術人員希望掌握基本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希望了解相關的一些數學基礎知識。傳統的教育培訓以及傳統的科普工作都很難滿足這種要求。“互聯網+”已使許多傳統行業發生了顛覆性變革。“互聯網+數學”將會有很多機構開設在線開放課程,普及數學知識,製作指導數學應用的微課。大眾能隨時、隨地、隨需利用移動終端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個性化學習,了解、交流數學基礎知識。 要注意,普及數學應用的重點應是企業的數學應用以及惠及民生的應用,而非考試輔導。這樣,我國的數學應用將呈現嶄新的麵貌。

數學在計算機產生與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奠基作用。圖靈和 馮·諾以曼等計算機的開拓者都是數學家。幾乎所有的計算機領域(例如編譯技術、密碼學、關係數據庫、計算技術等)都有數學在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現在,計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新的數學理論基礎。用傳統數學方法來處理大數據顯得力不從心,傳統的數據結構(數組、隊列、棧、樹等)已難於描述複雜的以非結構化數據為主的智能數據集,並行算法也需要有突破性發展。處理動態出現的實時數據流也需要新思維、新方法。數學家與計算機專家以及應用領域的專家需要更多的合作。

  從未來發展看,人工智能需要建立更接近人腦的、更複雜的數據結構。現在的思維導圖是良好的開端,但目前尚未看到堅實的數學理論基礎,因此其成熟度還不高。

  從發展的規律看,數學一定還會對計算技術的發展產生新一輪的衝擊波。現在,穀歌等著名企業的技術骨幹已經在努力發起這場衝擊。 吳軍的專著 《數學之美》初步描寫了他們的感想和體會。

  反過來看,不可否認,到目前為止,計算機對數學的衝擊力卻尚未體現出來。計算機畢竟比數學年輕得多,要對成熟度比較高的數學產生大的影響並不容易。當然,在計算數學方麵的確有了大的發展,但在我國的實際應用還很不夠,尤其是企業經濟管理方麵以及隨機模擬方麵的應用還很不普及。各基層單位的統計應用水平還比較低,需要大力推廣有些機構的先進經驗。

  雖然計算機程序中的函數比傳統數學中的函數有更豐富的描述方式,包括遞歸、函數之間的數據共享與通信等,但這些尚未引發對數學中的函數描述方式的變革。

  數據與計算像是孿生兄弟,現在的大數據與雲計算好比一個硬幣的兩麵。 因此,數據思維與計算思維相輔相成,數學與計算技術一定會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大數據和智能化必將同時引發數學和計算技術的重大變革。

  前幾年計算思維的發展走過一段彎路。在強調普及計算思維時,要求大學各專業都學計算機原理與編程,效果很差。其實,對文科類專業隻要從哲理上了解計算機原理和編程就可以了,不需要學具體的技術。現在,需要將計算思維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早期人們理解的數隻有數值數據。數值計算成為最早的計算機應用領域。後來,數據擴展到聲、圖、文、像、影,計算技術也隨之擴展。

  農業社會的數學,以靜態方式來處理靜態數據。工業社會的數學以變化的方式來處理靜態數據(例如用微積分來計算不規則形狀的麵積和體積)。信息社會的數學應能以動態方式來處理動態數據(流數)。未來,會出現“流數分析”課程。 流數與時間函數f(t)的最大區別是實時數據流量大,結構複雜,有一定流速,尚未出現的數據是不確定的,數據流處理不及時將丟失數據。

  以前,隻用一台計算機處理同一批數據,現在,需要用上百台甚至幾千台服務器來並行處理同一批數據。以前,計算是在自己控製的計算機上進行的,現在需要交雲服務器機群來處理。

  數據和計算的擴展是同步進行的,它們的擴展都促進了數學的發展。數學的研究對象擴展了,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也需要做相應的擴展。

  根據現代科學的時空觀,時間與空間是對稱的。數學除了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關係外,在實際應用中,經常需要考慮交互的時序(這並非是單純增加時間參數)。這些需求都會對數學的變革產生動力。數學的定義也將得到擴展。

  尤其是智能方麵的應用,更需要拓展數學研究的對象、拓展計算的能力(包括機器學習),真正智慧地、實時動態交互地處理大量多種形式的數據。 未來,數學必然會出現重大的變革。

------END------

  “ 超級數學建模”(微信號 supermodeling),數學幹貨、黑科學研究、科學趣史,隻有你沒想過的,沒有理學派沒做過的!

投稿郵箱:supermodeling@163.com

合作聯係:微信zwz243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