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把一家五口30㎡的百年老屋,爆改成3層豪宅。

(2016-07-01 07:08:26) 下一個

 


【 1 】

“以前這裏是夾縫中至暗的角落,現在反過來了,這個地方就像燈塔一樣,在巷弄的底端,散發出光芒。”···夾縫生存Fissure Survive上海四川北路有一片老房子,建造將近有百年曆史,而周淵和他父母從小就住在這片擁擠的老房子裏。“我們這個家是這片區最差的,可以說在夾縫裏生存,在小弄堂裏硬搭出一個房子來。”

 

 


【 2 】

不到30㎡的三層居住空間,正常情況下3個人已經是極限了,周淵的父母曾經一直想:患有遺傳性血友病的兒子,不結婚是沒有問題的。

 

 


【 3 】

周淵下樓都要一下下挪,必須十分小心“誰知道他結婚了,結婚後還有了孫子,孫子一點點大起來就尷尬了。”最實際的問題就是本就很擁擠的3人空間要住進5個人。

 

 


【 4 】

周淵的兒子周俊宇想跟父母一起睡,身患重病的周淵就必須睡在地上。

 

 


【 5 】

周俊宇想跟爺爺奶奶一塊睡,爺爺就必須鑽進櫃子裏···

 

 


【 6 】

最後小家夥自己也困惑了

 

 


【 7 】

參與《夢想改造家》的設計師王平仲,一年前就有意幫他們改造房子,誰知遇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周淵家的樓梯不僅屬於自己家,還屬於鄰居親戚家的一部分。

 

 


【 8 】

想要改造必須征得親戚同意,而兩家人因某些原因關係像敵人,存在很大的分歧,王平仲不得不無奈放棄。

 

 


【 9 】

設計師王平仲時隔一年,當王平仲再次帶著勇氣、誠意走進這裏,仔細查看房子一圈後,他徹底被震驚了···房屋的幾麵牆僅有一麵屬於周家,唯一屬於他們的那一麵,還是很臨時性的搭建法···

 

 


【 10 】

一些牆麵,隨手一掰,就掉了

 

 


【 11 】

處在兩棟樓的擠壓之下,通風、采光存在很大問題不說,老房子防風、防雨、隔音,也是很大的問題。

 

 


【 12 】

“這樣的房屋結構能撐多久?頂多五六年時間而已。”事不宜遲,王平仲決定挑戰這個堪稱“史上最難的房型”。

 

 


【 13 】

改造還沒開始,鄰居家親戚就跳出來了,他們不同意改造,擔心占用自家的空間,王平仲不得不多次奔波,一次次地修改設計圖,耐心地為鄰居講解設計方案,而且再三保證不影響他們的利益。終於在多次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獲得了鄰居親戚的同意。

 

 


【 14 】

改造終於可以進行了,但沒想到改造的過程卻狀況頻出。秉持著好的設計,首要考慮的不是空間,而是人的舒適。王平仲一開始就跑到醫院,詢問醫生“血友病人需要怎樣的空間,有哪一方麵的需求?”醫生告訴他血友病人不希望看到紅色,而且要減少上下樓梯。

 

 


【 15 】

平仲當即決定為周淵建一部電梯,但工人們卻告訴他:預留的空間無法裝電梯。而且在施工的過程中還發現:這幢房子沒有一麵牆是完全垂直的,這就導致先前房屋的測量出現誤差,以前對空間的規劃必須推翻,根據最新的測量結果重新設計···各種大小問題疊加起來,王平仲幾近崩潰

 

 


【 16 】

但他不能放棄,因為他身上背負的不僅是周家五口的信任,更是整個設計和施工團隊的付出。為此他整夜未睡,拿出了第16稿設計圖

 

 


【 17 】

不僅抬高整個房屋的地基,做到防潮、防水,而且重新合理安排空間布局,巧妙擴展出一部電梯,再利用天窗的設計,達到通風采光的目的。

 

 


【 18 】

經過72天的緊張施工後,改造最終完成,周家人在巷弄遠遠看到自家的房屋都不約而同地笑了···

 

 


【 19 】

通透的玻璃一貫到底

 

 


【 20 】

大門上的一個周字,不言而喻的歸屬感,讓周家人暖到心裏。

 

 


【 21 】

推門而入,貼心加裝的電梯,讓周淵40年來第一次不用再爬樓梯。

 

 


【 22 】

 


【 23 】

上到二樓,兩位老人的臥室,不僅兼客廳、餐廳於一身。

 

 


【 24 】

 


【 25 】

還擁有了超大的儲物空間

 

 


【 26 】

三樓更是讓人驚喜,周淵不用再睡地上,夫婦兩人終於能睡在一起了。

 

 


【 27 】

隔壁就是小家夥的房間,他有了自己的書桌,不用再跟奶奶擠在廚房裏寫作業。

 

 


【 28 】

等等···那小家夥最擔心的睡在哪裏,怎麽解決?輕輕往下一拉,書桌就變成了一張小床,俊宇終於不用跟爸媽、爺爺奶奶擠在一起了。

 

 


【 29 】

而三樓通透的天窗,更是讓自然光線充分照進書房。

 

 


【 30 】

廚房和衛生間,當然也各自獨立。

 

 


【 31 】

二樓周淵父母的衛生間

 

 


【 32 】

廚房而且考慮到周淵的身體不便,三樓的衛生間還特意加了扶手。

 

 


【 33 】

三樓周淵夫婦的衛生間這樣溫暖又實用的細節,在這個家中隨處可見。王平仲製作的“夾縫中的燈”,用原本的老木地板純手工打造,既是對過往的紀念、慰藉也寓意新生活的希望與信念。

 

 


【 34 】

為周淵的父親和周俊宇設計的兩把椅子,愛動手的父親用來儲存五金件,周俊宇則可以用來存放書籍、玩具。

 

 


【 35 】

考慮到周淵要在家中完成一些工作,這把搖椅極盡舒適,久坐也不會勞累不適。

 

 


【 36 】

不僅室內空間處處體現著對這座老房子、祖輩幾代人過往曆史的尊重。隨處可見的老照片

 

 


【 37 】

 


【 38 】

特地保留下來的青磚

 

 


【 39 】

嵌於地板中的時光流轉

 

 


【 40 】

 


【 41 】

外部空間也被設計得美輪美奐

 

 


【 42 】

 


【 43 】

看著看著,奶奶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 44 】

幾十年的辛酸,此刻的幸福,全都被淚水包含。她跑過去給了設計師一個大大的擁抱。

 

 


【 45 】

曾幾何時,這裏還是夾縫中的至暗角落,如今它竟變成了“燈塔”,在巷弄的底端,散發出光輝。

 

 


【 46 】

或許這就是美好設計的意義,它不僅用溫暖、合理、體貼,點亮作品,更重要的是,它照亮了一家人的夢。圖片源自網絡,素材源自《夢想改造家》,版權歸其所有藝非凡編輯整理- END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