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擎天崗上的碉堡、陽明山和淡水老街

(2016-06-14 19:16:05) 下一個

當沿著彎曲的山路到達擎天崗時,在我眼前的是一個方圓幾公裏的牧場——當地人叫“草原”,這個叫法恐怕會讓蒙古人生氣。牧場旁邊是七星山,據說是一個死火山。看到這個景觀,我又有了熟悉的感覺,因為這個景觀和日本的九州類似,那裏有著名的阿蘇火山。旁邊也是有個更加廣闊的牧地,名字取得非常有詩意,叫“草千裏”,所以我至今難忘。

擎天崗是當地人踏青的地方,幾條小路,在山崗之間穿過,旁邊是牧場,三三兩兩的黑牛散落其間。小孩子們便大驚小怪地跑過去,說是想騎牛。跑到近前又膽怯地站著,拉著大人的衣服,驚恐地看著尖尖的牛角。小路上走過的,多半是本地的大學生,穿著運動鞋,拉著手輕快地走過。而我呢,這幾年離“輕快”這個詞越來越遠了,再加上是正午,強烈的紫外線曬得我脖子生疼。

擎天崗上,唯一的幾個建築物,是散落山間的碉堡。早就廢棄了,孩子們想爬上去玩,但轉了一圈,卻沒有找到入口。我叫他們拍了幾張照片,給爺爺發過去。順便告訴爺爺,這些東西,早年是想用來對付他們這些解放軍的。

在這個偏僻的地方建碉堡,目的是為了對付空降兵。畢竟地方空闊,是理想的空降場地。我們的第二位司機大哥在軍隊裏服役了很多年,據他說升到了少校軍銜。另外,從他的言談中,聽出他在軍中混得不錯,經常拿優等,還憑表現優先買了一套住房,現在升值很多倍了。

我問他,在軍中時怕不怕老共打過來?——順便說一句,我沒有透露我的大陸背景。

不怕啦,他說,怎麽打得起來?

那麽,你們打得過那邊的軍隊嗎?

當然打不過!他很幹脆地說,四十年前打不過,現在更加打不過。你看我們這邊招的是什麽兵喲,那邊訓練要厲害得多。不過,這位前少校軍官補充說,要打爛很容易,要打過來占領就不那麽容易了。

聽說台灣有世界上最密集的防空火力。當走到陽明山上時,我睜大眼睛,想找出幾個“愛國者”導彈基地。結果讓人失望,導彈沒有,連一絲軍事的痕跡都看不到。陽明山上,唯一有特色的是“文化大學”,一所普通的台灣學府,卻號稱“最高學府”——因為建在一個山頂之上。 司機把車停在文化大學後麵,那裏有個地方可以居高臨下俯視大台北。他告訴我,陽明山其實不是一個山,而是一個山係,包括不同的幾座山。

我問他:“陽明山以前是不是叫草山?蔣中正的官邸是不是在這裏?”司機大哥感到很吃驚:“你怎麽知道?老蔣官邸很多,他走到哪裏就建到哪裏。”我差點想問他,你有沒有讀過《金陵春夢》和《草山殘夢》這兩本書?後來一想,這兩本詆毀老蔣的書,在當時的台灣屬“反動書籍”無疑,他當然無從去讀。

下陽明山,第一次吃台灣牛肉麵,讚不絕口後,便到了淡水老街。商業氣息撲麵而來,仿佛到了雲南麗江一樣。一間靠一間的商鋪,買著類似的商品,店員們操著同樣的音調叫賣:快來看看哦,真正的台灣產品哦,嚐嚐看哦,很好吃的哦……到處是陸客,他們和店員之間完全不存在溝通的問題。看到這一切,我更加堅信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最後,我們也和大家一樣,買了一大堆“阿婆鐵蛋” 和另外一個什麽著名的牛軋糖。然後,坐渡船到漁人碼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