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 時 代 的 童 年

(2021-11-27 03:02:15) 下一個

     1950年四川解放,我正在小漢鎮中心小學上四年級,因為停課,父親給附近的私塾老師交了學費,安排我去那裏接受另一種文化教育,下學期開學,我重返學校完成了小學學業,也就是在短時間內,我從民國到了共和,接受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

     近 半 年 的 私 塾 生 活     讀書場地就是一間約100多平米的土木結構,蓋著稻草的長條形民房,三合土地麵,(沙子、小石頭、泥土,再用黃泥漿混合一起,鋪在地麵上,用木塊將其刮平)。靠兩邊牆壁擺放著長條桌,長板凳,兩人共用一桌,中間是過道,老師的講桌在過道前麵。

     因沒鍾表,所以無明確時間概念,上午讀書,背書,下午寫毛筆字,每天如此。我看大家的書包,都是家裏大人用布縫的,不是藍色就是黑色,除了裝書就是寫字本,毛筆,墨,跟我一樣沒有硯(墨盤),用的小盤子或碟子,磨墨用水,老師用瓦罐準備在教室後邊。年齡參差不齊,都是男生,都是從讀《三字經》或《百家姓》開始,我有一些文字基礎,老師安排我讀《增廣賢文》,叫我站他座位邊上,翻開一本新書說:“我讀一句你跟著讀一句。”我回答:“嗯!”他便教我念了一段,在那裏用紅筆劃個勾,然後叫我自己讀一遍,他覺得可以,就讓我回座位反反複複讀,然後背下來,覺得背熟了,就舉手,見沒別的同學,就走過去背給老師聽,老師認為可以,就立即教新的段落,然後又繼續讀,繼續背,如此這般,一本書全部讀完,又全部背得,老師就發另外的書學習。     下午寫字,我有基礎,沒依葫蘆畫瓢,就脫格照著書上的字寫,這樣可以加深對書的印象。寫完一篇,就拿過去請老師批改,老師看了,覺得哪個字可以,就在那個字上畫個紅圈,然後回座位繼續寫,跟同學比,就看那個一篇字“吃”的紅蛋多。

     我 家 住 著 解 放 軍       學校停課的原因,就是解放四川那陣子,身穿灰色服裝的國軍一批又一批從德陽方麵向廣漢方向撤退,街頭巷尾關門閉戶。沒過幾天,穿黃色衣服的解放軍也從那個方向來了,有一批人留了下來,中心小學住滿了,還在操場上搭建了臨時棚子,做飯也在那裏。街上幾個旅店(我們是其中之一)都住了解放軍,其中一個對我特別好,說,“你要是再大一點就好了,就可以參加我們的隊伍了......”有一天,帶回一個大包子給我,我拿著還是熱的,就進廚房交給了媽,她放在菜板上,切成好多塊,家裏人都吃了,我現在還記得,有三個韓包子那麽大,裏麵包有白菜,粉條,豆腐,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就向廣漢方向去了。

     作 業 受 到 老 師 誇 獎        學校複課後,我在班上的寫字作業,老師看了展示給同學們看,問為啥子長進這麽快?我就簡單說了讀私塾情況。   1952年考進廣漢中學,有一次語文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新舊社會對比》叫同學們寫自己的體會。在兩個社會時間都不長,能有啥子體會?住在街上畢竟看到的,聽到的多一些,我都沒有想到,會用八句順口溜反映過去,又用八句說今天。再一節語文課時,老師把我叫到他跟前,把作業本給我,說:“你把你寫的念給大家聽。”我念完後回到座位。老師說:同學們都聽到了,楊同學作文字不多,但內容很好,還用了詩歌形式,也許他自己也不曉得什麽是詩歌,這就是詩歌。而且,字也寫得好,不信,你們都可以看看嘛。於是就叫班長把我的作文本給大家傳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黑土地777 回複 悄悄話 想看到更多的故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