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趕做數學作業,要根據 scales on map 估算出地麵上實際距離。 因為鉛筆盒兒留在學校了(是的,他在家裏麵基本不打開書包),就翻我的抽屜要找一個趁手的家夥,片刻他舉著一個三棱體的尺子問我這個是啥?怎麽跟他們用的不一樣?我告訴他,這叫比例尺,是當年媽媽的一個同事離職的時候留給我的。
那個苦命的孩子,在國內學的建築本科,來美帝繼續讀研,被這裏的英製單位體係搞到崩潰,她像祥林嫂一樣的多次給我講:剛開學的時候,她扛著一個巨大的模型交功課,發現周圍的同學都是用手拎著一個小的多的多的東東就來了,這才明白過來,1:10指的是1英寸等於十英尺! 諸如此類,毀三觀的事情不勝枚舉。那時我還天真的表示,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位像貝聿銘那樣的建築師,人生多麽有意義,有成就感啊!於是這個姐們兒後來嫁入豪門離職的時候,就把這把最小的比例尺送給我將來折磨下一代用。
兒子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他也覺得公製更有道理: 水在0°結冰,100°沸騰;而毫米,厘米,分米,這些十進製的單位,也更make sense. 最重要的是,他痛恨要記住. 1英裏等於5280 英寸等於63360英寸。老媽及時的補了一刀: 還有立方英寸和加侖的換算!你也逃不掉。一時間,我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兒子到網上搜索了一下,垂頭喪氣的說看來短時間內美國沒可能改用公製。當年裏根總統試圖推行過,不用問就知道當然是沒成功。
兒子同情的問我當初是怎麽適應美國的度量衡的,他知道我是數學渣。
我的大腦體係必須要把所有的數字轉換成直觀的參照物才能有概念,比如說: 半個subway三明治是 6- inch, 而footlong 更是吃到閉著眼睛都知道有多長。或者說,我在網上幫國內的朋友買包包, 我會告訴她們比一張A4紙略大,閨蜜們馬上就有概念了。再比如兒子小時候發燒,我絕對記得高於100.4華氏度就要開始準備吃泰諾了…
吐槽完畢,我警惕著告訴兒子,既然沒辦法改變製度,就下功夫背下來,你能閑著沒事背圓周率,背化學元素表,這點東西沒可能記不住。而且很多其他領域還是有專門的計量單位,你看了那麽多的儒勒凡爾納,當然知道海裏的概念。兒子補充,還有光年之類(霍金是他的偶像)。越討論兒子興趣越高,自己跑去Khan 網站上提問討論去了.好吧,看來數學作業隻能明天早上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