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秘的盲品:真有人能夠嚐一口就判斷是什麽酒?

(2016-10-18 04:07:50) 下一個

 

( 上一篇 腳後跟是如何品酒的?)

來源: 知味葡萄酒雜誌

淺酌一口杯中的未知佳釀,優雅從容的報上這款酒的產區,酒莊,年份;而嘴角一直掛著自信的謎樣微笑——這就是大多數影視作品裏,美食家和品酒師看家的“盲品”。

也許你認為世間真有這麽厲害的人——隻需看一眼喝一口,就能輕鬆判斷出葡萄酒的產地、年份、酒莊名字,甚至驚人到連葡萄生長的地理情況也能分析出來,就像上麵這段法國著名喜劇電影《美食家》裏的片段一樣。但至少,對於盲品這場遊戲的傳聞一直從沒斷過——國內外各種媒體對評酒師的盲品功夫越吹越神,甚至有新聞報道說“合格的評酒師能品出來釀酒師是男的還是女的”……

不過可惜,這些都是藝術加工過的幻想而已。真正的盲品,並沒有這麽奇幻,但卻能真的給喜歡葡萄酒的人帶來非常之多的樂趣。

何謂盲品?

盲品更多的時候不是蒙上眼睛再品酒,而是把關於一款酒所有的信息統統藏起來,讓你全憑自己的感官進行品鑒。

這無疑是愛好者中最為流行,也最讓人樂此不疲的遊戲。它最大的魅力,就是在遮住酒標之後,我們的感受不再受酒名的影響。沒人知道杯裏的酒究竟是普通的餐酒,還是昂貴的頂級名家。

拋去了酒標的影響,我們更專注於葡萄酒本身的風味上。純粹依靠品鑒、猜測、以及對比。答案揭曉那一刻,有時是從未注意的便宜葡萄酒居然如此好喝;有時是心儀已久的名牌原來不過如此;有時是盛名在外的名家果真讓人心服口服……

不再受品牌價格或者既定的社會評判束縛,讓一款酒完全靠好不好喝說話,這便是盲品在愛好者圈子裏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真的能喝出酒莊年份來嗎?

當然,做出獨立的判斷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萬眾期待的猜猜猜環節啦——通過味覺和嗅覺猜測葡萄的品種,產區,甚至具體到某個酒莊某一個年份,這通常是專業考試和比賽上才出現的環節,比起評價好壞,更像是偵探遊戲,由已知探索未知。

這麽做的本意,是讓品酒人通過對酒的風味收集線索,再通過相應的知識儲備,進行邏輯推理,展示品酒者對一個產區理解的透徹程度。有些酒你總是會喝過,有些味道你總是會記住 ,像名偵探一樣抓住一點線索,進而推理撥開層層迷霧,真相隻有一個。

一個簡單的盲品推理流程

一個簡單的盲品推理流程

至於能精確盲品出葡萄酒酒莊和年份的達人,既要在之前品嚐過這個酒莊的作品,又要擁有良好的味覺記憶能力。憑空推斷出從未喝過的酒莊,這幾乎不可能,而沒有人能喝遍所有酒莊。

最後也要拚點運氣

這種推理,有時就是在“盲人摸象”,七分靠能耐,還有三分靠運氣。很多影視作品和娛樂媒體總喜歡塑造各種大師的盲品“神跡”,殊不知,真正的大師在運氣不好的時候,也會錯的一塌糊塗。

甚至連酒評家中的名人,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也曾在盲品上遭到了滑鐵盧,還是他最喜歡的2005年份波爾多。

2009年,Executive Wine Seminars公司舉辦了一場盲品活動,有超過100人參與。大家需要盲品15款2005年份波爾多葡萄酒,並且對照酒單排出順序並評分。盡管隻是連線題,帕克還是錯把愛士圖爾莊園(Cos d’Estournel,左岸Saint-Estèphe名莊)當成了克裏奈教堂莊園(Chateau l’Eglise-Clinet,右岸Pomerol名莊)。不僅如此,他還把拉菲古堡(左岸Pauillac頂級酒莊),認成了卓龍夢特(Troplong-Mondot,右岸聖愛美隆一級名莊)。

瓶差,環境問題,心態,盲品的酒本身是否達到最佳狀態,是否具備典型可辨認的特征……各種因素都會左右盲品的結果。更別提同一個酒莊的酒會因為年份和儲藏而發生變化,導致有時酒莊主和釀酒師都有沒認出自己酒的時候。但正是因為這種運氣因素的存在,對愛好者來說請記得,就算是猜錯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竅門就是多多練習

通過品酒人通過對酒的風味收集線索,加以相應的知識進行邏輯推理,這個過程鍛煉的,便是品酒人對產區風格的把握。

如果猜錯了,那也無妨。知道自己的推理過程錯在哪裏,對在哪裏,就是品鑒能力的提升。如果能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參與,互相促進,那進步就更快了

穆斯林鄰居是如何脫貧致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