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李學勤和陳夢家之間的恩怨和過節問題

(2019-02-25 18:01:00) 下一個
關於李學勤和陳夢家之間的恩怨和過節問題。
 
對於陳夢家先生的批判也並非隻是李學勤先生一人而已。根據《夏鼐日記》的記載,我們知道1957年8月9日:“陳夢家做自我檢討,然後由王世民、石興邦、王仲殊同誌發言。”——也就是當時年輕的王世民、石興邦、王仲殊三先生上臺發言批判陳夢家。包括李學勤先生在內,那時他們才隻是二三十歲的熱血青年,他們沒有資格效仿胡、張兩先生,拒絶社科院領導的安排。在當時他們幾個人誰也沒有膽量逆現實政治而動,雖然今天他們已經是考古和古文字學學界的泰鬥了。(也許受此Oracle Bones:A Journey between China's Past and Present一書的影響,經常有外國學者向我瞭解陳夢家和李學勤兩先生之間的“過節”和“事實真相”。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在此如實寫出,也算是個答覆吧。)夢家先生少年以詩歌出名,天資聰明,肯下功夫,外語很好,眼界開闊。但是太有名士風度。爲人輕高而傲慢,又極盡瀟灑,風流倜儻而做事張揚、喜歡議論朝政。因此,他爲自己種下了不少招惹是非和災禍的種子。無兒無女的他,敢一擲千金購買北京一等地段的18間平房作爲倉庫使用,隻爲了滿足自己的收藏明、清古舊傢俱的愛好。這在當時甚至在今天也是讓人瞠目結舌之舉。在他的愛妻患精神病期間,居然他還敢長期和寡婦蔣某來往,甚至專門去給一個京劇名伶捧場——他一點也不考慮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人們對他的這些如此超脫的“名士風度”的感受和非議。一個包攬了才、名、情、貌、財、學的學術大師,引起社會上一些人的嫉妒、紅眼和打擊,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被以“革命的名義”,加以羞辱和迫害,成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