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lAHLS通訊》第20期: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

(2017-06-05 12:37:42) 下一個

《lAHLS通訊》第20期: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錢鍾書口中的曠世奇才

 2017-06-05 浙江發布 

 

饒宗頤教授

 
 
 
 
 
 
 
 
 
 

【特別介紹】

 

饒宗頤 (1917— )廣東潮州人 ,字伯濂、伯子,字選堂,又號固庵。

著名國學大師,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長。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各方麵,均取得顯著成就,還精通梵文。代表作《敦煌書法叢刊》《殷代貞卜人物通考》《詞集考》等。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2014年9月獲得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

錢鍾書說他是“曠世奇才”,季羨林說“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金庸說“有了饒宗頤,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國外把他譽為“東洲鴻儒”“漢學泰鬥”“東方達芬奇”,國內更有人把他稱為“第一國學大師”。

 

 
 
 
 
 
 
 
 
 
 

 

核心提示:這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師將帶領西泠印社進一步走向世界。

 

 

素有“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之稱的西泠印社,因啟功仙逝,社長一職空缺了六年。直到2011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終於選舉產生了第七位掌門人——國學大師、學術泰鬥饒宗頤先生。這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師將帶領西泠印社進一步走向世界。今天,小布就為你講講西泠印社現任社長饒宗頤的那些事。

2011年8月18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

香港大學看望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

 

錢鍾書曾評價價饒宗頤是“曠世奇才”,季羨林說他“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 饒宗頤是當代國際漢學界公認的學界泰鬥,學貫中西,博涉古今,通曉多種語言,在傳統文史研究和曆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近東文明以及藝術、文獻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精深研究,出版學術專著逾80 種,發表論文500 多篇。

除治學之外,又精通琴、詩、書、畫,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於繪畫、書法造詣尤深。擅山水與人物畫,寫生及於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麵目;人物畫取法白描,於李龍眠、仇英、陳洪綬諸家之外,開一新路。書法植根於金石文字,行草書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篆書兼采金農、鄧石如之長,自成一格。

 

 

      饒宗頤與西泠印社

 

2011年12月13日,杭州,這對西泠印社而言注定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曆史時刻,在社長位置空缺六年之久後,西泠印社終於選舉產生了第七位掌門人,他就是國學大師、學術泰鬥饒宗頤先生。

12月16日,香港,95歲的饒老接過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的聘書,正式執掌“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深孚眾望的學術宗師,於“天下第一名社”領袖群倫,成為文壇一時佳話,為海內外所矚目。當百年名社遇見國際大師,在這大師凋零的時代究竟是一件怎樣的幸事。

汪德邁教授到香港中大訪學,他與饒宗頤教授

有五十年交情。

 

年近百歲的饒老和百十歲的西泠印社相遇的緣分似乎早就冥冥注定。

上世紀80年代,饒宗頤曾遊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之前的幾任社長,沙孟海、趙樸初和啟功都與饒宗頤私交甚篤。

1979年的冬天,饒宗頤回到了闊別三十年之久的故土,那是他第一次回內地參加古文字研究會議;第二年,饒老又應邀赴四川參加第三屆古文字研究會,會後,在曾憲通的陪同下,他們開始了一場長達三個月的中國文化之旅,足跡遍布十一個省市,三十三個博物館。

饒宗頤教授書法作品

 

也是在那年他第一次來到了杭州,來到了西泠印社。在著名建築漢三老石室門前,留下了他和夫人的合影。這一年的實地走訪,饒老充實了許多第一手研究材料,對其整個學術生涯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升華。那一年的造訪印社究竟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如何的印象,以至於在十餘年後的一九九零年,專門提筆做了一幅《湖漘西泠印社圖》,個中緣由尚不得知,也許是他的印社情結所致。

 

這副作品是饒老所有畫作中唯一一副描繪印社勝景的。畫中景致並不寫實,而是非常寫意的江南山水圖。大概憑借的是記憶之中的印社景致加上作者心目中的想象提升,整個畫麵顯得是那樣清澈明淨,不染塵埃,超凡脫俗。

一個非印社社員潑墨寫西泠,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寓意,頗值尋味。他自己也未曾料到在二十餘年後,他和西泠印社會再續前緣,而且這一次的相遇是那樣的華麗,他站在了印社的頂峰,執掌一門。

 

《考古暨曆史語言通訊》:報導世界各國有關華夏考古和曆史語言學研究的精英觀點,宣傳華夏文明和傳統國學。歡迎投稿。聯係信箱:hyctwh@aliyun.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