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劉正教授論文《夏代〈日字紋方鉞〉銘文考釋》

(2016-08-15 08:13:48) 下一個

 

夏代《日字紋方鉞》銘文考釋

拓片

【器名】日字紋方鉞》。

【斷代】夏代。

【著錄】。今藏上海博物館。

【釋文】日[1]。

【注釋】

[1]一般多解作“十字紋方鉞”。所謂“十字紋”,這個字在商周時代實際上已經是一種神格的象徵!從構圖的位置上來,這個字顯然在上述青銅器銘文中具有“天(天帝)”或者“日(太陽)”一樣的品格特徵。

那麼讓我們再把這個字的上述種種變形總結如下:

下麵,讓我們對其的標準形的由來進行考證。既然它以圖像的形式出現在青銅器銘文中,可見它具有文字和圖像雙重內涵。而在商周青銅器上大量存在一種特殊的紋飾,即渦紋。見下圖:

商周銅器上的渦紋

將上述渦紋抽出來,即如下:

 

此圖像由四個燕尾狀的黑色圖案、四個“工”字形的白色圖案、圍繞著中間的“日”(太陽)組成。將此圖像反色整理後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四個“工”字形的圖案:

可以發現:這個渦紋圖像完全是商周銅器銘文中所謂的“析子孫”中“析”字的標準形。我們將它變化演繹如下:

接下來,我們將兩個渦紋左右並例起來,還可以看得更清楚:由兩個並列的渦紋 直接導向了的出現。

這個圖像已經百分之百是銅器銘文中所謂的“析子孫”中“析”字的標準形。圖像演繹的結果告訴我們:商周青銅器上“析”字的標準形,直接來源於當時的渦紋,是原始宗教信仰中太陽崇拜的反映,它具有“天”和“日”雙重內涵。如果說真要把此字隸定為什麼字的話,也隻能隸定為“天”或“日”字而已。也就是說古代學者所謂的“析”字,應當就是“天”或“日”字。隻有在“天”和“日”的觀念取得絕對權威之後,才會出現“析子孫”中“析”字被部分省略和全部省略的現象。但是,省略與否並不影響“天”和“日”觀念在銅器銘文中的地位和價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