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劉正教授論文《民國名人張璧評傳》3

(2016-05-18 12:10:42) 下一個

一、張璧家世源流考
 

張璧,名璧,族名張炳衡,字玉衡。曾用名張君玉。生於1885年6月3日,卒於1948年2月29日。河北霸縣(今屬霸州市煎茶鋪鎮)煎茶鋪鎮大高各莊村人。
這個煎茶鋪鎮,位於霸縣城東十八裏。根據嘉靖版《霸州誌》的記載,在明代,這裏還是個隻有“東、西兩條大街”的小村莊而已。到了清代中期,根據民國版《霸縣新誌》的記載,這裏則已經發展成了下麵有十幾個大小村莊構成的大集鎮了。
案:1940年4月2日星期二,張璧在《實報》發表了的題為《大成拳的命名:四存學會演述》一文中,首次公開宣稱自己“自十七開始從軍,參加革命”之說,又根據《玉衡張璧先生之墓》碑文記載,他生於“光緒乙酉四月廿三”,這個時間“乙酉四月廿三”肯定是使用傳統的農曆,陽曆應當是1885年6月3日。可知張璧生年當為1885年。
關於他的卒年,目前有三說並存:網絡上多有人主張死於1946年1月22日。而在大成拳界,一直還流傳著1949年1月他在國民黨監獄中因聞聽蔣介石敗北而大笑引起心肌梗塞卒死的傳聞。如,楊鴻晨在《並非裝聾作啞——再次<問疑大成拳>之試答》一文中曾主張:“張璧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1949年1月因大笑引起心梗猝死於北平(現健在的浙江杭州竇以鸞為證)。”
案:根據《玉衡張璧先生之墓》碑文記載,他卒於“民國戊子二月廿九日”,這個時間應該是陽曆,即1948年2月29日。
按照《霸縣新誌》的記載:張璧的家族先祖是明朝初年從山西洪洞縣移民而來此地,開宗立派,從此脫離了和山西原籍的血脈聯係和族譜傳承。也就是所謂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之說。
 
案:《洪洞縣誌》卷七記載:
 
大槐樹在城北廣濟寺左。按《文獻通考》載:“明洪武、永樂間,屢徙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北等處,樹下為薈萃之所,傳聞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而曾廣欽《增廣山西洪洞大槐樹誌》序文中又說:“蓋必遷徙之時,驅各屬之民,聚洪洞大槐樹下,由此點齊,由此分遷,臨別紀念,永久弗止。”
 
但是,真正使張家發跡的卻始自遷霸後第十五代祖先張震。張震可謂文武雙全。見《霸縣新誌·張震傳》中如下記載:
 
張震,字省旃,號雷門。先世由山西洪洞徙霸州。震自幼穎悟,角藝輒冠其儕。十七歲入州庠。丁酉舉於鄉。大挑二等。以教職用。曆屬阜城、隆平等縣教諭。選授天津教諭。從徒之士,多所造就。如,華金壽、王恩溎、盧蔭棠,皆門下士也。同治七年,撚匪犯津境,官紳守城。震獨任要扼,城賴以安。
 
這裏出現的“丁酉舉於鄉”,該誌《進士錄》中又記載:“張震,道光丁酉,天津縣教諭。”道光丁酉,即1837年道光時代舉行的一次科舉考試。在這次科考中,張震中舉。案:這裏所謂的“大挑二等”,是清代從乾隆十七年(1752)開始施行的一項選拔基層官吏製度。凡是四科不中的舉人,由吏部據其形貌應對挑選,一等可任知縣,二等可任教諭或訓導。這一選拔製度每六年舉行一次,名曰大挑。
這裏出現的張震的弟子王恩溎,字晉仙,號景賢,又號靜閑,晚號耐園。生於1842年,卒於1902年。他就是著名甲骨學家、民國時代天津地區的大學者、解放後就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王襄的伯父。
 
王恩溎自幼聰慧過人,深得官學老師張震的喜愛,張震就經常對別人講:“王氏將以讀書顯矣!”王襄在《先伯禦史公事狀》一文中曾對王恩溎如下記載:“吾家本微薄,世經商業,先伯禦史公以讀書名列甲科顯,後吾父及先叔中式乙科,仰慰先王父母所期,至襄兄弟猶承餘訓,知讀書焉。”王恩溎的兩個弟弟王恩瀚、王恩浵也師從張震,並相繼考中舉人。而晚清著名書法家華金壽,則是民國時代天津著名畫家、書法大師、晚清進士華世奎的祖先。可見張震門下真的是無浪得虛名之士!
因此,張璧日後從軍習武,是有祖上遺風的。張震既是張家第一個舉人,也是張家第一個武將。而對於他的文治,該傳記載為;
 
同治十三年,署府教授。三月,因勞致疾辭職。邑人送“經師人師”匾額。並撰楹聯以表品德。
 
該聯如下:
 
不營私不計利不屑幹求,一點清心、品卓教孚師長;
能重道能愛賢能獎節義,十年勤職、德純譽洽紳衿。
 
張震和其堂兄弟張鼎,名字的由來出自《周易》中的《震卦》和《鼎卦》兩者。名“震”則取義於《周易》中的“帝出乎震,震者,東方之卦也”,是家族振興開始的象征。而名“鼎”則取義於《周易》中的“君子以正位凝命”,是家族發展進入正常軌道的象征。而利用儒家經典《周易》來給自己的子女取名,這說明了當時的張家,已經具有了良好的書香門第傳統和素養。
 
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張璧祖先是書香門第和地方著名鄉紳。
 
根據《張氏家譜》,張震是張璧的曾祖叔、他的曾祖父張鼎的堂弟。從第15代張鼎到第18代張璧之間的傳承表,我們整理如下:
 
張鼎(15)┳ →┏ 張毓珊(16)┳ →┏ 張嶽藩(17)┓→ ┏張炳宸(18)
            ┃          ┢ 張毓珂(16)┃   ┢ 張嶽宗(17)┃   ┢張炳衡(18)
張震(15)┙    ┕ 張毓琨(16)┙   ┢ 張嶽霖(17)┃   ┢張炳暹(18)
                                                          ┢ 張嶽彬(17)┃   ┢張炳綸(18)
                                                          ┕ 張嶽森(17)┙   ┢張炳榮(18)
                                                    ┢張炳賡(18)
                                                    ┢張炳晟(18)
                                                    ┢張炳雯(18)
                                                    ┢張炳珣(18)
                                                    ┢張炳經(18)
                                                    ┢張炳曦(18)
                                                    ┢張炳庠(18)
                                                    ┢張炳紱(18)
                                                    ┕張炳昕(18)
 
上述族譜中的“張炳衡(18)”,即張璧。
他的祖伯父、祖父張毓珂的兄長張毓珊,也是一位著名的鄉紳。
《霸縣新誌·張毓珊傳》中如下記載:
 
張毓珊,字樾樵。清增生。世居霸縣東高各莊村。性寬和。治家勤儉,事親以孝聞。好讀書。早歲入庠。丙辰歲試,補增廣生。因家事繁瑣,遂不習舉子業。專心理家政。暇則為諸子侄講經史。
 
這樣一位“性寬和。治家勤儉,事親以孝聞”的人物,卻有著治理水患的才能。見該傳如下記載:
 
光緒二十年,境內大水,糾合鄰村修堤堵口。嚐撥夫數千,不分晝夜,親自督催。竟得秋有收獲。公舉管理三十五村堤。……光緒二十九年,在村南中亭河堤修築永豐閘,環村開溝,旱則引水灌田,澇則泄水注海。
 
不僅如此,張毓珊也通曉治軍之術。見如下記載:
 
光緒庚子義和拳事起,聯軍過境。招集村人力為開導,曉以逃避之害。遂迎接洋人,設筳款待,村賴以安。聯軍既退,辦理團練保甲,善後事宜。蒙大憲獎給五品銜。
 
張家還有一位世代行醫的後人張鳳齡。《霸縣新誌·張鳳齡傳》中如下記載:
 
先世自高、曾皆擅歧黃,尤長於眼科。得異人傳,至今已五世相繼。鳳齡仰承家學,益求精進。立方每多奇效。求診者日盈其門。遇貧賤者恒假以藥餌。
 
因此之故,1918年,張鳳齡曾被村民贈送“五世良醫”的牌匾。我雖然看到了民國時代三種不同年份和不同抄本的張家族譜和家譜,但是還沒有發現明、清時期的早期張氏線裝本刊印的老譜,所以目前還無法斷定張鳳齡和張璧之間的親族稱謂關係。但是,由於張鳳齡後來也加入了青幫組織,成為“通”字輩,則他至少在青幫裏要比張璧小一輩。
1940年4月2日星期二,《實報》發表了張璧的題為《大成拳的命名:四存學會演述》一文,在該文中,他主張:“及與王薌齋相識,感到他的拳術,……合乎衛生條件,合乎技擊原理,四存學會體育班,曾由醫學家何紹文先生發表專論,留意體育消息的,想都已看過了。我就我的體認及何君的證明,王薌齋的拳術武工可謂得武工的精神,合於衛生,合於技擊,更合於科學及現代,以精神統一,訓練神經係統,使身體各部官能作平衡的發展,神經健全,各器官的官能增加,不但可使身體健康,人格亦可隨之而完善,作事能力,亦必增強,西諺有雲:‘有健全的身體方有健全的事業’”,如此強調衛生和醫學的科學訓練,可見正是因為張家有中醫學傳統,我們就理解了當時張璧為何反複強調衛生和養生、並寄希望開展全民的體育和武術鍛煉。
到了張璧的生父張嶽宗時代,雖空有祖上老宅和部分田地財產,但是已經開始家道中落,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據樊文稷在《民國名人張璧》一文中介紹他:
 
常年在外當師爺,教家館,愛好書法篆刻,不善管家理財,漸漸的家道中落,一年不如一年。地畝越來越少,人口越來越多,困難越來越大……
 
上述之說比較屬實。
張璧的原配是王汝珍。王氏為張璧母親給他操辦的包辦婚姻。張璧的父親早逝,母親辛苦持家,張璧是孝子,為聽從母命娶妻,而一生未與王氏同居,但王氏一直是以正室的身份,長期住在張家。張璧待她彬彬有禮,負責她的一切開銷和生活。直到文革時,王氏被從北京居住地櫻桃斜街39號遣送回霸州大高各莊村的原籍。
 
1918年,張璧到北京後,將母親和王汝珍等人一同接到北京居住。隨即他大哥張律生偕夫人等也搬到北京。大哥張律生畢業於保定師範學校,在當時的農村是少有的洋秀才,曾任霸縣小學校長,大嫂也是教員。張律生無論是在經濟上或是謀求生活道路上都給張璧以資助和啟發,所以張璧特別敬重大哥。張律生來北京安家落戶,生兒育女,育有子女12人。張律生來京後先攜帶妻小全家同住在櫻桃斜街39號一個小四合院。後張律生於1937年4月1日開始就任舊北平市農事試驗場場長,有了薪酬,他曾租住在中南海流水音。
 
這裏所謂的“北平市農事試驗場”,即今天的“北京動物園”最早的名稱。上述照片中出現的小老虎,就是當時北京動物園內的動物,並非張律生家私人所養寵物。張璧老家那裏一直流傳的“張律生是北京動物園園長”之說,其真實的職位當為如此。當時的張律生除了管理動物之外,還負責那裏的農業試驗田和農業科研機構的管理,並非隻是狹隘意義上的所謂“動物園園長”而已。
由於自己的兩個兄弟都婚後不育,因此張律生夫婦就加倍地承擔起生育子女的責任來。這就是為何張律生夫婦子女特別多的原因吧。
三弟張旭昇在家務農。三十年代末他攜家人也來到北京,一直住在櫻桃斜街39號,直至文革時被遣送回霸州大高各莊村原籍。
張璧的妹妹張秀岩是早期中共黨員,在兄妹中年齡最小。張秀岩從小就對封建社會重男輕女非常不滿,堅決反對並身體力行拒絕女子纏足這種殘害女性的陋習。十幾歲時隨大哥到縣城裏讀書。1919年初,二哥張璧將其接到北京並考入了北京國立女子高等師範(即後來的女子師範大學)。李大釗同誌和魯迅先生等進步教授都在女高師任教。張秀岩積極參與了“五四”運動,並擔任了京、津兩地學生聯合會的聯絡員。1926年,她經郭隆真同誌的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張秀岩的影響下,張家十幾位子侄們都走上了紅色革命道路。
 
張璧自由戀愛娶的夫人是劉鴻英。劉氏自幼學京戲,曾以唱戲為生,遇到已是著名的青年軍官張璧後,二人相互為對方所吸引。於是,張璧出錢給劉鴻英的父母,為其贖身,停止了她賣唱生涯,然後二人正式結婚。婚後的劉鴻英,再也沒有登台唱過戲,他們一生相伴。
劉鴻英身高約166厘米,屬於高挑身材的美女。自從張璧在1948年逝世後,未再嫁。長期無工作的她,解放後一直得到了張家的後代子侄們無私地照顧和接濟,每月定期給她人民幣30元作為生活費,一直持續到文革前夕。
文革開始,張家先後有八位親屬被捕入獄,餘者亦被關入牛棚或下放勞動,自然也就無法繼續接濟劉氏的生活了。於是,張璧的夫人劉鴻英,在斷絕了經濟援助,加之也因為受到張璧的問題牽連被抄家,這位一直被鄰居們稱為“張姨”、為張璧守節近二十年的孤單而性情和善的老人,在租住的北京德勝門內大街羊房胡同54號的家中服“滴滴喂”自殺身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同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