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康德唯心論不是唯心論說起

(2021-08-29 11:54:53) 下一個

哲學詞匯處處地雷比比皆坑,讀書不留神老司機都翻車。比如,“實在論”意思往往說的是唯心論,而”唯心論“反而到不一定是唯心論,客觀可以源於主觀,主觀的也可以形成客觀,“心外無物” 真正的含義也許是“心外唯物”,正所謂“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康德批判哲學是唯心論嗎?你恐怕會說,康德自稱其批判哲學為“Transcendental Idealism”,直譯“先驗唯心論”難道還有疑問?然而此idealism並非比idealism,望文生義的解讀最容易被套路帶進坑去。

西方哲學著作或書籍中的諸多詞匯往往是“同形歧義”(homograph),類似you can can a can on a can machine中的can。雖然這些詞匯的多個不同意思在詞源學上曾經有相近的淵源,但演化至今,特別是當翻譯為其他語言後,各個意思已經有完全不同的內涵。

比如,康德第一批判引論之後第一部分的標題是“Transcendental Aesthetic”,直譯“先驗美學”。然而其通篇卻是講述感知和時空直觀,與通常我們漢語中理解的討論審美或品味的那個美學毫無關係。也就是說,康德的“先驗美學”其實不是“先驗美學”,甚至不是“美學”,也難怪有人非要蘇格拉底證明我媽是我媽。實際上,“Aesthetic”既有“美學”又有“感知”,“感性”,“經驗”的意思。這些意思雖然在英語中至今仍可以互換而勉強能被接受,但在漢語中,“美學”與“感知論”(或“感性論”)之間的含義已經相去甚遠毫無瓜葛。因此,“先驗美學”在漢語中的恰當翻譯應該是“先驗感知論”。如果將康德的“Transcendental Aesthetic”翻譯成“先驗美學”,絕大多數漢語初讀者會一頭霧水。

另外還有一個同形歧義詞的例子就是“realism”。它既有柏拉圖理型論中“唯實論”或“實在論”的意思,也用來指代科學“實在論”,另外還有“現實主義”的含義。三者的內涵大相徑庭,望文生義去解讀等同於蒙上眼睛趟地雷陣。柏拉圖的唯實論“realism”可以看成是古希臘版的白馬非馬,也是客觀唯心主義idealism的基本觀點。它認為,人類意識中的抽象觀念,比如數字123,三角形,馬(那個非白非黑抽象的馬),萬有引力,薛定諤方程,等等都是獨立於人類意識的柏拉圖空間中的“實在物”(理念),這也是“實在論”或“唯實論”realism頭銜的來源。在這個意義上“the realism is a idealism”!

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即認為“自然科學法則(比如牛頓定律,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是不依賴任何認知主體的存在的客觀絕對存在”,與客觀唯心主義獨斷論的根本思想不謀而合。現代自然科學家們(包括愛因斯坦,羅素,到霍金)往往對柏拉圖黑格爾哲學嗤之以鼻。他們在本體論上都是唯物主義,相信外部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並不會因為閉上了眼睛腳下的懸崖就會消失。然而他們卻很少意識到自己的至少另一半世界觀與客觀唯心主義其實是惺惺相惜。這種世界觀認為,冥冥之中造物主(或者絕對精神)運籌帷幄製定了一切理性思維概念和自然規律。所以,科學實在論也好,現代自然科學家們也好(包括無知無畏堅決反對唯心論的羅素,摩爾,和後來的霍金),基本上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潛意識中其實就是客觀唯心主義和自然神主義者。與“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這種人類原始迷信世界觀相對比,現代科學世界觀其實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現在回到康德的“Transcendental Idealism”。“idealism”正好也是個同形歧義詞的坑。它既可以表示本體論的“唯心主義”,也可以是與上麵剛剛提到的“現實主義”realism遙相呼應的“理想主義”,還可以表示認識論的“概念主義”或“觀念主義”,與阿貝拉德的“conceptualism”相近甚至等同。按照“conceptualism”,我們頭腦中的抽象概念(比如“白馬非馬”中第二個“馬”)既不是來自柏拉圖唯實論的理念之物,也不是唯名論認為的對真實存在的指代之名,而是人類頭腦中生成的概念或觀念,並且具有客觀性(不依賴於特定主體的意識)。雖然阿貝拉德沒有進一步闡述普遍概念或觀念如何在人的意識中產生,但這種圖像已經接近康德先驗認識論了。

康德認識論的第一個前提就是承認人類意識之外的客觀世界,即所謂外在“事物的本源”(thing-in- itself)。這個前提使康德認識論與貝克萊主觀唯心主義分道揚鑣徹底絕緣,無需再進行比較。

然而,將“事物的本源”(thing in itself)翻譯成“物自體”造成對康德哲學的一個普遍誤解。讀者往往將問題誤解為外界物體和它們背後的物自體。比如我們麵對的一匹白馬,那麽這個世界某個我們永遠不可到達的角落或另一個不可及的空間中存在著這匹馬所對應的一個物自體馬。這種理解非常類似柏拉圖理念論或公孫龍白馬論的表述。這或許是為什麽諸多讀者(甚至包括鄧曉芒)會錯誤地將康德哲學與獨斷的客觀唯心主義甚至黑格爾的絕對唯心主義相提並論。

對“物自體”望文生義甚至過度解讀,往往導致上述錯誤的理解。對“事物的本源”直接顧名思義反而接近正確的意思。康德哲學所討論的並不是“外界物體和其背後的物自體”,而是“外界事物本源和我們意識中對它們的觀念(idea,concept)”。所以康德所說的“事物的本源”就是我們麵對的外界事物。如果我們麵對一匹白馬,那麽“事物的本源”就是這匹白馬自己,不存在另一個不可及角落中的桌子“物自體”。如果腳下是懸崖,請相信那就是懸崖,除非你是昭倉或者唐塔,認為自己走過去會融化在藍天裏。康德所告訴我們的是,這匹白馬(或者懸崖)在我們頭腦中的概念,比如白色,幾何形狀,甚至“一”,“馬”,“動物”,“有腿”,等等,都是人類先驗感知和認知能力(先驗範疇)統覺的認知結果。而我們對馬的認知,不可能超越我們的先驗感知和統覺能力,也就是說不能超越認知表象。康德認識論並不是引入了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自體,而是指出了我們對外界所有能夠意識和思維的概念,均依賴於意識中存在的認知表象。

恰恰是這個源於主觀認知表象,反過來賦予了人類所認識的大自然規律和科學法則!可以拿顏色和顏色學規律,比如黃色和藍色的混合是綠色,做個類比。顏色和顏色學規律顯然具有一定的普遍必然性(對非色盲的3色視覺者而言),否則彩色電視機和顯示器就無法普遍適用。然而,顏色和顏色學都不是源於造物主的自然法則,而是源於我們人類(大部分)自己的視覺結構。對其他動物黃色和藍色的混合也許就是黃色和藍色,而不是綠色。也就是說,雖然這是源於認知主體的主觀規律,但對於具有同樣認知結構的同類的認知主體(比如大部分三色視覺者),這種主觀規律又具有普遍必然的客觀性。

康德idealism在在知識論上與客觀唯心主義不但沒有任何相似性,而且還是與其截然相反。這個被康德稱之為哥白尼式革命的世界觀徹底顛覆了客觀唯心主義(以及科學實在論)的那種原始獨斷迷信。科學法則和自然規律不再是神話造物主給予這個世界的超驗realism存在,而是源於人類普遍一致的認知結構並存在於人類意識之中的觀念(idea或著concept)。是人類知性賦予表象世界的規律和法則,即所謂“人為自然立法”(或“人的知性為表象自然立法”)。

當然,見仁見智,蘇格拉底也可以出來抬杠說康德的思想還是一種唯心主義,雖然康德idealism吊打主觀唯心輪,顛覆客觀唯心論,但可以是第三或第四五六種唯心論呀。這種無聊的糾結已經完全不是本文所介意或關注的,所以求之於佛吧:佛說是唯心,既非是唯心,是名是唯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