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精粹

國際精粹,關愛地球,關注新文明,新健康,新生活,新人類!
正文

300萬人的驗證,素食可改善健康情形!

(2016-05-07 07:42:26) 下一個

人類第一次大規模的素食賭博

傳統的肉食觀念首次被公開地受到較大學術團體的強烈質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丹麥的進口完全被聯軍封鎖,因為擔心可能因此造成糧荒,丹麥政府指定米可爾•漢德第醫生來協調發展一個全國糧食配給計劃。

如何用僅有的糧食儲備,滿足300萬人的飯碗,漢德地醫生麵臨了一個十分嚴峻的挑戰。經過數日的思考,漢德地醫生發現,全國大量的糧食被用於了家畜的飼養,以保證丹麥的肉類需求。如果,將這部分糧食用於補給糧庫,可以滿足當時300萬人對食物的需求。但是,全國就會出現肉類食品的短缺。

是素食?還是肉食?

漢德地醫生當時做出了大膽的決定,他是把國內生產的穀類拿來喂人,不為生產肉類而拿去喂家畜,並大幅度減少丹麥的肉食供給。此篇報告被刊登於美國醫學協會雜誌。這是第一次以超過300萬人為對象所做的大規模素食實驗。

起初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做法必將導致大量人口營養不足,死亡率提高,但是事件的結果令科學家們驚愕不止。當他們計算哥本哈根在食物最缺乏那段時間(1917年10月至1918年10月)的死亡率時,發現因疾病而去世的死亡率,是有曆史以來最低的。事實上,這段時間的死亡率比過去18年的平均數整整下降了34%!

看到這樣的資料,很難不讓人想到丹麥的全國素食與巨幅下降的死亡率有連帶關係。

心存這種想法的科學家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更多發人深省的數據。在大戰當中,挪威被德國占領,挪威政府被迫大量減少,甚至完全斷絕肉類的供應。

事件的結果再度使科學家們大為驚異,死於循環係統疾病的死亡率極戲劇化地降低了。挪威人在戰後恢複了原有的飲食習慣,可想而知,死亡率也相對增加了。在整個變動期間,動物性油脂的消耗量與循環係統疾病的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近乎數學的準確性。

無意中發現這個關係的研究人員,想要知道這是否僅是巧合,因此他們的眼光轉向其它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及瑞士的肉類及肉製食品消耗量也減少了很多,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國家的健康情形亦有可觀的改進。在英國,嬰兒與稚齡幼兒的死亡率降到從未有的低,同時貧血症的罹患率也降了非常多,兒童的成長率及牙齒健康情形亦比過去任何時候好,還有很多其它跡象顯示健康情況大幅改善。

素食可使健康情形改善的可能性,也從此越來越不容忽視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家們首次廣泛地收集,並編纂全世界各種飲食習慣與健康有相關聯性的統計資料。這些數據中,一個不斷出現的事實就是:大量肉食與短壽之間強而有力的相互關係。

吃素後,你的身體會被洗滌幹淨,你的心靈意識會更加清楚,你和周遭的環境會更加貼近;你將能夠升華到另一個境界,超脫原來隻是為了營養的層麵而吃素,開始回顧及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到底為什麽要殘殺這些動物呢?

文章來源:www.fobao.c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