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

自由良知道義人性
正文

這盛世如你所願嗎?

(2017-01-30 15:22:21) 下一個

——原標題《幽思老上海》

我讀過張愛玲等作家描述老上海的小說之後,總覺得老上海有一種令人眷戀的懷舊情懷。我當年出國留學前在中國有好多地方都還沒去過,後來就想以後回國探親時順便到其他地方去看看。不過我在澳洲定居後就不大喜歡回國,如同在國外住久了的同胞們一樣,一回到中國就覺得諸多不便和不習慣,可能是患上“回國恐懼綜合症”吧。

我這次回國,特意選擇先到上海逗留幾天去遊玩。其實每次回國前總有朋友好意提醒,訂機票時隻需多加99元澳幣,就可順便參加一個超值旅遊團到各地遊玩,至少可以節省好幾百元澳幣。聽說這是“盛世”下的官府補貼給外籍人士,讓他們切身體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對這“恩惠”的旅遊從不感冒,並非不好意思“吃黨的飯砸黨的鍋”,也不敢高調地說不忍心花大陸同胞的納稅錢。我不明白“盛世”之下的草民,為何卻反而沒有基本保障?一個貧困的農民隻能自鋸病腿,一對到西安流浪的母女竟至餓死……

從下飛機踏上中國土地起的幾番遭遇,讓我開始感到 “水土不服”,久違的“回國恐懼綜合症”又複發了,而且還有惡化為“情緒激動綜合征”的跡象,我連忙提醒自己:“這裏是中國!”。既然自己早已不是“主人翁”,恐怕不屬於“人民”而隻能算“忍民”,我隻好小心翼翼忍氣吞聲地出了機場。誰說於丹的心靈雞湯是毒藥呢?既然我改變不了什麽,隻要想想自己隻是個過客,忍一下就過去了,退一步海闊天空,內心就可以平和啦!——“忍民”都是這樣練成的。

第二天一早,我參照“旅遊攻略”去逛了豫園城隍廟步行街外灘等地,才半天時間就走馬看花遊完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本來我是打算過一天才去逛淮海路,看來隻好提前了。唉,每次回國的感受也大致如此,行前總想在祖國的懷抱裏多逗留感受溫暖,但到後來卻老是歸心似箭。

據說過去屬於法租界的淮海路是上海最著名的馬路之一。有人認為它在上世紀30年代,是能與紐約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麗舍相媲美的大街。它沿途風光更以格調高雅、人文薈萃、意蘊豐富,以及富有異國情調而享譽中外。那一帶有不少名人故居和曆史保護建築,咋看起來是一幢不起眼的小樓,或許有著一段曾經輝煌的曆史。因此我把該地列為此次遊玩上海的重點項目。

現在的淮海路是聞名的購物場所,不過我感覺跟悉尼的購物中心大相徑庭。從淮海中路走來頗有感觸,雖然有不少現代樓宇大夏,但那路段卻實在不敢恭維。本來還算寬敞的人行道,卻因欠缺規劃而造成一截路突然收窄;而那凹凸不平的路麵,似乎比這國家的曆史還要坎坷,因此最吸人眼球的是腳下的路,而不是路邊的名店。我一時沒留神,就被偶爾凸起的地磚教訓了一下,差點就要改道去醫院了,嚇得我連忙再次提醒自己:“這裏是中國!”即使把脖子摔歪了,官府也不可能賠償一個鏰。我想起了一個幽默笑話:一個老外來中國旅遊,在路邊不留神掉進一個正在施工的溝裏,爬出來後悻悻然說:“在我們國家,危險的地方都要插上一個紅旗子!” 導遊幽幽然答:“你入境的時候,沒看到那紅旗嗎?還標明是5顆星的呢!”

如今的淮海路早沒了當年的法式韻味,道路兩側種植的法國梧桐樹,據說曾經讓這條馬路極具歐陸風情。可在這初冬之際正是樹葉凋黃的時節,灰蒙蒙的天空下隻見枯黃敗葉遍布樹上,顯得斑駁陸離讓人格外惆悵,仿佛在訴說著這條路幾十年來的滄桑。這些樹見證了從公私合營、文革風暴,到改革開放又重回私營經濟的循環,隻怕是“樹若有情樹亦老”了。幸而現在說“不折騰”了,這社會要“和諧”,要“維穩”了!

路邊的一個小公園裏隱約傳來了紅歌的音樂聲,我仿佛看到那些翩翩起舞的大媽們昔日全副紅衛兵裝的颯爽英姿。當年那些革命小將們豪情萬丈,高呼著“造反有理”所向披靡,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後來一聲令下奔赴廣闊天地去大有作為了。不過數年之後幡然醒悟,又爭先恐後地逃回城裏,哭著鬧著要落實政策……如今他們退休後卻又發揮餘熱,戴上紅袖章要來“維穩”了!我看到牆邊的宣傳欄裏有個牌子寫著24字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此情此景讓我突發奇想,若是在這裏振臂高喊:“爭民主!”“爭自由!”不知道是否會被那些大爺大媽們扭送到派出所呢?

最近我看到一句話:“共貪當愛忍民”。當時我深以為然,不過此刻忽又覺得“愛愚民”更為貼切,或許說他們兩者都兼而愛之吧!習總說要剪下半條被子給人民,可見共產黨大愛無邊!尤其可歎的是胸懷世界,大筆一揮,就百億千億地援助世界人民了!

在淮海西路一帶有些深庭大院,這些神秘的大宅門戶緊閉,大門邊上隻有一個獨立的門牌號碼,有些樹木從數米高的圍牆裏探頭而出,偶爾可以看到掩隱其中的攝像頭,這些顯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宅院。我想可能是從前的名人故居吧?如今這戒備森嚴的格局,恐非一般的名人能享受到了,不知道會是哪位首長大人的別院,或是某位公子公主的小洋樓呢?我這樣“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的人,自然是隻能望洋興歎了。

我不敢在這些深庭大院前多做停留,趁機轉向走去橫街窄巷,居然發現有一棟宛如電視劇《圍城》裏唐曉芙家的小洋樓,可惜窗台上伸出掛曬的衣物卻大煞風景,這絕不可能是大律師的家風嘛。另有一個法式建築的門庭大開,我差點以為可一窺那蘇文紈式的豪宅,可走近才發現完全不同於那些神秘的獨門庭院,這裏麵看來更像是“72間房客”,門庭雖還保留法式庭院的外殼,但內院卻草木荒蕪且雜亂無章,而那建築也早已失修顯得殘舊凋零,法式建築的氣派和韻味全都蕩然無存。

我的腦海裏閃過了一句成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由此我聯想到曾見過的那些政府大樓,無一不是氣勢磅礴傲視群樓,即使比起白宮什麽的也毫不遜色。樓前聳立著高大的“為人民服務”金漆招牌,讓人詫異的是那些家藏億金的貪官們就是在裏麵辦公,而捏造聶樹斌奸殺致其慘被槍決的官吏們也是在裏麵定案。我難以想象在那金碧輝煌之下竟會如此暗無天日!

官衙門口的警衛都帶著槍杆子,而且路邊也都還停著數輛警車戒備,仿佛在強勢地警告著屁民們,那裏麵的政權神聖不可冒犯!然而,陳勝吳廣的曆史早已一去不複返,1990年的蘇東坡事件(蘇聯、東歐、波蘭——指1990年前後東歐等國家的民眾,幾乎兵不刃血就推翻共產黨的一黨製統治),昭示著槍杆子也擋不住民主的到來。

文明的思想浪潮不斷地衝擊東方古老專製的壁壘。思想覺悟甚高的羅援將軍說,拿鍵盤的敵人比拿槍炮的敵人更危險。網友神回複:你把槍炮給我們,我們把鍵盤給你,保證不刪帖不封號!

如今動輒刪帖封號已經成為常態。於是,雷洋之死銷聲匿跡,霧霾化作“不可描述”而遁形無蹤,豪砸千億的杭州盛會譽滿全球,那閱兵藍的氣勢更是豔驚國人!

——這盛世,如你所願……嗎?

在上海睹物幽思,我突發奇想,若是當年老蔣沒被趕到台灣,如今的上海會是怎麽樣呢?曆史沒有假如,可如今的台灣卻讓人浮想聯翩,——我指的是蔣經國之後的台灣。我們從小就學舌叫嚷讓台灣回歸祖國,此刻我特別盼望讓台灣回來大陸!

後記:原文為“自律版”的《幽思老上海》,原貼在新浪博客自娛自樂,可昨天發現還是照樣被和諧了。本來我對那“自律版”就感覺挺不爽,沒想到卻依然難逃噩運。所以幹脆就縱情所欲,修改成了這“自由版”,並把標題也改為《這盛世如你所願嗎?》

文森 (2016年底於上海初稿, 2017年初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