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智力差距和raw talent

(2024-05-27 18:47:32) 下一個

在漫長的人生中,努力,運氣,都很重要,但raw talent的作用可能比前兩者都大。

不得不承認,人確實有智力差異,這種差異不是努力就能彌補的。智力接近的,努力的一方會做得更好,但如果差異過大,靠努力就彌補不了了。

我兒子高中在一個大公校上的。一屆有500人左右。他跟另一個孩子一直是名列前茅。但到高中最後一年,一個比他們小三歲的孩子跳級到他們年級,他們兩個跟人家的差距馬上顯出來了。人家每門功課都超他們兩個,他們兩個根本沒辦法超過人家。那孩子小學時就跟我兒子一起上課,我們跟他父母也挺熟的。12歲就把高中數學學完了,而且不是由父母推的,確實是自己感興趣。我兒子跟他另一個同學在同齡人中,大概屬於前1%的。這個小孩則屬於萬分之一的了。我兒子跟他另一個同學那樣的也就是普通人裏麵還算不錯的,這種人中學裏麵每年都有,而且不止一個。但那個小孩,可能一個學校多少年都不會有一個,算得上智力超群。他15歲參加數學奧賽,拿了個銅牌。當然了,跟陶哲軒還是有差距,陶哲軒可能屬於百萬分之一甚至千萬分之一的人了。

所以,我覺得在智力上,人和人還是有差距的。我兒子和另一個同學曾經也是傲視其他同學,不僅學習好,還參加各種活動,別人努力也趕不上他們,但跟那個小孩比,他兩個就是無論如何努力也趕不上人家的。

說到raw talent,我覺得許多人都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以為隻有那些大才才有raw talent,而普通人沒有。其實把raw talent看作先天的智力傾向,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因為任何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智力傾向,在某些方麵比另一些方麵更擅長一些,也就平時大家愛說的長短板。真正哪方麵都行的人很少,而且往往哪方麵都行,也意味著沒有哪方麵特別突出。

中小學教育注重均衡和全麵發展,目的是讓孩子在各方麵有基本的素養,不要有太明顯的短板。大學以上,尤其走上工作崗位就不一樣了,一個人的發展往往是要利用自己的長處,才能得到好的發展。比如找工作的時候,你要是去技術公司找技術崗位的工作,公司最不care的就是申請大學時候強調的各種才藝,最care的是你的技術水平怎麽樣。你會不會彈琴,會不會打球,公司在招聘過程中根本不會考慮。而有些崗位的工作,這些東西也許會有用。工作當中也是,做management的工作和技術崗位要求的skill是很不一樣的。這兩種崗位不是誰都能勝任的。

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和長板很重要。要走得順,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板,盡量避免用自己的短板,不要讓它給自己帶來太多負麵影響。尤其不要用自己的短板跟別人的長板比。比如擅長技術的人,如果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就不要眼氣人家做管理的,專心做自己技術就好了。因為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人,放到管理崗位上是一種折磨,不但做不好,而且對自己身心會有很負麵的影響。什麽人做什麽事。後天的努力能夠把短板提高一些,但遠遠不足以拿來與天生就有這種才能的人來比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