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的關鍵在於把握時機的分寸

(2016-10-08 04:51:39) 下一個

成功的關鍵在於把握時機的分寸

----讀拉羅什福科的《道德箴言錄》有感之五










拉羅什福科的《道德箴言錄》

有一些疾病, 在某些時候用藥反而會促其惡化, 最大的明智就在於知道什麽時候用藥是危險的。

(原文288條)
 

【題解】
四大國粹之一的中醫對我們傳統思維模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在如何用藥的問題上非常講究。第一是用什麽藥, 這涉及藥性,配伍,劑型等因素的考慮, 第二, 用多大的劑量,需要服用多長時間, 這都是關乎病人體質狀況,病情輕重的量化考量, 第三是何時用藥,這一點中醫十分講究, 不僅僅分個早午晚就行了, 要按12 個時辰來劃分。 有點針灸醫療常識的人都知道子午流注法。就是天人相應,因時施治的一套理論。同樣的病, 何時針灸或服藥,與療效息息相關。 拉先生也拿用藥的事情打比方,與中醫理論是吻合的。當然西人思維十分邏輯, 他加了個前提,“有一些疾病”, 這使得他的論斷無懈可擊。比如有些頭疼腦熱蚊蟲叮咬的小病, 根本用不著費那麽大神通考慮用藥時間,隨便吃幾粒人丹,塗幾點紅花油就極好的了。

拉先生這條語錄的要點是如果把用藥時間搞錯了, 即使藥方是對症的,也會不僅無益, 反而有害,結果可能是十分危險的。有的藥要空肚子吃, 有的要飯後服, 有的要每隔兩小時服一次, 有的每兩天一次,如此等等。
 

【案例】
以教育為例, 老師家長都想讓孩子學多學好, 及早成才,幼小時成為神童,長大了, 成為傑青,就業了,成為一個什麽家……他們采用了數不清的經典秘方, 密集地, 高頻率地施”藥“ --- 勵誌教育,吃苦訓練,羞辱體驗,物質刺激,精神鼓勵,榜樣示範,孟母三遷,……結果不是拔苗助長,就是因噎廢食, 或者是對牛彈琴, 等等。究其原因就是不善因時用藥,用藥太早或者太晚反而促使病情惡化,甚至出現危險,這就是最大的不明智。

2008年,以美國次貸危機為觸發點的世界經濟危機當然也波及到了中國。而當時中國政府的應對策略是依靠“政府集權” 的製度優勢,投放四萬億來躲避危機,以保證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 這一劑猛藥療效如何?當然公婆各自都說自己有理。 因為躲過了一時的疼痛,全世界都十分嫉羨地大加讚揚,“啊呀, 中國模式不得了哇!”在一片讚揚叫好聲中,中國成就了萬國蕭條唯我一枝獨秀的經濟奇跡,而且出了個“中國模式”, 著實自豪了一番。但後果卻是令人吃驚,用藥時機不當導致了今天嚴重的產能過剩,大大小小無人居住的鬼城,造型別致而閑置的商廈賓館,利用率極其低下的高速公路,還有那堆山的鋼鐵, 水泥,平板玻璃, ……最終導致了經濟的持續下滑, 產生了浩蕩的失業大軍……

【結論】
凡藥三分毒。任何療疾理政的措施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高明的醫生和執政除了把握最佳下藥的時機之外,一定要注意防範藥劑(政策)的副作用。 為什麽羸弱之體不可峻補?一個病弱之軀, 胃口也不好,消化吸收當然不行,如果每天高檔營養品不離嘴, 結果會咋樣? 會撐死的。 營養過剩了, 那過剩的營養就轉化為毒物了。攝取補品必須細水長流, 假以時日,點滴入地,潤物細無聲, 才能達到真正“補”的效果。比如皇帝那種東西, 先是縱欲(不僅僅是性欲)被“掏空”真是空空蕩蕩, 就剩一縷臭皮囊,然後人參鹿茸當飯吃,結果早早就給 “補死” 了。袁世凱年輕時就好補,晚年,妻妾成群, 饕餮補品, 57歲就早早死了。何以至此?他就是沒聽拉羅什福科老先生的至理名言,不懂得什麽時候用藥反而會促使病情惡化,不知道什麽時候用藥是危險的。

————————————

【參閱】
中國9大產能過剩行業震驚世界
http://www.topnews9.com/article_20140728_39211.html

袁世凱短命是吃出來的
http://health.sohu.com/20160307/n439664595.shtml

微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