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裏的非文學博客

醫學史為主,健康科普為輔,偶爾發些議論
正文

英氣撩人的蘇格蘭裙

(2016-08-05 11:09:36) 下一個

蘇格蘭裙大家應該都見過的。很風騷的樣子。

 

 

其特征在於裙子,所以上身穿啥不是太講究,穿西裝也行穿小褂也行。關鍵是裙子要有法度,必須有這麽三條才能叫蘇格蘭裙。第一,毛紡的,厚實,跟毛毯那樣的(它本來就是毛毯,下麵會說它早年的故事)。第二,得有方格花紋。第三,腰前麵掛個……本來功能是個腰包,可是它現在的方位沒在腰上了。要論坐標得叫襠包。可是這詞不夠正能量。要不咱叫它胯包吧。

另外有兩個附加條件,不是關於裙子本身的設計,但是您要是不遵守這兩條就敢穿上蘇格蘭裙,人家真正的蘇格蘭人會把您的裙子給扒下來。這兩條是:第一,要穿襪子。長筒毛襪。第二,隻能穿襪子,不能穿褲子——內褲外褲都不能穿!不是開玩笑。您要不信您看看這位女觀眾大開眼界的表情。

 

 

這女孩長得瘋瘋癲癲的,或許不是太靠得住。要不咱看看淑女們。您琢磨一下她們的視線是奔哪兒去的。

 

 

要是您連淑女都信不過,小孩子不會騙人對吧?咱看看那孩子的眼睛在往哪兒瞧。

 

 

這個就是蘇格蘭裙的基本要素。

這麽有個性的服裝,它是怎麽來的呢?

蘇格蘭裙其實原來就是個毛毯。

嚴格的說,蘇格蘭裙叫這個名字不是很準確的。因為,這種裙子的發源地是在蘇格蘭高地。所謂蘇格蘭高地是蘇格蘭北邊盡頭的一片高山,英國境內的最高峰就是這個地方。這地方地勢太高,人煙稀少,90%的蘇格蘭人都住在下麵的平原,叫做蘇格蘭低地的地方。住高地的那些人,跟低地的人其實生活習俗大不相同,山下的蘇格蘭人,幾乎就不覺得山上那些位也算蘇格蘭人。

不知道您上小學的時候,有沒有遇到班上有個惡霸同學這種事。如果您遇到過,那咱用這個現象來做比方,可以幫助理解高地蘇格蘭人的秉性:傳統上,低地蘇格蘭人看高地蘇格蘭人,就有點像班上的本份學生看那個惡霸同學。

(如果您自己碰巧就是那個惡……那個突出的同學,您可以打個電話問問當年的同學,問問他們當年是怎麽看您的。這麽著我就不需要換比方了。您就著這個坎兒同樣可以理解問題的。)

有一個說法能從側麵說明低地蘇格蘭人對高地蘇格蘭人的恐怖印象。

那時候高地人穿的這種蘇格蘭裙,花紋很固定,都是這個樣子的:

 

 

而那時候蘇格蘭高地,漫山遍野最常見的植被是帚石楠。所以那兒的山坡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然後,人家就說了,這些高地人,穿著這種布料的蘇格蘭裙,為的就是能在野外利用衣服的保護色隱蔽在帚石楠裏。隱蔽起來幹嘛?劫道啊。隱蔽好了,就可以對過路人發動突然襲擊。就是說,他們喜歡穿這種顏色的衣服,就是為了方便打劫。

這個不是我說的。這個是1746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下詔禁止蘇格蘭裙的時候,在榜文裏說的。所以如果您是高地蘇格蘭人您別跟我急。你找亨利八世去。

為什麽高地的蘇格蘭同學名聲這麽惡劣,沒人給解釋過。這種集體沉默多半是為了社會和諧,因為專家們不好去撓這個癢癢肉。老苦不是專家,不怕被誰追殺,所以就嘮叨兩句吧。從大不列顛這片島上的群雄爭霸史來推測,這原因可能是這樣的:當年德國蠻族,就是那些盎格魯薩克遜什麽的,來到不列顛島,大刀闊斧的殺滅島上的凱爾特人。凱爾特人大部分不是對手,被殺掉了。一小部分比較驍勇的,雖然因為人數和技術問題,終歸是打不過,但是僥幸沒有被殺死。他們且戰且退,一直退到蘇格蘭高地這片窮山惡水。

 

 

您現在看這照片很漂亮。那時候大家不這麽看。那時候沒飛機沒汽車,交通不便。到這種荒山上就是找死。所以那撥凱爾特人逃到這片山裏之後,盎格魯人就覺得不需要追殺了。說這些家夥跑那上邊,不用殺,他們自己就會給困死。所以盎格魯人就回到平原,分成七撥自己互相打著玩。沒想到逃到高地的這些凱爾特人,有這麽一些個,生命力不是一般的頑強,居然活下來了,而且越活越精神,三百年之後人數增長到足可以成立一個王國,就是蘇格蘭王國。

既然這些高地人都是這麽一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悍鬥士,他們的後代繼承了這份勇悍的血液,就不是這麽奇怪的事吧。

勇悍是很勇悍的,不過,跟曆史上很多勇悍的民族一樣,他們除了能打,別的方麵似乎不是特別突出。

這麽說的根據就是因為他們發明的這種蘇格蘭裙。

最早的蘇格蘭裙,其實不是裙。叫什麽還真說不好。這樣吧,我先跟您說說他這身衣服是怎麽穿上的,然後咱再看看能不能找個合適的名字。

首先,咱得有一張毛毯。

對。毛毯。

把毛毯鋪地上,人躺上去,然後把毛毯兩邊包到肚子上,然後用腰帶給紮緊。

 

 

紮好了站起來,這毛毯的下半截就成了一條裙子。

上半截怎麽辦?這個可以隨意。天熱就讓它耷拉著。天冷就給拉上來當披肩用。下雨就拉到頭頂當雨衣用。出門帶的東西多,就把上麵兩個角從左肩的上麵和下麵穿過,打個結。這樣胳肢窩下麵就形成一個口袋,跟褡褳似的,能帶不少東西。如果是買菜回來,那裏麵塞十斤大白菜不成問題。下麵這幾位原生態的高地蘇格蘭人就用實例展現了一下處理上半截毛毯是可以很靈活機動的。

 

 

這個穿戴,高地蘇格蘭人的蓋爾語叫 feilidh-mòr,就是大包裹的意思。英文叫 great kilt。按現在的翻譯就是“大蘇格蘭裙”。其實我覺得還是大包裹比較傳神。

這東西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呢?

說起來有意思。有些熱心弘揚蘇格蘭文化的人,一直致力於證明這種大包裹是從“遠古”就有了,雖然他們一直找不到根據。真正能考據出來的資料,最早記載這種毛毯當衣服穿的做法的,是1578年的事。那不但算不上遠古,連中世紀都不算,已經都進入文藝複興時代了。但是那些熱心同學一直不死心,還是繼續號召大家相信這種穿法自古以來就有。這種努力有點類似咱這兒的漢服運動。內裏的心曲可能也有相通之處,無非都是潛意識裏覺得自己不夠牛叉,所以要努力提升一下自我意象吧。

這個就是最早的蘇格蘭裙了。咱覺得吧,那其實就是高地上的那些部族,不種地,連刀耕火種都沒有,就是遊獵,哪兒有獵物他們就往哪兒跑。跑的時候就把毯子帶上。為了攜帶方便就用一根繩子給紮腰上。正好他們不會裁縫,就用毛毯這麽一紮,順便就當大氅使了。然後到了新地方,打一頭羊烤了吃了,把腰帶解開,就地一躺馬上可以睡覺。這不是編派他們。人家真的可以這麽隨地睡覺,連在雪地裏都能就這麽把大裙打開躺下就睡。有記載的。

後來他們多少還是有些進步,雖然種地還不行,但是養的羊慢慢多了一些,羊多了羊毛就多了,有人為了讓大家知道自己家裏富足,就把這毛毯弄得越來越大,最長的時候差不多能有十五尺,比兩個姚明連起來還長。這個長度能展示家底深厚,但是十五尺長的毛毯能圍著身子轉好幾圈,看著有點臃腫。於是有智慧結晶的高地人民就把毛毯給折出一道道豎著的皺褶,這樣就隻需要裹一圈。

這就是蘇格蘭裙那些折邊的起源。

可是看現在吹風笛的那些蘇格蘭人,他們的裙子好像沒有那上半截啊?就是一個從腰往下走的裙子,跟孫悟空的虎皮裙一樣的。那是怎麽回事呢?

有人說這種短打蘇格蘭裙是一個叫饒林遜的工廠老板1720年代發明的,說早先蘇格蘭高地對外不開放。1715年政府開始開放蘇格蘭高地了,饒林遜就跑那兒開了個冶鐵廠。他請的工人都是高地上的蓋爾人,就是那些凱爾特彪悍民族的後代。這些人到這個時候還是穿毛毯。可是穿毛毯在冶鐵高爐前工作實在有些笨拙。據說饒林遜靈機一動就做了兩件革命性的改革,第一,把毛毯剪去一半,上半截不要了,就留著下半截。第二,下半截晃哩個郎當的還是不安全,穿脫也太費時間。開工的鍾敲了一個半小時人才拖著毛毯來到車間。問他們幹嘛了他說咱折花邊來著。饒林遜說這不行。耽誤工夫。他就用針線把那些折邊給固定了。這個有點不依古格,通常高地山民都比較熱愛傳統。這樣背棄祖宗的做法容易遭鄙視。饒大爺就以身作則,自己穿著這種半截毛毯上班,還要求辦公室所有幹部都這麽穿。時間長了那些蓋爾人覺得其實也還不錯。雖然不合祖宗教導,可是架不住它確實方便。如今又不是滿山追野羊的年頭了,到車間裏扔一下煤塊就能領鈔票買肉吃,完了回工人宿舍睡覺,挺方便的。有這麽安定的生活,好像是犯不著老背一條五米長的毛毯到處晃。於是慢慢的工人們也都穿上了這種半截毛毯。這個就是現代版本的蘇格蘭裙,英文叫做 small kilt,就是“小蘇格蘭裙”的意思。

這個故事挺流行。中文資料裏關於蘇格蘭裙的起源也多半采用這個方法。不過,按這個說法,小蘇格蘭裙是饒林遜1720年代才發明的。可是從保留下來的一些圖片可以看看到,1690年左右就有人穿這種半截毛毯了。這其實也不能說很意外。因為,那時候,因為這種毛毯裙已經成為高山族——不對,高地蘇格蘭人的標準服飾,所以他們不再拿家裏的毛毯往身上紮,而是到店裏買毛料去。那時一匹毛料都是三尺寬。而毛毯裙至少得有六尺寬才能把人包嚴實了。所以人家都是買三十尺的料,截成兩匹再拚成六尺寬的毛毯。既然毛料本來就是三尺寬的,那麽夏天的時候有些比較有創意的同學,心念一動不愛拚接了,就直接把半截毛料紮腰上做個短裙,看看也挺好。上麵那個傳說裏,饒林遜大爺發明小蘇格蘭裙是因為工作需要。他有工作需要,高地山民幹嘛就不能有類似的需要?有需要就可以有自己的發明。饒大爺的故事具備傳奇性,所以能廣為傳頌,但是曆史真相往往不是這麽傳奇的。饒大爺多半是之前已經看到有人這麽穿,就在這個基礎上給製度化了一下,弄成了類似本廠工裝的模式吧。

早先說亨利八世曾經下詔禁止穿著高地蘇格蘭裙。您可能覺得這很荒唐殘暴。其實他能這麽幹也是掂量過風險的,知道這麽做利大於弊:那時高地蘇格蘭人確實有反心。不用這招把他們的“民族意識”給衝淡了,他們隨時可能起事。當然,亨利八世也不是一味壓製。他很聰明的給這事開了個減壓疏導孔:他指定蘇格蘭高地的英國駐軍都以蘇格蘭裙作為軍服。這就讓高地人覺得國王也不是說這麽不待見咱的民族服飾。他不讓老百姓穿,是為了把這樣式專門給軍隊留著做軍服。這麽說起來也蠻有麵子的。於是高地人也就沒去行遊威示。

亨利八世發布禁令的時候,小蘇格蘭裙已經取代了大蘇格蘭裙。所以成為軍服的就是這種小蘇格蘭裙。雖然咱比較習慣認為裙子是女人服飾,可是人家穿上之後這麽一列隊,看起來也蠻拉風的。

 

 

您可能認為這樣的軍服性別概念有點模糊,於是會影響戰鬥力。其實不然。至少在一戰時期,這樣的衣服一點都沒有影響戰鬥力。當時的蘇格蘭軍團,外號黑衛士軍團的(Black Watch),打起來十分凶殘,以至於德國人把他們叫做“煉獄魔女”(ladies from the hell)。

不過這個是一戰。到了二戰,戰術和武器都改變了,這種撩人的軍服就不再適應戰場需要,所以到1940年,至少在前線就不再讓士兵穿這種軍服了。

不過,打仗的時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不稀罕,所以這事也有個例外。諾曼底登陸的時候,英軍有個叫佛雷澤的軍官,是個蘇格蘭人,但是繼承了個勳爵身份。大概因為這個,自豪感比較強烈,而且有身份就任性,所以上邊有規定1940年之後就不讓穿裙子了,可是他1944年諾曼底登陸的時候,還堅持讓他的私人風笛手米林同學(Bill Millin)穿著裙子站在他身邊吹風笛——這可不是說在什麽英國好聲音上表演。當時戰鬥已經打響。佛雷澤的意思是讓米林吹風笛給戰士們鼓勁。周圍的士兵不斷有中彈倒下的。子彈的呼嘯聲伴著米林的風笛聲,合奏效果很詭異。後來登陸成功,抓到了德國的狙擊手。米林問那個狙擊手:我這麽好瞄準的目標,你當時怎麽沒把我幹掉?那個狙擊手說我們都覺得你是個神經病,就沒打你。

有時候傻人也有傻福啊。

戰場上是不讓穿了。但是呢,可能因為這麽有特色的衣服真不多見,所以愛好的人不少。維多利亞女王就特別喜歡看這種衣服,所以她老人家到蘇格蘭各地視察的時候,事先都會指定說接見的官員一定要穿蘇格蘭裙——其實,上麵說了,這打扮本來不是真正的蘇格蘭風俗。這就是高地上的一小撥彪悍獵戶的特殊口味。可是女王說話了,下麵不能違拗不是?結果那些官員還得趕緊臨時置辦裙子,而且得學著穿。因為這東西其實本來生活裏沒有。就因為女王陛下好這一口,大家才開始興辦,結果啥叫正確的穿法,就出現很多不同的專家意見。不過,文章開頭說的那麽幾條,毛毯的料子啊,方格紋理啊,這些是沒有爭議的。尤其是不能穿內褲這一條,如果您自己也打算穿這麽活色生香的美服,這個原則必須牢記,不然遇到真正的蘇格蘭人,您是會被恥笑的。“看看,丫居然穿著內褲!羞不羞啊?!”

有了這樣的知識儲備,下次您要是看到布朗利(新西蘭反對黨領袖)還這麽穿蘇格蘭裙,就可以跟他說:誒,哥們,你裙子裏麵捂的啥呢?趕緊脫掉!

 

 

你看人家正宗的蘇格蘭兵,就算坐在女王旁邊都恪守原則,必須不穿內褲的(和諧起見,關鍵證據用綠葉包裝)。

 

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蘇格蘭黑衛士軍團也穿著儀態萬方的蘇格蘭裙前來助興。一位黑衛士士兵立正降下英國國旗的時候,四麵環海的香港地吹來一陣小風,讓我們看到,人家蘇格蘭兵不論是說當兵還是說做人,都是半點不含糊。人家確實是沒穿內褲的。

 

 

媒體透露出消息,說這位士兵受到了處分。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全球各地都有人寫信來向他表示同情甚至愛意。寫信的有窈窕淑女,也不乏幾位暖男。不過後來軍方澄清事實,說該士兵遭到處分並不是因為他沒穿內褲,而是因為他兩邊的襪子高度沒有對齊。作為黑衛士的兵,在這麽莊嚴的場合,出現這樣的疏忽是很失禮的。至於不穿內褲,這個不僅不會受處分,甚至可以得到表揚。須知按照傳統,蘇格蘭軍人每天早晨出操之前,軍官都要在營房門前放一塊鏡子,穿著蘇格蘭裙的士兵必須逐個從鏡子上跨過,好讓長官確認他們沒有穿內褲。士兵如果違章穿了內褲會受什麽責罰不知道,當官的是要被罰一瓶紅酒的。隻有兩種場合是例外,一個是參加體育會,另一個是參加蘇格蘭傳統節日慶祝會的時候準備跳舞。

當然,時代總是會發展的。這種以內褲為羞的傳統,現在也不再這麽的執著了。很多部隊的條例隻規定體育運動和跳舞的時候必須穿內褲。其他場合“各人自行掌握”。

條例是條例。我估計呢,“真正的蘇格蘭人”,還是會鄙視那些穿內褲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