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簡介和章名目錄見 第一章:哥哥弟弟(1)
http://bbs.wenxuecity.com/origin/860221.html
第五章:成長歲月(2)
入學第二年,一年級的同學就要迎來盼望已久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迎來朝思夢想的第一個營火晚會。
“媽媽,媽媽!”同躍還沒有進門就興奮地叫了起來。
宋芷瑤打開門,欣喜地迎回蹦蹦跳跳的兒子。
“媽,盧老師讓我在營火晚會上表演獨唱。”
“太好了!盧老師讓你唱哪一首歌?”
“你猜猜。”
“是不是《讓我們蕩起雙槳》”
“媽媽猜對了!”同躍歡快地摟住母親。
宋芷瑤高興過後開始犯難,她太想去觀看兒子的獨唱表演,但這麽簡單的事她卻不敢去做。
實驗小學的田徑賽不久前在縣中田徑場舉行,這是全縣唯一的一個像樣的田徑場。為了觀看兒子的200米賽跑,宋芷瑤與數學老師調課,把語文課換到下午。她興衝衝奔向田徑場,當她能看清場上師生麵孔時,腳步慢下、停住。整個田徑場上竟沒有一個家長觀看!
也許是因為多數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終日忙於基本生活的家長對子女在學校的活動不太重視,學校也不會邀請家長觀看學生的表演和比賽。這與宋芷瑤的童年又是截然不同,她在美國上學時每一次表演或學校的重要活動家長都會參加,給孩子精神鼓勵。
宋芷瑤不止一次聽到丈夫的告誡,在單位做人不能張揚。由於獨特的家庭和個人背景,她在全縣教育界早就赫赫有名。宋芷瑤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十分沮喪地離開田徑場。
午飯時宋芷瑤對兒子說:“如果和電影裏那樣,一個小孩領唱,很多孩子一起合唱,演出效果會好得多。”
同躍忠實地做了媽媽的傳聲筒,盧老師聽到這個建議後不以為然。一顆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粥,要是一鍋老鼠屎這粥會成什麽樣?她才不願意她最為驕傲的寵兒,最感自豪的節目受到影響。
那天羅副校長到語文教研組問盧老師:“昨天你們教室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男孩是誰呀?唱得太棒了。”
“他叫肖同躍。”
“肖同躍……”羅校長思索這個名字。
“就是縣中那個華僑老師的兒子。”
“是宋老師的兒子,她可是北大畢業的,難怪……”
“他媽媽在縣中教語文和音樂兩門課。”盧老師說著又想起同躍傳的話,“對了,宋老師還建議這首歌應該合唱,其他的同學哪有這個能力,準演砸了。”
每年縣教育局組織小學優秀節目匯報演出,每個學校出兩個節目,但實驗小學例外。因為是縣裏的重點學校,他們要選三個節目,而且要求低年級有一個節目。羅校長主管這項工作,壓力很大,因為在領導和同行看來實驗小學比其他學校強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天,羅校長和盧老師一起到縣中找到宋芷瑤。他們先詢問聽取宋老師的意見,如何將這個表演改成合唱,由同躍領唱。接著羅校長試探請求宋芷瑤指導幫助,這正中下懷,宋老師欣然答應。作為指導老師,她不僅可以堂而皇之地現場觀看兒子的表演,而且還用腳踏風琴為他們伴奏。
六一傍晚,同躍剛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抱了一根粗大的木柴去了學校。小學操場上已經架好了一堆柴火,老師要求同學們每人從家裏帶一根木柴,來校後扔進柴火堆。
演出非常成功。一方麵宋芷瑤的精心指教,終於讓這些五音不全的一年級小孩能唱得整齊嘹亮。更重要的是同躍的演出太出色了,猶如眾星捧月,兩次領唱與合唱形成絕佳的對比將演唱推向了高潮。這個節目參加了全縣小學匯演並獲表彰。
冬去新歲又一度,1966年的春天邁著焦躁步伐快步走來。每年宋芷瑤給兒子的生日禮物都是他最喜歡的東西,為了獎勵同躍在學校的優異表現,她要給兒子一個大大的驚喜。
宋芷瑤問兒子:“想不想去南昌玩?”
同躍立刻露出興奮的表情:“當然想啊,什麽時候能去?”
“一放暑假就帶你去,作為今年的生日禮物好嗎?”
大出母親意料,兒子默不作聲。
“怎麽啦?這不是你最想要的?”
“不是。”
“那你最想要什麽?”
同躍望著母親,拿不準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合適,好一會才說:“我想要一個妹妹,弟弟也行。”
宋芷瑤一陣心酸,她早就注意到兒子感覺孤獨。別的家庭一般都有三四個孩子,有的還更多。由於同躍的普通話說得好聽,學校的老師和鄰居都稱他是“北京人”或“小北京”。 他特別喜歡鄰居家的小孩,別看自己才七、八歲,哄抱鄰居的小嬰兒有模有樣,人們又打趣地叫他“北京阿姨”。
夫妻倆本來計劃在同躍五歲左右時再生一個孩子,由於在同躍教育問題上的爭議,這個計劃被擱置了。
宋芷瑤決意要滿足兒子的願望,丈夫卻認為現在時機不合適,再等等看。肖福通每天都在關注形勢和國家的政治動向,幾個月前姚文元在上海《文匯報》發表《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引起極大震動,各地報紙紛紛轉載,唯獨《人民日報》不予轉載。他敏銳地覺察到黨內鬥爭升級,更大的政治運動可能到來,很快他的預測就被證實了。
中央《五一六通知》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大辯論、大字報,破四舊、立四新,紅衛兵運動,造反有理頃刻間席卷全國各地。
最高興的莫過於小學生,學校停課鬧革命,每天都那麽熱鬧,那麽多新鮮好奇的事情發生。雖然不上課,起初學生還每天去學校。有些高年級的同學也學習紅衛兵建立起戰鬥隊,為擴大人數在操場上招募低年級學生。一個組織者對人群說:“參加我們戰鬥隊,帶你們去南昌串聯。”同躍和其他許多小朋友都站到了報名的隊列。另外一個戰鬥隊的人見狀也允諾:“要是參加我們戰鬥隊,帶你們去北京串聯。”結果同躍和他的二年級同學們又換到這個報名隊列。
同躍成為戰鬥隊員後一次活動都沒有參加就聽到老師宣布:“從明天起你們可以不要來學校了,在家裏鬧革命。”學生們再次回到學校是一年半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