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匠心”並非守舊的別名

(2016-07-20 00:33:45) 下一個

為了讓煮出來的米飯更好吃,美的電飯煲研發團隊1年要煮掉數以噸計的大米,每天光測試對比就得吃掉10碗飯;汽車五六層的噴漆,“90後”青年楊金龍可以保證每層厚度誤差不超過0.01毫米……這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在“尋找中國工匠”。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態度,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精神,正是這些“大國工匠”共同的特征。

 

  不過,在一些人眼中,所謂的“工匠精神”卻是因循守舊的代名詞。在新聞稿都可以自動生成的時代,簡單、機械地重複幹一件事,早該被機器取代了,“手打牛肉丸費時又費力,和機打的能有多大區別”?在他們看來,講究品質乃是“頑固”,堅守匠心近乎“矯情”。這樣的論點,隻是著眼於短期利益,並沒有看到“匠心”與“創新”的息息相通。

 

  有學者曾以金字塔比喻創新體係,“隻有塔底紮實,創新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大量看似重複的勞動或許不免枯燥,卻絕非沒有意義,而是在探索著各種可能。創新可能有靈光一閃,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往往會隨著技藝的進步慢慢浮現。每種車型多達上百張的電氣原理圖,“高鐵體檢師”張華都了然於胸,憑著“每個燈泡都能找到對應電路”的了解,他改進工裝設備、優化作業流程,取得一係列創新成果。正是不放過對每一個細節的把握,才能在“無他,但手熟爾”的高超技藝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與超越。

 

  “人在製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裏頭去”,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青銅器修複專家屈峰如是說。的確,一旦注入了自己的心意和精神,作品也就有了獨一無二的個性。有人曾問專注做壽司75年的小野二郎,如何練就獨一無二的“神技”,他自謙“無非是比別人多一倍的努力、多三倍的思考罷了”。當我們把匠心投入到點滴精進之中,那些充滿靈性的作品,又何嚐沒有散發出耀眼的創新光芒?

 

  事實上,匠心本就包含著創新的“時代要求”。在全球範圍,第四次工業革命早已蓄勢待發。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日本的“科技工業聯盟”……在這樣的時代,“工匠精神”絕不止於一磚一瓦的手藝,“匠心”更不意味效率低下的作坊,而是指向以創新為導向、以技術為生命、以質量為追求的現代化工業新版本。

 

  “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追求極致的工藝和追求突破的創新,往往可以相得益彰。離開了對一種技藝的不斷磨練,對一個行業的執著堅守,對一個領域的紮實鑽研,很多發明、創造也就無從談起。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創客”是英文“maker”的翻譯,而“maker”本身也是“製造者”的意思。“器好學,心難修”,擯棄投機取巧、急功近利,擁抱腳踏實地、專注持久,從本質上看,就是對創新最好的“加持”。

 

  孔子說:君子不器。的確,要有匠心,而不能有匠氣。既著力“大刀闊斧”的創造,又不忘下“繡花針”的功夫,才能最終小大結合、大小由之,讓創新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