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Bully

(2016-09-10 06:10:02) 下一個

每年中小學開學時學校會給發一本學校手冊,介紹學校的各種政策和與學習有關的其它內容。其中有一項就是關於Bully 這個問題。在手冊中,Bully 這樣被定義:欺淩、網絡欺淩和恐嚇是由力量和壓迫兩個方麵組成。它發生在一個學生惡意地口頭上、身體上和心理上對另外一個學生進行壓迫、騷擾和威脅。

欺淩這種現象會造成被欺淩者一生不可估計的影響甚至會導致自殺這種悲劇的產生,所以學校非常重視處理這個問題。

持強欺弱、以大欺小這些現象在小孩子一兩歲的時間就會發生。這個時候的小孩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我想要的就是我的。所以他們常常會從其他小夥伴中奪取玩具。有些小孩往往會專門找那些比較瘦弱的小孩下手,一旦成功,屢試不爽。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算惡意欺淩。

兩歲多的小孩會發生更多肢體上的衝突。有些會故意衝撞他人,或者打人,有時候他們覺得這樣做很有趣,有時候是為了取得他人的注意。這個時期的小孩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但是已經有了很多的主見,著急的時候他們會咬人。

大部分三歲多的小孩已經能夠用語言完整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些小孩就開始用語言給其他小朋友找麻煩。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告狀,特別是那些語言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往往會告他們最好朋友的狀。威脅歧視的問題就開始發生。這種現象一直會持續到小學階段。這個年紀段的小孩子心理非常脆弱,思維比較狹隘,有時候因為別的小朋友的一句話就整天惶惶不安。我女兒有天傍晚在操場上突然說要練翻腰,不然另外一個小朋友就會讓她在學校練一年。我跟她說那個小朋友這樣做不對,應該告訴老師。我女兒說那個小朋友是她最好的朋友,不做她就不會跟她玩了。我告訴我女兒如果這個小朋友這樣做就不是好朋友,不用聽她的話。後來我女兒也沒再提到過。

初高中階段有更多的欺淩現象發生,這個時候照成的傷害也往往是最大的。有時候往往是小團夥欺負一個人,打人、罵人、語言中傷,有些還借助網絡和武器,造成有的小孩心理抑鬱,生不如死。去年在美國發生的中國高中留學生欺負同齡人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幫人逼迫那個女孩子吃土,剪她頭發,還用煙頭燙她乳頭,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加拿大學校有一天叫粉紅色襯衫日,那一天大家都穿粉紅色的衣服,就是紀念一個男孩子因為穿粉色襯衫而遭欺淩自殺而死的悲慘事件。

青春期的孩子還會受到一種特殊的欺淩,就是以愛的名義!特別是那些單純善良又離家很遠的女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有的男孩子通過對女方無微不至地照顧取得女孩子的感激;又處心積慮地封鎖女孩子與他人的交往;當女孩子想要離開他的時候采取自殘自殺的極端方式阻止她。更有采取毀掉女孩子生命的令人發指的行為的人。最近幾年有幾個中國女留學生就因此傷生。所以如果家裏有女孩子遠遊的父母一定要告訴小孩子遠離那些行為偏激的人,不管什麽情況不要當救世主。

欺淩對小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自己的小孩,注意他們情緒和行為的細小變化。如果他/她一段時間不想去上學,特別是到了學校門口大哭大鬧,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一定要和小孩好好溝通。還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小孩的家長一定要和老師交流,找出原因。家長要鼓勵小孩跟自己交談遇到的問題,也要鼓勵小孩困難的時候尋求幫助。非常嚴重的欺淩現象,家長要報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