檻外長江

努力做個不選邊站的老頑童
個人資料
正文

毛澤東的另一首蝶戀花

(2018-08-19 12:01:59) 下一個

毛澤東的另一首蝶戀花

毛澤東先生一生填寫過很多好詞,包括寫在1936年發表於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的大作沁園春·雪。

文革期間,沒有什麽別的書好讀,又值人生渴望知識的年代,所以毛先生的當時發表了的37首詩詞都通過反複閱讀背誦了下來 。若幹年後從加拿大回國探親,還特地去書店買了本毛澤東詩詞的小冊子。應該說這37首都寫的不錯,至少在藝術層麵上瑕疵不太多。幾年前,和校友合宇一同去朋友的農場,一路上輪番背誦毛詞,找回青春歲月的流年碎影。

後來知道,毛氏還有許多沒有發表的詩詞。想得空一一找來研究一番。也不知是什麽原因,其它作品對我沒有青春時期讀毛詩詞的衝擊力。

昨天第一次看到了他寫的另外一首蝶戀花,有點失望。這首應該是寫在1930年楊開慧犧牲的消息傳來之後。

蝶戀花·向板倉 (毛澤東)

霞光褪去何淒楚,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贖,待到九泉愧謝汝。

無感霜風侵蝕骨,此生煎熬難與外人吐。慟聲悲歌催戰鼓,更起刀槍向敵仇。

這首詞我是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看到的。標題如下:

毛澤東塵封至今83年的詩詞:《蝶戀花·向板倉》

2014年04月10日13: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編者按:近日,《黨史文苑》發表文章“毛澤東詞《蝶戀花·向板倉》手稿揭秘”。毛澤東生前填寫過《蝶戀花》詞,他用毛筆行草書寫在10行(豎行)信箋紙上,紙張陳舊,尺寸約為285mm×198mm。這首詞塵封至今已83年。整首詞淒婉悲憤,讀之極易使人潸然淚下,同時又易使人同仇敵愾。 這首詞是毛澤東何時何地為何人或何事所填?摘編如下。。。。。。

這首詞的藝術水平實在是難以恭維。先從意境和寫作技巧上看,上闕四句完全是平鋪直敘,要說是表達內心的極大痛苦這樣寫也可以接受。下半闕前兩句有點浪費空間並缺乏技巧,而最後兩句是不倫不類的湊數句子。

再說填詞,韻律是最起碼的要求。這首詞八句押了四個不同的韻部,平仄上錯了17處 ,上52詩詞網查後,一一標在下麵(紅字是該仄聲寫成了平聲,藍字是該平聲寫成了仄聲)。

【楚:第四部】 押韻(第1組韻)

箭穿心不似般苦【苦:第四部】 不押韻(第1組韻)
吾身莫贖【贖:第十五部】 不押韻(第1組韻)
【汝:第四部】 不押韻(第1組韻)
無感霜風侵蝕骨【骨:第十八部】 不押韻(第1組韻)
煎熬
難與人吐【吐:第四部】 不押韻(第1組韻)
悲歌催戰鼓【鼓:第四部】 不押韻(第1組韻)
【仇:第十二部】 不押韻(第1組韻)

順便說一句,毛在1957年寫的另一首蝶戀花, 蝶戀花 · 答李淑一,也是懷念亡妻楊開慧女士的。藝術水平上有可讚許的地方,但韻律也有錯 (錯誤都在下半闋)。給為他而死的妻子填詞如此稀鬆,他如何在九泉之下對楊開慧解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