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onet的睡蓮池塘

(2022-05-14 12:31:12) 下一個


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的印象派畫家們還在為爭得一席之地焦頭爛額之際,米國收藏家們用真金白銀押寶,讓這一流派的發揚光大。難怪現在遍布米國大中小城市的Art Museumes 裏隨處可見印象派作品大行其道,想來是印象派那種自由創新的表達暗合了年輕米國的精氣神。

Monet就是其中的受益者。1886年,Monet的畫商帶著他的畫作殺到米國舉辦了一次特展,莫奈就這樣從大洋彼岸名聲鵲起。

Monet一生都堅持戶外作畫,因為他發現不同季節時間 陽光下,野花坡、山穀、草垛等等自然萬物會呈現非同原來的顏色,青綠草地泛出金光紅光,陰影也並非單純的黑灰,而是夾著各種層次的暗紅和深綠。畫作對光線色彩的專注遠遠超越物體的形象,萬物退而成了光影的載體。Monet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本質。這一視角的改變,以往甚至難以想象,光線和色彩的流動帶來大自然自身的生命力,取代了傳統繪畫中嚴謹刻板的構圖和精益求精的細節。

Water Lily Pond Painting - The Water Lily Pond by Monet by Claude Monet

Giverny睡蓮池塘是莫奈晚年畫作的主題,作品多達250幅,在香橙博物館收藏一幅長達90米的Waterlilies.

莫奈曾說:"我要畫出一片沒有邊際的水,有雲影,有睡蓮,還有無所不在的光在流動”。

在午後的陽光裏,如鏡水麵上,雲影浮動,垂柳依依,睡蓮悠然;這些嬌美的水生植物,葉片平鋪開來,花朵點綴其上,光在水波雲影花葉間神秘地遊移著,西方的色彩光線和東方的詩意情調在這裏交匯在一起。

繪畫如此近似音樂和詩歌,誰曾見過這樣的追光逐影?

 

 

Honolulu Art Museum   在睡蓮池前坐了一個多小時,無人經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江郎山閑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