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參觀台灣的紀念碑有感 zt

(2016-02-05 06:13:38) 下一個

參觀台灣的紀念碑有感

作者:張允若

來源:作者賜稿

來源日期:2012年01月16日

 

 

 

 

 

  《炎黃春秋》2009年曾經刊登智效民的文章,談到台北市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引起了我的注意。去年十一月我赴台旅遊時,特地要求導遊在日程中增加參觀該紀念碑的項目。得到同意後,我和同行旅友,化了半個多小時前去作了參觀瞻仰。

 

  這個紀念碑位於“總統府”正前方數百米處,中間隔著一個寬闊的草坪。紀念碑建於2008年,占地不大,主要由碑體和弧形護牆兩部分組成。碑體底部是方形黑色基座,給人以厚重的感覺;碑身為三棱柱形,下半截為灰黑色、上半截為淺藍色,顯得清新挺拔;頂部是細長的針狀體,巍巍然直指雲霄。護牆在碑體右側十來米開外,乳白色,有一人多高,呈圓弧狀衛護著碑體周圍這片場地。護牆上鐫刻著“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幾個大字,以及300多字的碑文(附後)。碑文言簡意賅、意義深長,以平和理性的語句,批判了幾十年專製統治的罪過和危害,要求人們記取曆史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建設民主、自由、人權和正義的國家。總體來說,這個紀念碑莊嚴肅穆而又清新現代,置身其前,頓生肅然起敬之情,並且引來萬千思緒。

 

  其實在台灣,這樣的紀念碑遠不止一處。就在這個碑的旁邊,坐落著“二二八和平公園”,這個公園就是為紀念1947年台灣人民的正義鬥爭遭到國民黨政府殘酷鎮壓的“二二八事件”而開辟的,並且冠以“和平”二字;進去不遠就有個優雅的涼亭,匾額上寫著“和平亭”三個大字。這些都體現了台灣人民擯棄專製暴政、向往和平安寧的強烈意願。在台北市還有一個專為“二二八事件”設立的國家紀念館,位於城南的曆史博物館旁邊;在淡水河畔,又有個“二二八事件引爆地紀念碑”。這兩個地方,我們限於遊程安排,沒有能前往參觀。

 

  回來以後在網上一查,居然發現台灣各地有十多個市縣建有“二二八”紀念碑,其中嘉義縣竟有新舊紀念碑三個。從圖片看,它們規模不一、造型各異,但是主題完全一致。可見盡管“二二八事件”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但是台灣人民對獨裁政權暴力鎮壓人民的罪行,始終銘記不忘,對於這場人禍的教訓始終銘記不忘,而且通過各種方式教育後人,要始終堅定不移地維護民主、自由、人權,決不允許類似的罪惡在這片土地上重演。更重要的是,這一切已成為朝野的共識。盡管大建紀念碑有黨派鬥爭的因素,但是負有曆史罪責的國民黨,不僅沒有壓製或幹預反對黨和廣大人民反思曆史、譴責本黨的罪責,而且現任領導人還多次為本黨的罪錯向人民道歉,決心用實際行動吸取教訓,為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而努力。遍布全島的這些紀念碑和其他紀念物,已經明白地彰顯了這種共識。

 

  這一切自然而然會引起海峽這邊的旅遊者的思考。同為中華兒女、同為炎黃子孫,僅僅隔了個淺淺的海峽,可是對待曆史的態度何以有天壤之別?大概正因為這點,幾乎所有旅行社的旅台日程中都沒有參觀“二二八”紀念地、瞻仰政治受難者紀念碑這類安排,看來有關主事者就怕這類參觀會引起人們的對比和聯想。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瞭嘛!

 

  記得2007年筆者在波士頓參觀哈佛大學時,不經意間在校門外的廣場上看到一座紀念愛爾蘭十九世紀大饑荒的石碑,落款的是愛爾蘭的前任總理。我至今還沒有查考明白這一石碑設立的緣起和經過,不過我當時就聯想起我國“大躍進”狂潮後出現的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饑荒。那場大饑荒奪去的生命多達3500萬,遠超過中國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因饑荒餓死人數的總和,相當於愛爾蘭那次“大饑荒”的24倍。而我們可曾有過一塊哪怕是巴掌大的紀念碑來紀念它呢?作為生活在中國大陸而又上了年紀的人,我免不了有這種對比和聯想。如今,麵對台灣處處設立的反對白色恐怖紀念碑、麵對台灣人民正視曆史的鮮明態度,大陸旅遊者們哪能不比、不想呢?至於可想可比的東西,那就太多太多、不需要筆者一一列舉了。 (2012.1.)

 

  附一:“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碑文:

  台灣實施戒嚴期間(1949年5月20日——1987年7月14日)及其前後,有許多仁人誌士遭受逮捕,羈押或槍殺,時間長達四十多年。此種慘痛事實形成恐怖氣氛,籠罩整個社會,成為台灣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影響社會發展至深且巨,史稱“白色恐怖”。

  昔日威權體製下,統治者高高在上,迫害人權剝奪自由,造成無數生命的隕落,家庭的破碎和種種不公不義,舉國上下遂長期處於不安與恐懼之中。1990年代之後,在國人流血流汗,持續努力下,台灣走出威權統治,逐漸形成自由民主的社會。

  保障人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是民主國家所服膺的普世價值。我們不僅要追求曆史真相,追究責任,更應記取教訓,使執政者不再重蹈覆轍。因此建立紀念碑,祈願台灣從此成為民主、自由、人權和正義的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江南綠雨 回複 悄悄話
文中日期好像有錯。這裏說的是,96年10月16日開工,於97年3月27日如期竣工。
 
ZT「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座落於台北市介壽公園一隅,位於凱達格蘭大道與懷寧街口,麵對總統府前廣場,位置顯目,深具歷史及時代意義。本工程由王立甫建築師設計,紀念碑塔為高20.7公尺之光塔,側邊圍牆書寫碑文,碑前有景觀水池、休閒平台及追思迴廊等之廣場。
本工程施工費約為2,978萬元。96年10月16日開工,於97年3月27日如期竣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