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傷寒條辨釋義(1-10)

(2016-03-20 14:57:48) 下一個

 

1.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脈浮指按脈下指即得,脈浮表示邪在體表;頭項,即後脖頸子。古人田間勞作,大多要低頭彎腰,後腦勺,脖頸子,上背部受太陽直射,所以中醫太陽經絡覆蓋這些區域。這句話的白話文:太陽病,具有脈浮,頭痛,項部拘緊不適而怕冷的特點。

2.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這裏的中風跟現在常說的中風不是一個意思。風邪不可見,具有來無蹤去無影的特點,但是風過留痕,人有感覺。所以,風可以是風寒,風溫等可以感覺到的外邪,也指突然發生的不明原因的人體變化。現在常說的中風是指腦血管病變,這種發病外表看不到,感覺就像風吹過一樣,人就突然病了。這裏的中風則是一個專有名詞,定義太陽病的一種,其涵義就是太陽病中具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特征的一類。

既是傷寒,為何發熱?風寒傷衛,寒凝於衛而陽不能達於體表故生內熱。所以,傷寒發熱,不能寒下而必須解表。

3.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這裏傷寒與2中的中風並立,是太陽病的第二種。如果說中風是衛之病,傷寒是榮之病。

風傷衛,寒傷榮。衛弱則汗出惡風,榮虛則惡寒身痛,因為寒凝氣血,氣血不通則身痛氣逆。脈陰陽俱緊指脈的沉浮均感急切但被束縛,就像歌劇中高音快到頂的時候突然被憋了回去。脈感急切束縛是實證寒證;而中風具有的汗出脈緩是虛證,二者在用藥上有根本區別。

4.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箬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脈若靜者,指脈搏沒有變快的跡象,與脈數急對比。數,速度加快,急,快而有力,主實證熱證。太陽病如若不能及時控製,則病入陽明。陽明胃經受邪,則喜吐。寒邪傳裏變為內熱,病人感覺煩躁,脈搏加速。所謂中醫治未病不是沒有病就治,沒病治什麽?隻是從跡象表明可能發生的情況,預作準備而已。這個條辨就是根據體證和脈象判斷是否太陽病很快會轉化為陽明病。

5.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也就是說,如果太陽病在兩三天不會轉化為陽明或少陽證的,一般就隻停留在太陽病。

6.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己,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者如驚痢。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這裏的溫病是傷寒病的一類,不是後世的溫病學說。同樣發熱,不惡寒是傷於熱,與發熱惡寒病之熱不同。

為什麽說中醫來自實踐,張仲景如果沒有犯過錯,如何知道犯錯以後的後果?脈陰陽俱浮,病在體表,但是發汗以後熱不解,反而感覺如同著火一樣(傷寒發熱是由於寒凝體表,解表以後則熱除身涼)。這裏溫病與中風和傷寒並列,是太陽病證的第三種,特點是自汗,感覺身重嗜睡,呼吸重,說話困難。這個更接近流感?

病在體表,不在陽明(脈浮),所以不能用下法,否則病人兩眼發直,小便失禁。風溫屬於熱邪,誤用火法,則雪上加霜,病人臉色蠟黃,嚴重的出現身體痙攣,口眼歪斜。一次犯錯也許可以活幾天,一錯再錯就是催命了。

7.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太陽病如果發熱惡寒,一般療程七天;如果不發熱但惡寒,一般療程六天。這是非常仔細的臨床觀察。發於陽,指衛陽;發於陰,指營陰。

8.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己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病的頭痛有的在第七天可以自愈,因為已傳遍六經。如果外邪有再侵陽明的趨勢,可以針灸足陽明經的穴位,釜底抽薪,可能就會自愈。這裏是對某些太陽病自愈的解釋。

9. 太陽病欲解時,從己至未上。

太陽病將外解的時刻,是從上午九點至下午三時。一般太陽病會在下午至晚間加重,如果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沒事,基本就是病好了。

10.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邪引起的外感病,如前麵提到的中風,解表以後,如果身體依然感到不舒暢,可以需要十二天才痊愈。

 

中醫中藥群組:http://www.wenxuecity.com/groups/index.php?act=groupview&gid=26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