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傷寒筆記(1)為什麽好中醫難求

(2016-03-16 16:48:31) 下一個

談到中醫,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承認,好中醫難求。那麽,為什麽世間好中醫猶如鳳毛麟角?讀到傷寒論中景嶽先生對此的論述,頗為感慨。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張仲景的這段論述,用來陳述當今中醫界乃至中國文化界,有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感覺。曆代中國文人,讀書多是為了升官發財,崇尚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學醫之人,熱衷權術,追逐名利,慣於弄虛作假,不肯刻苦鑽研專業,就是靠幾個名詞裝神弄鬼忽悠別人,怎麽可能成為一個好的醫生?凡是整天到處吹牛作報告上電視的,怎麽可能有時間學習專業?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降誌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

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個好的醫生靠的是多少年如一日勤奮,不是哪天外星人突然降臨給予指點,更不是靠祖傳秘方。自己不求上進,懦弱無能,卻又貪生怕死,所以才會出賣靈魂。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張仲景先生傷寒中所用之方,均是自己博驗眾書,通過大量臨床觀察,去偽存真,何有秘方?當時瘟疫流行,景嶽先生宗族中死於瘟疫的達三分之二,超過一百多人。先生感世間名醫難求,發奮自己學醫,而當時大量的病人也為他提供了難得的實驗機會,可以觀察比較總結各種方劑的臨床效果,這才成為一代宗師。

不隻是中醫或者學醫,世間諸事最後都是萬宗歸一。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天資聰明,需要勤於思考努力,需要合適的機遇。當我們感歎名醫難求,為自己為家人健康擔憂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為什麽自己不去讀書思考,而慣於怪罪別人?為你健康負責的難道不應該是自己而是等待別人恩賜?

中醫中藥群組:http://www.wenxuecity.com/groups/index.php?act=groupview&gid=26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trix123' 的評論 : 說的有道理,你有本事自己寫篇文章,不要再來了不是更簡單?神經病
matrix123 回複 悄悄話 都TM什麽年代了, 還拿個傷寒論研究。有本事這輩子別看西醫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謝謝,雖然不是全部原因,但是這也是我個人當初學習中醫的原因。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中以保身長全============去年底,旅遊途中.旅友有一言.他家全是西醫.他原也是學西醫.後來學中醫.就是要保自身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白雲依山' 的評論 : 謝謝指正,我搞錯了。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achelLeaf' 的評論 : 謝謝你,希望有機會可以讀到你的經驗分享。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如果辨證對了,中藥的效果有時自己也難以相信。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cenice_one' 的評論 : 其實學什麽都要悟性,不過西醫已經成了一個壟斷係統,南郭先生也可以跟著混飯就是了
RachelLeaf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的診所,基本用的都是傷寒論的經方,還是非常好用的。支持作者。我可以做見證。桂枝湯,半夏瀉心湯,真武湯,吳茱萸湯,都可以用來治疑難雜症。若不是親見,我的中醫可能也就白學了。
白雲依山 回複 悄悄話 張仲景不是景嶽先生。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漢代人,中醫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作者, 對中醫學發展起奠基作用,被稱為醫聖,其很多驗方到今天仍發揮顯著的療效。張景嶽,又名張介賓,明朝中醫大家。
nicenice_one 回複 悄悄話 學中醫必須有悟性,而有悟性的人太少,這也是好中醫難求的原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