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平平

我是平平我感性,我是感性的平平
正文

饑來吃飯倦來眠----娓娓而談說父親

(2016-03-15 11:48:54) 下一個

在我美國家中的牆上,掛著一副父親的書法“饑來吃飯倦來眠”。

父親還有一段詮釋:禪宗曰:饑來吃飯倦來眠。詩旨曰眼前景致口頭語,蓋極高寓於極平,至難出於至易,有意者反遠,無心者自近也。

這是父親極為喜愛的一幅字,他寫了很多幅送人。我擁有其中的一幅,是我向父親討要的。於是,在這幅字的落款處,父親寫道:愛平小女索書,因此以應之。

我以為,“饑來吃飯倦來眠”,這正是父親的人生哲學。

如父親所說,我是家中的小女,我也因此得到比哥哥姐姐要多一點的溺愛。小時候,我被父親喚作“毛頭”,這是四川人對家裏最小孩子的叫法。正因為我是“毛頭”,所以父親對我的要求很少拒絕。兒時記憶中的父親,極少在家。他在家的日子,不管是在伏案,還是在讀書,隻要我要他講故事,他一定會放下手中的筆或者書,給我講神話,童話,寓言。我童年時有很多洋娃娃,都是父親從北京或廣州帶回來,而且眼珠會轉會發出笑聲。那些洋娃娃最後都被哥哥剖腹開膛,體無完膚。哥哥的理由是要看看為什麽洋娃娃會發出聲音,為什麽眼珠會轉動。在我20歲生日那年,父親給我買了一個藍色的洋娃娃,很大很華麗的那種(後來那個洋娃娃成了女兒的玩具)。父親同時說,這是最後一個了。大約父親眼中20歲的“毛頭”,已經真的長大,不再需要洋娃娃了。

父親博學多識,記憶力驚人。父親不是專家而是雜家,更準確的說,父親是一部百科全書。兒時眼中的父親,似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唐詩宋詞,中外文學,數理化外語,有任何疑難,隻要問父親,可以馬上從他那裏得到答疑解惑。小的時候,如果我有十萬個為什麽,父親一定會有十萬個正確答案等著我。那些名山大川,名著名篇,數字符號,都在父親的記憶庫中。如果把父親比作電腦,那應該是內存極大,速度極快,而且不會被病毒侵蝕死機的那種。

父親不苟言笑,不善言談,不通人情世故,幾乎到了木納迂腐的地步。記得我還在武漢鋼絲繩廠上班的時候,我的師傅從漢陽到漢口家中找我,正好父親一人在家。客人來了,他既沒有讓客人坐,也沒倒茶,還是忙著自己的事。我師傅很是尷尬,站在那裏,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她隻有找些話來說,問了一些家長裏短之類,父親的回答隻是“不是”或者“是”。弄得客人如站針氈,正欲告辭,母親回來了,家裏氣氛頓時歡快起來,我師傅這才如釋重負。

還有一次,也是有客人上門,也是父親一人在家。那是姐姐的一個同事,是來替姐姐取東西的。那時姐姐還在襄陽化纖廠上班,托同事帶些東西回去。姐姐同事在門外自然隻有喊姐姐的名字,父親並不開門,隻是回答說姐姐不在武漢在襄陽,並問你是哪個。同事說是我,父親又問“我”是哪個,同事又說我是XXX。這樣的一問一答大概有三四個來回,竟然都是隔著門。終於父親開門,同事看見他正在修理自行車。他還是既不讓座,也不倒茶,也不打招呼,隻是忙著手中的活。同事隻有無話找話,說您星期天還這麽忙啊,父親說是啊,自行車壞了,並無多的話,還是自顧忙著。後來那位同事取了東西,奪門而逃。直到至今,談起這段趣事,姐姐和我都會捧腹大笑。

其實父親是極善言談的,要看談的是什麽,跟什麽人談。有許多次,我都看見父親侃侃而談:博古論今,引經據典,滔滔不絕,上下五千年,縱橫百萬裏。高談闊論中的父親,眼神是生動的,神采是飛揚的。偶爾,他會搬出《辭源》或是《辭海》,飛快的翻到某一頁,不是為了找到答案,而是為了證實他論據的準確無誤。那時父親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很像一個得到老師嘉獎的優秀小男生。

父親是極有表現欲的,要看表現的是什麽。一次父親談到詩詞,他說唐宋固然是中國詩壇的盛世,唐詩宋詞確實有很多絕世佳作,但卻不盡然。清詩中有不少精品不為人知,是極其可惜的。他又說會背誦《長恨歌》《琵琶行》並不困難,那是他七歲時就會了的,但卻很少有人會背誦清詩,他很欣賞《圓圓曲》和《圓明園詩》,而且會背誦。談到興起,他當即找出一本清詩集,要我看著書,他來背誦,而且保證不會錯一個字。父親開始背誦,抑揚頓挫,流暢自如。因為是豎行字,我看的速度竟然比不上他背誦的速度。全詩背誦完,一字不錯。父親得意的看著我,那神情中竟有幾分調皮,我看到了一個童心未泯的父親。

父親是非常風趣的,他有許多笑話段子我至今不忘。一次在飯桌上他說起一個笑話:一個客人去住客棧,客棧老板說房間都住滿了,隻有一間房無人願住,因為臭蟲太多,無法入睡。客人說沒關係,我就住這間了。到了半夜,客棧老板很奇怪,忍不住去看看,隻見那位客人呼呼大睡。老板於是更加奇怪,拎著一盞馬燈前去細細觀察,原來客人身上三個虱子抬著一個臭蟲。當父親用濃重的四川口音重複說“三個虱子抬著一個臭蟲”的時候,全家人都笑得噴飯,隻有父親表情依舊。我想隻有說笑話的高手才會這樣,讓所有人都笑的顛三倒四,而自己卻波瀾不驚。

父親還有一個笑話也是蠻經典的:一家人家很窮,買不起魚肉,可是那家人家的老爸會作畫,於是他畫了一條蒸鹹魚掛在飯桌上方並叮囑兩個兒子說,吃一口飯,看一眼鹹魚。一天,大兒子吃飯時盯著鹹魚看得出神了,半天不扒飯。老二見狀後說:爸爸,哥哥已經吃了很多鹹魚了!他爸爸回答說:鹹死他!鹹死他!這段笑話被父親用四川話說出來特別搞笑,尤其是最後的“鹹死他,鹹死他!每每想起這個笑話,都會想到父親當時的表情,往往忍不住笑出聲來。

父親是嗜書如命的,他有錢一定會去買書,沒有錢擠出錢也要買書。曾經有段時間,家裏並不是很寬裕。我記得有一次父親買回一本《魯迅手稿》,定價是人民幣18元,在當時人均生活費7元的時候,那應該是很大一筆錢了。父親買了回來,又怕母親生氣,於是將書後麵的定價18元改成了8元。後來被我發現了,我偷偷告訴姐姐,我們笑了好久。

小時候家裏的家具都是配給製的,除了一張床,一張飯桌,幾把椅子和幾個放衣服的箱子,沒有別的家具。那房子是個俄國式建築,家裏有個很大的壁爐,壁爐旁邊有個很大的壁櫃,上麵還有個大大的窗台。於是壁爐櫃裏,壁爐架上,窗台上,床底下以及箱子裏,到處都堆滿了書。我們要看書,就爬到床底下,跳到窗台上,翻到箱子裏,那真叫一個翻箱倒櫃。

文化大革命中父親所有的中外藏書都被抄家抄走。他開始買各種版本的馬恩列斯全集;毛澤東選集和毛主席語錄;買八個樣板戲的劇照集唱本集包括臉譜冊;買各種欽定的小說;總之是逢書必買。文革後是父親買書的巔峰時期,他將所有再版的中外名著都重新買了回來,家裏也終於有了書櫃。那真是一個讀書的黃金時期。記得那時剛過門的嫂子說,這個家真有意思,每個人都手捧一本書看,沒人說話,靜悄悄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家裏沒有人。

直到現在,父親仍然買書,讀書。3年前父母搬進了寬敞的新居,有了書房和成排的書櫃,可是仍然趕不上父親買書的速度。家裏還是到處堆滿書,甚至姐姐給他們客廳裏做的酒櫃,也塞滿了書。還有成捆的書堆在涼台上,地板上。父親舍不得扔掉一張報紙,一本雜誌。那些書,是和父親同呼吸,共命運的。

父親是寬厚仁義,胸襟博大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仍不犯人”。父親以他的不變以應這瞬息萬變的紛繁世道。父親這一生中,遭遇到的不公正太多,人總是在犯他,而他卻“冷眼向洋看世界”。49年解放後父親作為留用人員,曾在民航當過教員,經過民航推薦在武漢市體委航模班教過飛行原理,父親兢兢業業教學。而後父親被送到天津航校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一名出色的調度員。父親熱愛航空事業,然而那個時代的航空事業卻並不需要他。在六十年代初極左思潮的影響下,父親和所有留用的兩航人員在降職降薪後像垃圾一樣被掃地出門,發配到各個不同的單位。父親淡然接受這一切不公,仍是兢兢業業的工作,很快又成為汽車配件的專家。父親退休後,被北京總公司聘請去編譯了幾百萬字的專業書籍和技術資料,而這些全部由父親編譯的書籍,在出版時總是會有某些人的名字排在父親名字的前麵,甚至有時連署名都沒有。到評定職稱時,先要他填表,後來又以“退休人員不在評定之列”而作罷。父親既不怒,也不爭,隻是一笑了之,交給他的書稿和資料仍然一絲不苟的按時完成。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我卻覺得,父親的胸中,能裝下千山萬壑。

伏案寫作(2010年春節武漢家中)

父親已經是九十高齡的老人了,他仍然筆耕不輟,伏案寫作;他仍然揮毫潑墨,寫字作畫。父親不是名家,但他作的字畫,中國有,國外也有。所有家裏人,家裏人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中都掛有父親的字畫。上門求畫的人仍然絡繹不絕,父親總是有求必應,從不拒絕。父親的字畫並且遠涉重洋,掛在日本,掛在加拿大,掛在美國,掛在美國小鎮鎮政府的辦公室。

我美國家中的牆上,掛滿了父親的畫作

作畫寫字時的父親,心中一定充滿給予的快樂。所以他筆下的花鳥蟲魚,是那樣栩栩如生;山川河流,是那樣大氣磅礴。

要娓娓而談說父親,可說的實在太多。父親是熱愛生活的:他是個美食家,每當說起金華的火腿,茅台的美酒,廣州“蛇王滿”的蛇羹,他似乎還齒邊留香;父親甚至經常下廚,做他最拿手的茄汁魚片;父親喜愛侍弄花草,他精心養出的花花草草,似乎都有一點靈氣;父親講究衣著,我從未見過他衣冠不整,直到現在,他還總是把領帶打得一絲不苟。父親是經過風雨,見過世麵的人:他曾經在蔣介石的專機“美齡號”上執行過任務;他見過蔣經國,參加過蔣緯國的婚禮;他還在新疆與“混世魔王”盛世才在酒宴上相逢;二戰時,美國副總統華萊士來中國,父親曾為華萊士的領航機組做過報務員。(父親曾經想要我在網上幫他查找當時在蘭州機場和華萊士的合影,可是我沒能找到)。這些,在父親的回憶錄中都有記載。讀了父親的回憶錄我才知道,原來父親的一生,竟是這樣的豐富多彩。

父親是淡泊名利,知足常樂的。饑來吃飯倦來眠,這才是父親真正的人生境界。這個境界看似很低,其實很高;看似容易,其實不易。父親從未刻意去追求,而“無心者自近也”。父親得到的比那些孜孜以求的人都要多,他得到的是一個真實而多姿多彩的人生。父親的人生就象父親的名字:看似永凡,卻並不平凡。

“饑來吃飯倦來眠”!

平平

寫於父親的回憶錄《雪泥鴻爪》成書前

2010年4月21日於美國北卡

相關鏈接:

這個媽媽真可愛(外一篇)

名副其實大姐大(圖)

家有帥哥(有圖為證)

我是平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ss 回複 悄悄話 你父親,這個老人,有著自然如泥土般的儒雅,太可愛了!
玄米 回複 悄悄話 真好。出書更好,可以分享。
jjin09061999 回複 悄悄話 多可愛的一位老先生啊,有這樣的父親太幸福了!
走馬讀人 回複 悄悄話 高人三等!
ily 回複 悄悄話 有爸的孩子真幸福!
PG-Grace 回複 悄悄話 我好有同感, 眼睛濕濕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