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潤之寫給汪兆銘的親筆信

(2016-01-17 23:37:45) 下一個

 

汪主席兆銘先生:

近安!

自民國十三年廣州一別來,距今已有十八年整矣!民國十三年國民黨一大時,潤之承蒙汪主席提攜,以布衣之身虛添中央宣傳部長之職,先後多次聆聽汪主席教誨,讓潤之受益終身。

遙想庚戌年歲,汪主席不惜以身犯險,隻身刺殺滿清攝政偽王載豐。雖說功敗垂成,但是汪主席“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之為革命獻身之豪邁,卻鼓舞了眾多仁人誌士為國捐軀之勇氣。當時年僅弱冠的潤之,拜讀此詩時,兆銘先生的衝天豪氣,讓潤之膜拜不已。所以次年辛亥歲,武昌起義之偶然成功,終將數千年奴役中華的封建獨裁體製,扔進了曆史垃圾堆,這其實應歸功於兆銘先生前年的光輝榜樣。然兆銘先生恢複自由後,並未持功貪戀權位,而是遊學歐洲尋求建國大計。中山先生駕鶴西遊後,汪主席主政中央,率軍北伐成功,一統中華。

惜與蔣委員長政見不一,蔣委員長因疑,蘇俄蠶食中華之野心,毅然清黨。汪主席再次出遊,尋求救國之良方。潤之不才,竟然以區區數百之農夫與蔣委員長逐鹿中原。後因日寇入侵,潤之和蔣委員長何歸於好,共禦外敵。

而汪主席不惜自身聲名,效法程嬰存趙之舉,甘冒讓世人和曆史汙贈漢奸之名。前往淪陷區組織政府,服務人民,試圖以和平建國運動,圖謀保存中華之血脈。其勇氣比舍身刺殺載豐,更可欽佩。不論是潤之的敵後抗戰、還是蔣委員長的正麵血拚,或者汪主席的和平建國運動。我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保存中華血脈之傳承。可謂是殊途同歸。

今我項英部,因聽命於蘇俄,致使蔣委員長誤會,造成兄弟鬩牆,讓中華國防力量白白流失。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我部將移防蘇北,中間如有和汪主席的和平軍有粗誤之處,還望汪主席敕令部署,互不侵害。勿使中華國防力量流失。另我部醫藥奇缺,望汪主席有所周濟。

潤之

民國31年暮春、於延安拜上!

此信由我黨潘漢年親呈,此人忠信欠缺,看後請立毀此信!切記!切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