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望遠鏡2015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想起一位傳說人物

(2017-06-04 15:30:15) 下一個

 

2017-06-04

有位傳說人物,就是那種沒有曆史、無法考證的人。甚至口耳相傳的故事都沒有,我一直也不知他名字,幾乎不曾存在過。但他肯定存在過,而且是曆史上極其重要的人。因為沒有他就沒有我媽,當然也就沒有我。他就是我外公。

以前曾問過我媽幾次,對話總是這樣。

我: "媽,外公是誰,講一講他好嗎?"

媽: "外公在我童年時就過世了。他那時一直在外地工作,我沒見過幾次,沒什麽印象,也想不起什麽可以講的。"

話題就這樣接不下去了。反正對我人生沒絲毫影響,也就一直沒興趣了解他。也許老年症兆之一,我最近對曆史興趣大增。前些日,又一位長輩逝去,家族的過去更難了解。昨天再次向母親問起外公的事。同樣的開頭,我又多問幾句。

我:"外公曾在哪裏工作,做什麽?"

媽:"先在北京政府部門,後來去徐州吧,好像是鐵路局。他以前留學日本時學的鐵路工程。"

我:"什麽時候去世的?"

媽:"一九四十年代早期去世的,我媽曾經去參加葬禮。不過後來變化太大,找不到埋在哪裏了。"

我:"外公什麽名字?"

媽:"登瀛。瀛字難寫,特別記住了。"

我:"還記得什麽?"

媽:"想不起來,姐姐該知道多點,不過?"

唉,姨媽已去世多年,我是沒法問了。

過去有族譜,祖輩至少留個名。現在隻能上網找找外公姓名,結果什麽信息也沒找到。外公,英年早逝,成了傳說。隻知是位為中國鐵路發展做過貢獻的工程師,給子女遺傳書香的父親。長長的鐵路,有很多岔道,不知他岔到哪裏。當年的理想,早已凋謝在道枕之間,風過無聲。或隨滾滾車輪遠去,仙逝得無影無蹤。

其實,對錯留後人評說,曆史仍應該銘記。若子孫不感興趣,老祖宗都會被忘記。不該讓曆史在後人的漠然裏,變成傳說,或永遠消失。羞對先人,愧對後人。

後悔自己一直漠視自己一位先人的身世,現在太遲了。昨天,總算記住一個名字,和一句話的生平。隻是他似乎仍是個傳說。今天,在虛擬世界的網絡上,為他留個名字,也許有一天,有後人會想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