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信中國】為什麽我們的敵人打不垮我們?

(2017-10-21 02:37:51) 下一個

作者:RX實驗室

“中國真的存在敵人嗎?當今世界,合作與交流成為了主流、緩和與協商變成了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世界成員之一的中國真的存在敵人嗎?”

 

這是筆者最近經常看到的一個問題,也有一些朋友把這個問題更加具體化:自1900年之後,某國沒有一兵一卒入侵過我國,他們怎麽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呢?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兒尖銳,很多事情一句兩句話確實“沒法兒說太細”。

 

現代中國,自二十世紀以來經曆了一係列的動蕩、衝突、低潮和複興,從幾近萬劫不複的危險邊緣逐步回到了基本穩定的局麵,開始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平穩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的敵人是誰呢?這個敵人真的存在嗎?敵人為什麽沒能打垮我們?我不得不稱讚能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其實您已經和1925年的毛澤東同誌一樣,觸及到了中國社會在發展中需要澄清的關鍵問題之一了。

 

01我們曆史上的敵人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一致認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第一個最凶惡的敵人”。

 

 

 

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裏毛澤東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他以階級分析的方法指出:“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

 

這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敵人的一幅側寫就完備了:

 

傳統上既得利益和落後生產力的代表封建勢力,虎視眈眈的帝國主義者和他們在國內的同夥代理人官僚買辦。這些人共同侵占了本屬於全體人民的利益,並且不遺餘力地組織人民的反抗和鬥爭。

 

帝國主義者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敵人,也是全世界大部分人的敵人。所謂帝國主義者,其核心無非是帝國優先罷了:“無論由誰執政,英國的利益始終都是不變的。”(英國首相帕默斯頓,1835年)。“世界是不同國家的集合體,國家由不同種族組成,以國家和種族為紐帶,建設一個更大的不列顛”(查爾斯·迪爾克《更大的不列顛》)。

 

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貝爾福發表演講,指責中國對一戰毫無貢獻,為戰爭“未花一先令,未死一個人”,因而不應該享有權利。

 

而事實上,14萬北方農民為主組成的“中國勞工旅”在一戰協約國一方從事了大量艱苦的體力勞動,在一戰結束後旋即被野蠻遣散,更加可悲的是數以千計的勞工因惡劣環境死亡,死亡的數字至今仍無一個精確的統計。

 

 

▲一戰歐洲戰場的中國士兵

 

在阿瑟·貝爾福先生看來,華工顯然不夠資格成為“人”,至少不是帝國的“人”,因為推動遣散勞工行動的,也是他本人。如果我們知道這位英帝國前首相其實是參與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國首相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的外甥,我們也就不會奇怪他的立場了。

 

 

▲2014年,李肇星憑吊法國索姆省一戰華工墓地

 

帝國主義者統治世界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有利於其自身的國際秩序,這個秩序以西方列強為中心,讓全世界人民為其服務,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原材料和產品、廉價的服務。這樣,帝國中心的人就可以高枕無憂,過上不勞而獲、少勞多獲的舒適生活了。

 

他們的目標不是征服、不是殺戮,這些隻是手段罷了,隻是最初級的“不文明”的手段而已,如果能達到目的,這些血腥且成本高的手段自然可以摒棄。

 

老牌帝國主義者征服殖民地,無非三種手段:

 

■ 首先是軍事征服,摧毀原有的政權體係甚至消滅原住民,搜羅帝國二等公民取而代之;

■ 如果軍事征服無法徹底奏效,則在軍事征服之後,以當地人為主體建立代理人買辦階層,組成聽命於帝國的傀儡政權,把殖民地改造成帝國的政治經濟附庸;

■ 在此之後,加速文化上的滲透,用自己相對先進的文化文明體係影響原住民,迫使殖民地居民自覺自願成為二等公民,在成為帝國奴仆的同時放棄抵抗。

 

在全球大片土地淪為帝國主義盤中餐的同時,中國憑借天時地利人和,通過不屈不撓的鬥爭,不僅沒有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反而完成了民族解放,以獨立自主的身份走上了世界舞台,為之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2曆史的敵人沒能打垮我們

 

1.為什麽中國沒有被敵人軍事征服呢?

 

主觀因素是滲入國人骨髓的千年抗爭精神。即便腐朽如清政府,在麵臨滅國之禍的時候也會努力改革,精兵強國來盡力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和國家主權,廣大人民在麵臨外敵入侵的時候,在樸素的民族主義支持下也會自發參與到這一鬥爭中去,從三元裏到義和團,這樣的鬥爭極大阻礙了敵人的武力征服,讓敵人得不償失之後知難而退。

 

 

 

客觀因素是帝國主義敵人本身力有不逮,無法一口鯨吞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八國聯軍司令瓦德西。

 

2.為什麽中國沒有淪為帝國主義的附庸國呢?

 

正如帝國主義者把殖民地居民變成自己的奴仆,使自己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高級公民,思想上和帝國主義主子高度同步的本國買辦代理人階層則是依靠出賣自己的同胞換取主子的接納,成為統治集團的成員。毫無疑問,他們也是全體人民的敵人,是內部敵人。

 

在中國,由於外部敵人沒有完成軍事征服的前提下,內部敵人的勢力始終無法得到完全的擴張,買辦代理人勢力一方麵要麵對人民自發的反對,另一方麵因為觸及了傳統封建勢力的既得利益,也不能隨心所欲。即便最終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但是政治上的傀儡政府和經濟上的代理人買辦結構一直沒能全麵占領中國。

 

3.為什麽中國沒有被帝國主義思想同化?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曆史的民族,其文明基因已經深深滲入了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

 

 

 

我們的孩童用中文背誦曆史超過1400年的唐詩篇章,並且不覺得有什麽特別;而400年前莎士比亞的詩句,已經需要專門學習古英語才能正確閱讀。

 

這種文化上的根深蒂固,讓屬於外來世界的另一種文化無法快速植入人們的頭腦。

 

與此同時,中國文化中篤信的一種“不平則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反抗精神,與基督教文化中潛在的順從與接受意識格格不入,使得有目的的奴化教育一開始就會被排斥與懷疑。

 

這就解釋了在中國,侵略者奴化教育的目標往往成為最有力的潛在反抗者。

 

■ 在帝國主義勢力最強大,實力與中國最為懸殊的階段,遙遠的距離、眾多的人口、頑強的抵抗使得外部敵人的軍事征服沒能完全奏效;

■ 複雜的國內形勢和人民自發的抵製使得內部敵人的反動統治未能得逞;

■ 文明上的傳承和文化自豪感對消了奴化教育,使得中國人民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這一切延緩了敵人的腳步,為中華民族的覺醒爭取了足夠的時間——不僅僅是時間。

 

在內外敵人打破中國大門的同時,帶來的不僅是苦難,也帶來了希望。

 

這個希望一方麵是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體係,讓中國人認清了自身的形勢,找到了差距;另一方麵則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一套比原有封建禮教體係先進得多得思想體係,使得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找到了有力的理論依據,並且在鬥爭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渡過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之後,中國人民沉睡了千年的鬥爭意識覺醒了,最初的時候是星星之火,稍頃發展成了燎原之勢,在此之後一切都不可逆轉。

 

覺醒的中國人民在付出了巨大代價,曆經了艱辛險阻之後,埋葬了舊的封建勢力,消滅了官僚資本,打跑了帝國主義。在1949年10月1日,隨著五星紅旗的升起,宣告了國內外敵對勢力被逐出了中國大陸。

 

 

 

時間並沒有停止,在此之後敵對中國的勢力並沒有消亡,而是以另外的形勢繼續著自己目的,隻不過桑田滄海,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敵對勢力的這一目的正越來越渺茫了。

 

03我們現在的敵人是誰?

 

日曆一次性翻到了二十一世紀,毛澤東同誌進行階級分析的曆史背景已經變得遙遠了,按照90年前的階級分析來確定我們的敵人看起來就不是那麽清晰了。

 

那麽現在,我們還有敵人嗎?誰是我們的敵人,以什麽劃分呢?

 

我們可以步行到天安門廣場,走到那個凝聚了萬千先烈鮮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背麵,那篇金色碑文的最後一段: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凡是阻礙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一切勢力,都是中國人民的敵人,這一判別的標準從一八四零年開始,從未改變。

 

我們的主要敵人,依舊是新世紀的帝國主義者、以出賣全體人民換取自身和團體利益的內部敵對分子以及阻礙社會發展的各種守舊勢力。

 

 

 

二十世紀之後,隨著前期的民族覺醒和稍後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潮,帝國主義明火執仗的掠奪已經無法繼續。但是帝國主義的幽靈並沒有消失,隻不過是換了一幅麵目繼續活躍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

 

在相對溫和的麵紗之下,它的最終目的並沒有本質的變化——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傳統列強們仍舊希望建立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國際秩序,並且在這個秩序體係內獲得更多的好處。

 

在看似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傳統列強自身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和對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蔑視,相比於一百年前並無根本的變化。

 

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的一次討論中,一位日本代表發表了演講。大意是日本已經為節約水資源做出了很大貢獻,現在需要發展中國家盡自己的責任了。他指出,日本人很喜歡洗澡,但是為了節約水資源,很多日本人已經不再每天泡澡,而是改為每周泡澡、每天淋浴了。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我相信他一定不是不知道台下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中,相當多數連每周洗個淋浴都是一種奢侈的事情。不過在他看來,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想必沒有資格享受和他一樣的生活。

 

傳統列強們認為自己已經獲得的利益是天經地義、不容挑戰的,全然不顧這些東西是建立在曆史上帝國主義殖民時期無情掠奪和統治之上。

 

如果一個國家的發展威脅了它們的既得利益,帝國主義的幽靈就會扯下和平與公平的麵紗,利用手中掌握的一切資源去打擊乃至消滅這個挑戰者。並非我們主動與他們為敵,恰恰是這些新世紀的帝國主義者們把除了完全臣服於自己經濟和政治戰略以外的任何國家,任何人都當作敵人。

 

當代中國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利益分配的差距必然導致某些人、某些群體的不滿,這些不滿有的是源自社會分配不公平,有的則根本是源自對利益的無限追求。

 

 

 

當一些利令智昏的人群發現出賣自己的國家、犧牲自己的人民可以為自己換取更多的利益時,它們就成為了新時期帝國主義者的天然盟友,走上了與全體中國人民為敵的道路。從為了一己私利出賣國家利益的個人,到藏Du、疆Du以及台Du的分裂分子群體都是他們的典型代表。

 

新世紀敵人搞垮我們的主要手段,首先還是軍事手段。

 

新世紀帝國主義者手中的武力仍是其最有效的工具。任何一個挑戰傳統列強的新興國家都不可能不忌憚他們手中的軍事力量。

 

傳統列強的代表七國集團,隻有不到全球10%的人口,軍費卻占到了全球的55%以上,這還不包括傳統列強視為盟友的國家。

 

新世紀帝國主義者們的軍事手段和150年之前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首先是不再追求軍事占領;如果能力所及,它們的軍事手段會以消滅“不聽話”國家的軍事能力,摧毀它的政治體製為首要目標。——這樣就可以在這個國家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政治經濟秩序,使之為自己服務。

 

 

 

如果直接的消滅和摧毀無法達到,則軍事威脅和壓迫也是有效的手段,山雨欲來般的大兵壓境能讓“不聽話”屈服自然很好,如果不能也會讓對手大幅度增加國防費用,進而打破自身的發展節奏,被整體或者局部軍備競賽拖垮經濟。

 

從占領格林納達、巴拿馬到對古巴封鎖55年、進而龐然大物蘇聯的倒掉,軍事手段都是帝國最可以信賴的後盾。

 

其次是經濟的手段。

 

老牌列強大多數時候不需要摧毀一個“不聽話”的國家,隻需要摧毀其威脅到自己的產業即可,這時候金融和貿易就是最合適的手段了。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列強們用經濟和金融封鎖的手段就足以打擊一般國家,讓它被排斥與全球經濟循環之外,產生原材料、資金、技術和市場的短缺,一個國家如果自身經濟規模較小,這種封鎖就會馬上傷害它的經濟體係,封鎖者的目的很快就會達到。

 

一旦封鎖不能馬上奏效,以壟斷資本為後台的經濟手段馬上就會跟上。而“市場”這個看似公平的概念,恰恰是列強最有效的經濟手段。

 

傳統列強用自己的技術、資金優勢在對方威脅自己的領域展開競爭,這種競爭甚至是不惜血本的,目的隻有一個:將對方的產業消滅在萌芽狀態,繼而可以以壟斷者的姿態攫取更多的利潤。有時候對對方產業的摧毀甚至會超出一般意義的市場手段,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印度尼西亞上個世紀傾全國之力發展了自己的民航產業,感到了威脅的老牌列強們則利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印尼遭遇的困境,以國際援助為籌碼迫使印尼自己消滅了自己的民航產業。

 

2萬人規模的產業消亡殆盡,生產線被拆毀,已經製造的飛機無法再飛上藍天。“千島之國”為了解決自己的交通問題,不得不大量購買西方國家生產的飛機。

 

 

▲被迫下馬的印尼的民航夢想—N250客機

 

之後是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滲透與控製。

 

占據經濟發展優勢的傳統列強,文化產業一直是其優勢產業,大量輸出到後發國家,與之伴隨的就是意識形態的全麵滲透。

 

第一個階段是文化產品的輸出,從影視產品到流行服裝,甚至流行趨勢,這些產業占領了後發國家市場,會帶來極好的經濟回報;和文化產品一同輸出的自然是其社會政治理念、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歸根結底就是西方文化中心論。

 

當一批所在國的文化工作者被西方文化中心論影響之後,西方列強還會有目的地對其資助,讓本土的文化產出符合西方列強要求的產品,進而進一步影響目標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體係,侵蝕本土文化和民族傳統認同。

 

 

 

文化和意識形態滲透的基礎是傳統列強明顯高於後發國家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發達程度,這種優勢越明顯,後發國家人民對於自己的製度和文化產生的疑問就越大,這是人之常情,當落後國家的人民忽然看到西方世界的繁華與發達,其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最後是直接挑動你的內外部矛盾。

 

傳統列強們是不會允許它們意識中的“敵對國家”進入穩定發展的,這不符合它們理想的國際秩序。挑動對象國家的內外部矛盾就成了它們的保留手段,這一過程從未停止過。

 

挑動目標國家與域內周邊國家之間的經濟矛盾、國家矛盾,挑動目標國家內部的民族矛盾、社會矛盾,最終目的就是讓你被這些矛盾裹住手腳,即便不能用這些矛盾製造你的社會崩潰,至少能拖延你的發展腳步。

 

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糾紛、國家內部的分裂勢力加劇,無一例外都能看到區外勢力的影子。

 

04敵人為什麽不能打垮我們

 

然而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巨變的世界,是一個正在被重塑的世界,內外敵人企圖打垮我們的手段,大都是我們已經經曆過,並且深深傷害了我們的。痛定思痛的中國人民經曆了百年苦難和半個世紀的奮鬥,已經不再是一八四零年那個愚昧落後的民族。

 

新世紀的中國有著世界最有活力的經濟體和最古老文明傳承人的雙重身份。新中國經過了三十年泥濘中的艱苦奮鬥之後創造了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麵對內外部敵人的傳統手段,我們已經能立足於不敗之地。

 

1.外部敵人的軍事威脅壓不跨我們

 

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初創階段,我們的父輩們麵臨帝國主義外部勢力空前的軍事壓力,傾全國之力建成了一個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有效國防體係。這個保護傘遏製了外部敵人軍事進攻打垮中國的念頭,保證中國能進入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

 

當前的中國,隨著經濟實力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進步,我們與外部敵人的軍事實力對比正在迅速改善,我們麵臨的外部安全威脅正在逐步降低。

 

外部敵人以軍事壓力挑起局部軍備競賽來消耗我們國力,影響社會發展的手段也行不通了。

 

拜21世紀中國工業能力的迅速發展所賜,2015年、2016年中國在主要軍事裝備更新的規模上已經接近了西方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新服役的作戰飛機數量和軍用艦艇噸位都超過了美國,這是冷戰時期蘇聯都沒有達到過的。

 

同期,我們的軍費開支總額隻有美國的四分之一,所占GDP比例更是隻有三分之一。在這個前提下,任何挑起與中國軍備競賽的企圖,無異於經濟上的自殺。

 

 

▲一起航行的中(上)英(下)兩國戰艦,讓人產生曆史的倒錯感

 

隨著敵人武裝力量的逐步退卻,如果說之前外部敵人的軍事壓迫給我們造成的更多是威脅的話,當前外部敵人的軍事壓迫,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是麻煩罷了。

 

2.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們正逐步取得主動

 

發達國家以“市場”為手段來打擊我們的產業曾經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但是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有一定工業能力的團結的大國。在麵臨經濟侵略的時候既有足夠市場容量作為基礎,也有堅定的國家意誌作為支撐,更有一大批有經驗、有能力、勤於學習的勞動者作為保障。以傳統“市場”手段消滅中國的一個產業很困難,甚至是得不償失的。

 

早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壟斷資本為了獨占中國的彩色膠卷市場,就發動了對中國民族產業的絞殺。以美國柯達為例子,它以隻有本土三分之一的價格,向中國低價銷售膠卷,五年的時間在中國白白燒掉了十五億美元。但是中國相關產業仍舊在國家的支持下造出了性能接近,價格便宜百分之三十的產品,不僅保住了國內的市場,甚至將戰火燒到了美國、日本的本土,讓壟斷資本在膠卷大戰中血本無歸。

 

 

▲上個世紀末,中國大陸的彩色膠卷“紅(樂凱)黃(柯達)綠(富士)”大戰

 

進入21世紀,我們更是建立了世界最完備的工業體係並且使之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創新驅動下的中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快速且可持續的模式,正逐步逼近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規模,且仍在進步。外部敵人以“市場”為手段的絞殺是建立在優勢市場規模和產業能力基礎上的,麵對更大甚至更強的經濟體,這種手段越來越無法奏效了。

 

3.靚麗的發展成績單正給我們帶來自信

 

一個1985年第一次看到西方世界繁華的中國人,必然受到深深地震撼,其自信也必然受到打擊。這個中國人就此留在西方生活,如果他2015年在回到家鄉的時候,這種震撼我相信不會小於30年前的那次。

 

我們與西方發達國之間生活水平和社會發達程度仍有很大差距,但是這種差距正在逐步變小,而且這些變化是十分明顯的。

 

逐步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飛速改善的基礎設施環境,甚至西方世界都沒有的便利生活方式,這一切的一切對於中國的年輕人已經習以為常了。

 

隨著中國年輕一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提高,這些年輕人的自信正逐步被身邊這種積極向上的變化找回。

 

 

 

“我們現在沒有的東西,明天就會有的”,這是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心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中國消費者在諸如《尼爾森消費者信心報告》等調查中長期“信心爆棚”的原因。

 

向好的變化帶來的是製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這種自信的延伸則是文化自信。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在欣賞好萊塢大片的時候隻是更加關注美輪美奐的藝術效果,而根本不再費腦子考慮背後的“複雜社會本質”了。

 

“我們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我們也在創造新的中華文明。”——這是一位普通青年人在接受電視采訪時的回答。這種自信,是任何文化入侵都難以征服、難以打敗的。

 

4.中國道路解決內外部矛盾

 

“中國是一個巨人,隻要步子穩,每一步就是巨大的;隻要不摔跤,就是了不起的成績。”這話是李瑞環同誌在1988年提出的。

 

是的,中國人民在曆經了各種磨難之後認識到了穩定的重要性,即便在當前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中,各種國內矛盾卻並未激化到不可調和的程度。這個原因既有國家層麵上的“穩定壓倒一切”,更有每一個老百姓都知道的“和為貴”。全社會對於穩定的認識是一致的,這是國內外敵人很難通過製造國內矛盾來打垮我們的主要因素。

 

中國的快速發展,使得世界人民逐步認識到區別於西方世界的另一種發展道路,然而中國並不會向傳統列強那樣借助經濟和發展優勢推銷其政治模式,反而更多告誡發展中國家:中國道路是結合中國實際的解決方案,並不一定適用於你的國家。

 

中國在對外交往中也不會如同傳統列強,附加一係列不平等條件,而是堅持平等自願的原則打交道。

 

習近平同誌曾說,“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

 

 

 

隨著以“一帶一路”政策為核心的中國對外經濟合作行動的展開,看到了中國國際化之路與傳統列強擴張之路的區別之後,為我們的敵人充當馬前卒,給我們的外部發展製造麻煩的周邊國家隻會越來越少,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05結語

 

從1840年,中國人民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自由幸福,在內外敵人環伺的情況下,付出了幾代人的鮮血和生命,終於初步擊退了敵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在此之後,中國又付出了幾代人的辛勤和汗水,終於在和內外敵人的鬥爭中初步立於不敗之地。

 

每一個中國人對民族獨立和自由幸福的追求是我們保持不敗的核心動力,初步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我們保持不敗的堅強後盾,傳承幾千年的文化思想是我們保持不敗的有力支持。

 

今天的中國已經交到了新一代青年中國人的手中,他們有能力,他們有自信,他們有決心,在前輩人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實現幾代人的“中國夢”;如果做到了,他們必將銘刻在中國曆史之上,他們才是中國的“黃金一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