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一戰爆發看中美要怎麽才能走向戰爭

(2021-04-20 13:54:18) 下一個

現在國人都很興奮,經過恥辱百年,連美帝國主義也承認,中國是它們的頭號對手,俄國隻是個小混混,拜登都懶得理它。這和朝鮮戰爭時不一樣,雖然當時出人命的是中國,美國還是沒把這筆仇記在中國頭上,中國隻是俄國的爪牙。能混上世界頭號強國的頭號對手,是中國一百多年努力的結果,國人能不興奮嗎?如果能打敗美國,那更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夢想了,就像陳微將軍說的那樣,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要想勝利,就得向曆史學習。在現代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最大的轉折點。俄國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都是源於這次大轉折。但一戰的起因,不像二戰那樣有個清楚的脈絡,至今曆史學家對此依然爭論不休。讓我們回顧一戰的曆史,來看中國要采取什麽樣的對策,才能避免或加速戰爭的發動!

在1914年之前,歐洲處於自己的巔峰時代,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然後這個黃金歲月忽然結束,歐洲開啟了地獄模式,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動蕩,一直折騰到1945年,才算大致塵埃落定。

那麽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怎麽打起來的?有很多種解釋。比如說有種傳統說法,說壟斷資產階級發動了這場戰爭,好攫取巨額利潤。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這麽說,但這個解釋經不起推敲,現在主流學術界很少這麽說了。事實上,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大部分銀行家和企業家比老百姓更反戰。比如說羅斯柴爾德銀行董事長又是托關係,又是花錢,希望《泰晤士報》發表一些反戰文章,但是《泰晤士報》根本沒有理他,熱情澎湃地呼籲出兵。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各個大國為了爭奪殖民地、爭奪海外市場、原材料供應,而發動的世界大戰。這個說法有點道理,但也禁不起推敲。

我們還是回到事件現場,看看戰爭怎麽爆發的。最粗略的一個線條,就是:奧匈帝國要打塞爾維亞;俄國說奧匈你要打塞爾維亞,我就打你;德國說俄國你要是敢打奧匈帝國,我就打你。然後其他國家一個一個被拖下水。

奧匈帝國根本沒有殖民地。德國隻在非洲有點殖民地,跟俄國離著十萬八千裏。這幾個國家完全沒有海外衝突。如果要是為了搶奪海外殖民地,英國就應該跟法國開戰。它們倆的殖民地犬牙交錯,很容易有衝突。1898年,雙方就在非洲鬧過一次大的。英國想要從北到南打通非洲,把英屬殖民地連起來;法國想要從東到西打通非洲,把法屬殖民地連起來。結果在兩條線的交點上,雙方發生了嚴重衝突。不過法國很快就讓步了。沒過幾年,英國和法國還成了鐵杆盟友。

事實上,對歐洲大國來說,海外殖民地並不那麽重要。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英國。其他的國家並不怎麽需要那些殖民地。就拿德國來說,它的殖民地基本都是賠錢貨。搜刮的那點稅還不夠養活派去的士兵呢。德國外交部殖民司的司長,在1907年提出的宏圖遠略就是讓殖民地能不虧損。德國想要占領殖民地,主要不是為了經濟目的,喀麥隆的黑人也買不了多少德國機床。它主要出於一種虛榮心:別的大國都有殖民地,那我也得有。管它有用沒用,反正搶了再說,說不定哪天就有用了呢?對於1914年的歐洲列強來說,殖民地和海外市場隻是邊緣利益,不足以挑起世界大戰。所以,這個理由也不能成立。

那麽還有一個很常見的理由:英德矛盾。英國是老牌霸主。德國快速崛起,經濟力量超過了英國,所以雙方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很多曆史書上都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核心矛盾就是英德矛盾。這個理由很抽象,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德國的崛起確實引起了英國的不安。尤其是德國海軍擴張,更是讓英國極為厭惡。但是,在1913年的時候,德國把興趣轉移到陸軍上了,海軍競賽大致告一段落,英國和德國沒有太多矛盾。在協約三國裏,英國是最不願開戰的一個,拖拖拉拉一直拖到最後。法國總統急的都要崩潰了,英國還不緊不慢地在議會裏辯論。至少就這次戰爭而言,英國和德國並沒有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然是很多因素的合力。但論起最重要的推動力,那就是兩個:地緣政治和極端民族主義,如果要再加上一條,那就是政治家的誤判

先說地緣政治。要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要追溯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德意誌帝國就此建立,改變了歐洲的格局。同時,它也附帶產生了一件影響極其深遠的事件: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洛林。

這件事是俾斯麥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他在其他時候都很克製,比如打敗奧地利的時候,就堅持不要一點領土。但是在阿爾薩斯-洛林問題上,他沒扛得住國內的壓力,逼著法國割了這塊領土。

這屬於觸及到核心利益了。領土不像賠款。普法戰爭後,法國賠款50億法郎,折算成白銀的話,大概是7億多兩,比中國辛醜條約賠的錢多多了。但是這筆錢法國很快就賠完了,時間一長也就忘了。錢能忘,可是丟掉的領土不會忘。法國人隻要一看地圖,就會怒火上衝。所以從割地之後,法國就永久地恨上了德國。以後歐洲各國關係變來變去,隻有一件事不變,那就是法國是德國的敵人。這是歐洲地緣政治的定海之錨。

土耳其帝國衰落後,巴爾幹半島出現了很多小國家嗎。這些小國家在地理上離奧匈帝國近,但是在民族性上離俄國近,都是斯拉夫人。離奧匈帝國近,奧匈帝國就要向它們伸手;民族性上離俄國近,它們就要向俄國求援。而同為日耳曼人,德國最後決定與了奧匈結盟,於是俄國和法國結盟。歐洲的地緣政治導致了兩個互相對立的盟約形成,劍拔弩張!

民族主義一直就有,但是到了一戰前夕,它和黑格爾的“世界精神”、尼采的“權力意誌”,還有達爾文的“優勝劣汰”這些思潮攪和在了一起,有了強烈的進攻性。在1914年的歐洲,大家喜歡把“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法蘭西民族”、“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掛在嘴上,認為每個民族都非常獨特,都有自己的曆史使命,彼此之間是尖銳的競爭關係。以前戰爭就是戰爭,為了得到具體的利益,實現具體的目標而作戰。現在戰爭卻是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利益可以妥協,目標可以改變,但是民族的生死存亡怎麽能妥協呢?如此一來,就切斷了大家的退路。

而且,世界變小了。以前,歐洲可以向外擴張,現在擴張已經達到了極限,力量不得不轉而向內。於是,歐洲就成了一個劉慈欣筆下的“黑暗森林”。那世界是不是個黑暗森林呢?也說不是,也說不上不是。因為它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隻要大家認為自己身處於黑暗森林,那麽世界就算原來不是,也會變成一個黑暗森林

這個轉變大致發生在1880年到1890年之間。沒有人能說得清準確的變化過程,也沒有標誌性事件。它好像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1890年之後,歐洲的整個氣氛都變了,大家的思想模式也變了。大家普遍有一種“戰爭遲早會來”的感覺。

有些人是歡迎戰爭的,他們把戰爭當成一種冒險,一種奇遇,一種打破枯燥生活的途徑。和平久了,人是會有這種妄念的。還有一些人倒是害怕戰爭。但是老覺得恐懼,時間久了,神經繃得太緊,反而會有一種“既然逃不過,還不如早打早省心”的感受。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參戰各國的老百姓往往有一種興奮感,或者是一種如釋重負感。

不光是老百姓,最高層也收到了思潮的影響。在以前,外交家們可以相當隨意地談判,可是到了一戰前夕,他們收到了輿論的巨大壓力。誰也不敢隨意退讓,否則很容易垮台。七月危機到來的時候,俄國沙皇就非常擔心,自己如果向德國讓步,國內會爆發革命。

在當時,殖民地可以談判,關稅可以談判,經濟利益可以談判,巴格達鐵路可以談判,這些東西在大家眼裏,並不是特別重要。最無法談判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盟友。地緣政治的形勢咄咄逼人,誰也不敢拋棄盟友,因為孤家寡人無法在黑暗森林裏存活。哪怕強大如德國也不行。再有一個就是麵子。一個在敵人麵前丟麵子的國家,根本頂不住輿論的壓力。

最後就是政治人物的錯誤,首當其衝的是德皇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是個奇葩。他膽子並不大,絕非希特勒式的人物。但是他性格輕浮多變,喜歡出風頭,到處惹事。而且還特別楞。楞到什麽程度呢?舉一個例子就知道。保加利亞國王是到柏林做客,正在窗口眺望風景。大庭廣眾之下,威廉二世走過去,伸手往人家屁股上一拍:老哥,弄啥嘞?保加利亞國王視此為奇恥大辱,憤然離開柏林,恨了他一輩子。

威廉二世對複雜的世界局勢缺乏洞察力,就像個憤青一樣誇誇其談,把局麵搞得一團糟。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集體合力導致的一場悲劇,但如果要細分責任的話,威廉二世的責任是最大的。他有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德國被英、美兩個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從海洋上封鎖住了。為了打破封鎖,他提出了一個“世界政策”。但這個政策到底是啥,包括他自己在內,沒人知道。

德國其實沒有太多的領土需求。威廉二世沒想大肆擴張。他可能想在非洲再多撈塊殖民地,在土耳其多點影響力,其他就沒有太多想法了。但是他的口號很嚇人:德國的世界政策!聽上去好像要製定一個全新的世界秩序。你可以提出具體要求,殖民地也好,關稅也好,巴格達鐵路也好,都可以談,但是這樣一個模糊的東西是沒法談的。美國作家塔奇曼就說,“俾斯麥追求的目標很清晰,誌在必得;威廉二世卻海闊天空到處伸手,但是真正想要什麽,自己卻並不知道。”但越是這樣,別人越吃不準你,卻吃不準你,越覺得你恐怖。

再加上威廉二世是個大嘴巴,想什麽說什麽,有點像推特上的特朗普。他到處嚷嚷:大英帝國啊,我要挑戰你!英國雄獅啊,見了我,你的尾巴要卷起來了!他始終沒搞明白一件事:德國國力太強了,無論他說什麽,別人都會特別認真地對待。比如“世界政策”,對他來說,可能隻是一種抒情的表達,但是對於其他國家,它們都會從這四個字裏感到真實的威脅。威廉二世一直有點委屈。英國和法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想要在巴爾幹擴展;俄國想要得到君士坦丁堡海峽;德國呢?沒有什麽特別想要的東西,也沒有怎麽擴張,可是在別人眼裏,它卻成了充滿威脅的頭號大壞蛋。

歸根結底,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因為經濟原因打起來的,也不是因為貪婪打起來的。它是一場根源於恐懼的政治性戰爭。

現在世界的局勢和一戰前有的一比,而中國特別像當時的德國。

地緣政治:雖然中國實際上並沒有取代美國的意思,中國政府也反複如此表白,但實際上的一些行為,讓美國極其擔心:中國要在經濟上取代美國,還要建立一套自己的“世界秩序”。雖然中國領導人自己覺得很冤枉,覺得沒有什麽特別想要的東西,也沒有怎麽擴張,可是在別人眼裏,它卻成了充滿威脅的頭號大壞蛋。這和當時的德國一樣,由於中國的個頭,你韜光養晦別人尚且狐疑,你還戰狼,人家早嚇得結盟了。

亞洲四國聯盟就像當年針對德國的三國協約,中國唯一的同盟對象就是俄國,就像當時的奧匈,伊朗則像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未來的世界大戰,大約會發生在中俄伊為一方,盎格魯撒克遜同盟(五眼),北約和亞洲民主國家(日印韓澳台)為另一方之間。中國也有個像威廉二世一樣的二世,也是一個變數!

但是在民族主義方麵,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不如一戰前那麽強烈。中國民族主義最起勁的都是些社會下層,韭菜,而上層都和西方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並沒有為了民族尊嚴開戰的意願。如果這第三次世界最後也因為政治恐懼而打起來,此方(中俄伊)與彼方恐懼的東西不一樣。

嚐到了通過意識形態打垮蘇聯的好處,美國是想重複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故事的。西方對集權製度的妖魔化已經深入人心,例子也比比皆是,納粹的集中營,古拉格的故事,紅色高棉的恐怖,文革的殘酷.....在這點上,連中國自己的媒體也不否認,那些黑蘇聯,黑文革的作品,在中國也沒列入禁書。而中國自己的宣傳,則完全是防禦性的,還搞出什麽“汙蔑英雄罪“,對英雄事跡表示懷疑就要坐牢,怎麽能伏人心。在中國人心裏,共產黨就是邪惡,幹部就是腐敗,你再禁言也沒用,也無法贏得道德高度,政權也因此缺乏合法性。在意識形態上,中共是多麽絕望,多麽無助。俄國和伊朗盡管有選舉製度,但也同樣陷入不民主,無人權的話語權陷阱。那裏的人民由於網絡封鎖不如中國搞得那麽好,知道得更多。對此,三國的領導階層是非常恐怖的,他們下台後不會如西方政治家那麽逍遙,可能麵臨齊奧塞斯庫那樣的被滿門抄斬的命運。因此,此方的恐懼主要是統治階級對失去權利的恐懼。

彼方的恐懼,則主要來自人民,由於被集權製度的恐怖往事所嚇壞,人民害怕集權國家會發動戰爭,從而把集權製度施加於全球,建立起1984式的老大哥專權的製度。人民的恐懼,會迫使政府加強軍備,甚至采取主動攻擊,先發製人消滅敵方。如最近透露出來的美韓戰爭計劃,如果朝鮮的核彈數量高於50枚,美國將發動先發製人的斬首攻擊。

因此地緣政治和政治恐懼,仍將是下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如果中國想加快戰爭的到來,就采取加劇地緣緊張的措施,加大恐懼的力度,美國也一樣。至於有人認為,因為有核武器的存在,不會有世界大戰了。熱戰,也許對,但冷戰和新式作戰,則一定有。蘇聯崩潰就是一場政治戰,也是一種戰爭模式,以後還有網絡戰,金融戰,斬首戰,代理戰,要打,總是有辦法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頭山兄又一力作,點讚! 有一點值得商榷:您說:“德國的崛起確實引起了英國的不安。尤其是德國海軍擴張,更是讓英國極為厭惡。但是,在1913年的時候,德國把興趣轉移到陸軍上了,海軍競賽大致告一段落,英國和德國沒有太多矛盾。” 我認為是德國不斷象下餃子一樣不斷造艦,硬是將本是一家親的英國對德產生敵意(一家親不是比喻:維多利亞女王是威廉的親外婆,德皇是維多利亞的長外孫)。現在中美交惡原因之一就是天朝海軍下餃子般的造艦!
湖光山影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感謝分享.希望博主多寫文章,讓我們及時嗅到戰爭的硝煙,也好有所準備.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民族主義一直就有,但是到了一戰前夕,它和黑格爾的“世界精神”、尼采的“權力意誌”,還有達爾文的“優勝劣汰”這些思潮攪和在了一起,有了強烈的進攻性。”這個分析不錯。
朱頭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來自加勒比海' 的評論 : 當然!任何戰爭都不是一方能打起來的,這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十分僵化 回複 悄悄話 對“威廉二世”的真身還有還魂轉世,難得有和我持一樣觀點的網友,讚
茅山道士 回複 悄悄話 神文也!讚!
pconline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朱大哥目光如炬,潤濤閻在世也會擊掌!
來自加勒比海 回複 悄悄話 問題是,美國在挑釁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