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山國覆滅記(轉發)

(2020-07-31 08:52:07) 下一個

轉發自 錢百萬

大家都知道戰國七雄的故事。其實,當時還有第八雄,中山國。這個小國能在強國的叢林裏立足一百多年,實力不可小噓。之所以沒有戰國八雄一說,主要是司馬遷等後世史學家不將其作為正統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一個蠻夷占據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不值得去動筆墨。

遊牧民族白狄由西北高原呼嘯而來,越過太行山脈,殺入中原建立了這個國家。此國夾在趙國和燕國之間。由於是異類,假道伐虢的前車之鑒,都沒能阻止趙國同意戰國早期的第一個強國魏國大軍,借道直接過去滅掉他。但魏國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其滅掉,其戰鬥力可見一斑。

二十多年後,逃到太行山中的中山國民,在中山恒公的帶領下,重新殺入中原複國。這位恒公軍事政治外交都非常了得,在強國環伺下,左衝右突,在位40年穩定發展,居然打下了方圓500裏的一片疆土。

可惜的是,後來恒公的兒子繼位。他放棄了老爸定下的韜光養晦,埋頭發展,決不出頭的策略,開始想要有所作為。

當時的秦國齊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可稱為萬乘之國,也就是有一萬輛戰車的意思。晉國也是萬乘之國,後來三家分晉後,韓趙魏各自隻能算幾千乘的國家。而中山國隻算千乘之國,大多數時間也就是一千乘而已。

但是,此時的中山國的繼任國王忘乎所以,自我膨脹。號稱是九千乘之國,大有和頭號強國共管太平洋之勢。據考證,中山國鼎盛時期有戰車兩千輛。其餘的七千輛主要是牛車,騾車和驢車,隻能用於後勤運輸。

不僅是軍力,中山國的胡鞍鋼,胡錫進,金燦榮們非常努力地全方位打嘴炮。感覺實際GDP都排世界第一了。

看到周圍的韓趙魏燕等諸侯國紛紛稱王,於是中山國國君按耐不住,也跟著稱王,得罪了唯一友好的國家齊國。因為之前秦齊楚國已經稱王,齊國對中山國有上國對下國罩著的意思,現在沒有協商突然稱王,齊國很憤怒。在亂戰的局勢中,不夠強大卻稱王稱帝,有成為眾矢之的的風險。比如後世的袁二就混得很悲慘。此處袁大是指袁紹,袁二自然就是袁術。如果你理解袁大是袁世凱,我也沒意見。

中山國在貿易上緊密依賴趙國和燕國,但這並不妨礙對敵人亡我之心不死的警惕性。結果對周邊強國采取了不切實際,與國力不符的進攻策略。齊國進攻燕國時,中山國趁火打劫,傾盡國力從另一側進攻,占據了大片地區。但好景不長,在其他列強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撤出燕國,中山國花費巨大代價占領的土地也同時失去了。這麽一搞,燕國也成為了死敵。

除了浮誇誤國,中山國最大的問題是,價值觀沒有真正融入中原文化中。始終不被中原各國接納為文明大家庭的一員。

戰國時期,各國都是采取法家思想,奮發圖強。中山國卻學習起了中原的儒家墨家學說,而且學了個半吊子,沒有學到其中精髓,比如簡樸思想。從底層百姓到貴族,君王,全都追求奢靡腐敗。老百姓貴族們整天流連於歌舞廳,通宵達旦開party。君王追求麵子工程,政績工程,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陵墓。從出土的中山國大墓來看,隻有幾十萬人口的中山國,在墓葬的規模尺寸上完全和周邊強國看齊。

中山國複國的君主恒公,勵精圖治,為後世打下了一片基業,是國家發展的總設計師。如果他的後繼者繼續其策略,利用強國間的矛盾,夾縫中求生存,是有機會生存下去並發展壯大的。但其子孫卻在政治經濟外交上連番失誤,幾乎搞砸了每一件事情,成為名副其實的加速師。國內政治腐敗,親近重用阿諛奉承之輩,冷落排擠敢說真話的人才;價值觀與中原文明國家格格不入;外交上四麵出擊,花了不少錢,最後卻把自己搞成了一個孤家寡人。關鍵時候,各國全都站隊到對立麵去了。

中山國把趙國分為南北兩部分,對趙國來說骨鯁在喉。當實行胡服騎射後實力大增的趙武靈王,揮師北上一舉攻下中山國時,各國全都做壁上觀,沒有一點同情支持中山國的意思。與此相對的是,國土比中山國還小一些的宋國,在不久前被齊國所滅時,群雄聯合伐齊,為宋國鳴不平。

最後,讓我們從一個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東郭先生”,來體會一下當時中山國在中華文明國家眼中的形象。

1。東郭先生做為一個迂腐的儒生,在戰國時代無人願意用他,於是他騎著毛驢,馱著一麻袋竹簡,前往中山國謀職。由此凸顯當時中山國用人不當,隻能吸引儒生書呆子而不是銳意進取的法家。

2。趙國國君趙簡子在兩國邊界的趙國一側,率眾打獵,射傷了那頭忘恩負義的狼。寓言中卻稱其為“中山狼”。凸顯古人對此國的不認同。

紅樓夢中有詩雲: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奇文,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