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彭真的故事(ZT)

(2018-10-13 11:59:53) 下一個

彭 真:全國人大第一副委員長,“劉少奇路線鬥爭”的代表人物。

文革中一本很流行的書《打倒中國的赫魯曉夫——劉少奇》,第32頁寫道:“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上,劉少奇的先鋒打手彭真躍為第一副委員長……”

查公開發表的三屆人大資料,並未專門注明彭真是“第一副委員長”,不過,說他是第一副委員長倒也合 乎實際,因為在副委員長中他的名字排在首位。那麽,他是怎樣成為劉少奇的“先鋒打手”的呢?

有句話叫做“楚材晉用”,可現代史上正相反,是“晉材楚用”,如徐向前、華國鋒之於毛澤東;彭真、薄一波之於劉少奇。

彭真原名傅茂公,1902年生於山西 曲沃。由於家貧,小傅12歲才上私塾。1923年入黨後在太原、天津等地從事黨務工作,做過天津黨組織的書記和順直省委常委。1928年3月劉少奇以全國 總工會特派員和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來北方視察順直省委(機關設在天津)的工作,兩人由此相識。次年6月,劉少奇調任滿洲省委書記(在那裏他遇到了共青團滿 洲省委書記饒漱石);彭真卻不幸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入獄,判刑9年。但他很快又來了點小運氣:1931年底蔣介石第二次下野,林森接任國民政府主席,仿照古 代新天子即位“大赦天下”之例,宣布重刑犯減刑三分之一,彭真的刑期遂減為六年,於1935年夏刑滿出獄,很快恢複了組織關係,仍在天津工作。

“前度劉郎 今又來”,193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劉少奇到達天津,出任中共北方局書記(他的秘書是林楓)。當時有一批幹部關在北平監獄裏,北方局組織部長柯 慶施建議讓他們在自首書上簽字搞“假投降”,以便出獄,劉少奇請示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後即付諸行動,獄中的薄一波、安子文等61人由此出獄(這批人後來 成為劉係骨幹)。這檔子事還沒辦完,劉、柯兩人就鬧翻了:劉少奇任命彭真取代了柯慶施的組織部長職務。

彭真交好運有幾個原因:一是劉少奇到北方局,對具體 情況不熟悉,需要借重當地的幹部;二是他與劉少奇以前有過交往,而劉用人特別注重個人淵源;更重要的事,他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幹部,提拔起來後自然會對劉 少奇這個大人物感恩戴德,而柯慶施當年與劉少奇同在蘇俄留學,都見過列寧,兩個資曆相當,熟人眼裏無權威,這就不利於少奇同誌領袖形象的塑造。但台麵上的 理由是柯氏太“左”,不合時宜。1937年5月,彭真到延安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見到了中央領袖毛澤東、張聞天等人,會後他正式改 名彭真。緊接著又參加白區工作會議,算是開了眼界。會上劉少奇指責過去十年間黨的白區工作方針太“左”,激起軒然大波:在基層代表中,柯慶施反唇相譏,說 劉太“右”,彭真則對他的恩主予以支持;在政治局,多數人反對劉少奇的觀點,但正欲大樹特樹自己個人權威的毛澤東支持劉少奇對原有中央的叫板。

此後,毛、 劉聯手對王明路線把持的中央進行猛烈抨擊。劉少奇的行情也日益看漲,毛澤東倚重他在政治上平衡周恩來的影響,在理論上對抗王明、張聞天,在軍事上牽製朱 德、彭德懷、項英。劉少奇又需要自己的班底,彭真也就連交好運。抗日戰爭時,北方局機關遷到太原。那時八路軍115師副師長聶榮臻領導創建了最早的和最大 的敵後根據地——晉察冀,並於1938年1月召開代表大會成立了邊區政府。一切都弄好了,彭真於3月大駕光臨,以“北方局代表”的身份常駐邊區,“協同” 聶榮臻工作,他頭頭是道的作報告、寫文章,並於11月反客為主地擔任晉察冀分局書記。隨著劉少奇地位的不斷攀升,其勢力也不斷膨脹。皖南事變後劉少奇出任 新四軍政委兼華中局書記,饒漱石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兼華中局副書記,饒漱石之妻陸璀是劉少奇的秘書,毛澤東以劉少奇、饒漱石來牽製曾把他轟下台的陳毅。彭 真也跟著沾光,接任北方局書記,林楓接替彭真任北方局組織部長。後來毛澤東在延安開展整風兼整人的運動,大力批判王明路線,毛倚重的是劉少奇,劉則倚重彭 真,彭真於是回延安向理論方麵發展,曆任中央黨校教育長、副校長、中央組織部代理部長,與劉少奇、康生一起成為整風運動的教主。而柯慶施則成了挨整的對 象,被鬥得遍體鱗傷;對柯慶施表示同情的陶鑄也被關押起來。但是權謀大師毛澤東後來又出麵將柯、陶兩人救出,結果,這兩個人對毛澤東感激戴德,對劉少奇等 則心懷不滿。

    彭真的一個獨特貢獻是:帶頭對毛澤東喊“萬歲”,毛澤東很受用,對彭真也就一再提拔。在中共七大會上,劉少奇作修改黨章的報告,用大量的褒義詞對毛澤東歌 功頌德,105次提到毛澤東的名字;彭真也得到了閃亮登場的機會,出任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在會上作資格審查報告,並作《關於敵占區的城市工作》的發言 (雖然他離開敵占區已經有許多年了)。七屆一中全會選出的政治局委員共十三人,其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張聞天、彭德懷原 本就是政治局委員;新增的四人中,林伯渠、董必武是中共元老,德高望重,真正的暴發戶是高崗、彭真。高崗還可以說是占有地利,因為他是陝北根據地僅存的創 建人和西北局書記,彭真的當選則主要是“山呼萬歲”所賜了,這倒給其他人指明了一條晉升之道:跟主持,捧方丈。當然彭真的晉升比起當年的王明一夥來顯得更 為合理,畢竟他已有二十多年黨齡。

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之際,指定劉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彭真和陳雲又被增補為書記處候補書記。日本投降後,國共兩黨開始爭 奪東北,富有戰略眼光的黃克誠將軍提議派遣五至十萬大軍挺進東北,以創建東北總根據地,為中央所許。於是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派出了他心目中最得力的幹部 ——彭真出任東北局書記。劉少奇考慮得很周到,因為此行需要與蘇軍將領打交道,為方便計,以毛澤東的名義授予彭真中將軍銜,到東北不久,成立東北人民自治 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中將為第一政委。不幸,東北局的工作對身高體壯的彭真來說是一副過於沉重的擔子,他在東北局書記的位子上勉強支撐了九個月,不得不 讓位於身材瘦小的林彪。敢情在聶榮臻已經打好的地盤上高談闊論是一回事,而要自己打地盤又是另一回事啊。不知是因為局勢太緊張無暇顧及,還是因恨鐵不成鋼 而存心讓其難堪,劉少奇竟然沒有給彭真來個“異地平調”,而是讓他十分丟臉地就地降職。1946年6月林彪擔任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兼政委,彭真 尷尬地改任副書記、副政委。


    不到一年,彭真又交了好運。那時,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留在陝北打遊擊,為了防止中央總部被胡宗南一鍋端,毛澤東安排以劉少奇、朱德為首組成中央工作委 員會,前往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晉察冀開展工作,於是劉少奇很快將彭真調到西北坡來,弄了個“中央工作委員會常委”的頭銜。在北平解放後,他又當上了市委書 記,與市長葉劍英一起管理新中國的首都。建國時,周恩來的政府部門中並沒有適合的部長位子給彭真,那時出席政協會議的國統區的代表們對董必武這位國民參政 會參政員、聯合國舊金山會議的出席者久聞其名,但他們不知道彭真是銅匠還是鐵匠,結果董必武出任副總理兼政法委主任,彭真隻能在政法委弄個副主任幹幹。後 因葉劍英南下就任廣州市長,彭真遂於1951年2月兼任北京市長,那時當官沒有屆次和年頭的限製,彭真一當就是十五年,結果北京市被他打理成了“針插不 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作為京城太守,彭真占有地利,每逢盛大集會,在天安門城樓以及後來的人民大會堂主席台上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時常能撈到主持 典禮或發表講話之類拋頭露麵的美差。

    很快發生了一起爭權奪利的事件,這就是所謂的高饒路線。毛澤東有心削弱(注意這個詞)劉少奇、周恩來的權力,他倚重高崗去辦理,不想高崗領會錯了聖意,他 冒冒失失的想拱倒劉少奇。於是聯合中央組織部長饒漱石(多麽有趣的人選)夾擊劉少奇,辦法是先掃清劉少奇的外圍陣地,於是拿他的心腹開刀。高崗出麵整財政 部長薄一波,饒漱石出麵整中組部副部長安子文。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不幸,高崗在極不策略的同時、發起拱倒周恩來的進攻,這就犯了兩線作戰的兵家大忌。 結果劉、周聯手反擊,高、饒敗下陣來。劉少奇大概沒有想到他所器重的 “青年政治家” 小饒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隻恨自己種龍蛋收跳蚤,不過因此也就更加倚重彭真。這件事似乎也證明劉少奇在黨內樹大根深,此後人們視反劉為畏途。

    1954年9月第一屆人大召開,劉少奇成為人大委員長,他把彭真弄進人大來當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同樣當了十多年。那時候也不講究三權分立之類,於是出現了 行政官員(北京市市長)兼任議會職務(人大副委員長)的怪事。次年舉行典禮,給元帥授軍銜和勳章,本來由人大委員長來宣讀國家主席的命令更合適一些,或許 劉少奇覺得自己當這個典禮官大材小用了,加上他原定的元帥軍銜也沒了,心中難免不快,於是就由彭真來扮演這一角色。

    中共八大是一次盛會,有幾十個外國政黨的代表團參加。劉少奇在會上作政治報告,而這原本應是第一號領袖的專利,聯想到蘇共十九大會上由馬林科夫代替斯大林 做政治報告的情景,人們應該明白劉少奇已經正式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了。由於受赫魯曉夫反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影響,劉少奇在報告中隻有一次提到毛澤東的名 字,這與七大時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在會上中頭彩的是陳雲和鄧小平,他倆因反對高饒有功而當上了政治局常委,並分別擔任中央副主席和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劉 係大將薄一波也成了政治局候補委員;安子文擔任中組部長;彭真得分不多,繼續擔任政治局委員,但在書記處,他的排名僅次於鄧小平,分管統戰、政法事宜。或 許是為了安慰彭真,兩個月後他就率領人大代表團出訪東歐六國(蘇捷羅保阿南),並作為中共代表出席意共八大。與職業外交官和技術官員的出訪不同,這類黨務 幹部的出訪主要是獎勵性質,說明當事人正受寵信,因而可以享受這種免費到國外觀光旅遊的待遇,享受異國情調。

    1959年二屆人大召開,劉少奇當上了國家主席,薄一波當上了副總理,林楓也在人大副委員長中添居末位。劉派進入鼎盛時期。彭真雖然沒有進步,但權勢不 減。他甚至可以列席政治局常委會。次年6月率中共代表團參加布加勒斯特會談,與赫魯曉夫發生激烈爭論,這使彭名聲大噪;半年後參加劉鄧帶領的黨政代表團訪 蘇,出席八十一國共產黨工人黨會議。又率人大代表團訪問朝鮮、越南。1963年7月隨鄧小平率中共代表團訪蘇,與以蘇斯洛夫為首的蘇共代表團會談,這類意 識形態的會談除了爭吵一無所獲。三屆人大會上彭真如前所述成為人大第一副委員長,這應該是他在人大所能站到的最高位置了。因為委員長是朱德元帥,這是彭真 所無法逾越的。他在這一高位得到的唯一的美差是率人大代表團出訪印尼,這是他文革前最後一次出國訪問。

    中國人素有抱粗腿的傳統,既然毛主席把大權交給了少奇同誌,於是大家競相地對少奇表忠心,漸漸的心中隻有劉主席而沒有毛主席了,毛大權旁落,說話不靈了。 劉少奇也漸漸找到了君臨天下的感覺,變得大膽、隨便,在毛發言時隨意插話,凡事習慣於自己當家而不再請示毛,對毛的話不再放在心上,彭真等人也跟著不把毛 澤東放在眼裏。他們遠不像周恩來那樣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克製、機智的風格,而是變得自以為是和麻木、遲鈍。劉少奇還奢望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把毛 澤東送上中共中央名譽主席的冷板凳,這是毛澤東所決不會答應的。其實毛澤東的慣用手法是從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在選定第一接班人的同時,也安排了第二 梯隊對接班人進行牽製,隻是不那麽引人注目罷了。

    早在1958年5月八屆五中全會上,林彪被增補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當時認為是對彭德懷元帥進行牽製,實則大有深意。而且與劉少奇有宿怨的柯慶施同 時被增選為政治局委員,這就是個信號,說明毛對劉並不完全信任。柯此前曾說:“跟從毛澤東要到盲從的地步,相信毛澤東要到迷信的地步。”看來他也從劉、彭 的發跡史中學了一點乖。柯慶施與陶鑄還在三屆人大會上成為副總理。劉少奇居然沒有感覺到脖子上的絞索越來越緊了。隻是“世有良材天不永”(陶鑄挽柯詩), 柯慶施死得早,來不及對劉報一箭之仇。毛不得不另選先鋒大將。陶鑄,還有柯的助手張春橋,毛夫人江青遂被推上前台。陶鑄後來升為政治局常委、書記處常務書 記,排在毛、林、周之後的第四位。顯然他將是毛準備用來炮打劉鄧司令部的主力,不過陶鑄反劉而親鄧,而且對劉並不想過於為難,所以很快就失寵了。

    劉派的另一失誤是沒有與林彪搞好關係,當然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搞不好。劉少奇心目中護著彭真,而彭與林當年在東北形同水火,劉少奇言語之中還對身體病病懨懨 的林彪多有怠慢。彭真更妙,他居然大大咧咧的對即將離京出任大三線建設副總指揮的彭德懷說:“林彪身體不好,你還是國防部長。”絲毫也不掩飾他對林的厭 惡。隻可惜,國防部長不是由人大副委員長(哪怕是第一副委員長)來任免的,雖說形式上要經過人大。

    文革的原因雖然複雜,但有兩點是肯定的:毛、劉的權力之爭和毛對官僚體係變修、腐敗的擔憂。毛澤東不長於經濟行政事務,隻熱衷於意識形態的宣傳、鬥 爭,1964年7月他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就是為了使自己的關於意識形態的各項指示得到貫徹落實,毛澤東沒有忘記彭真是第一個喊“萬歲”的人,任命彭真為 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組組長。可是彭真覺得給毛澤東當學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對毛澤東的那些空洞玄虛的指示愛理不理。

    毛澤東是軍事家,深諳用兵之道,知道要攻克核心堡壘(劉少奇),先得掃清外圍陣地(彭真);而要打倒彭真又得先拿下彭真的外圍陣地,那就是北京市的副市長 吳晗,這位明史專家寫了個劇本《海瑞罷官》,正好可以用來做做文章,將鐵板一塊的北京市打開缺口,進而由戰術突破擴展為戰役和戰略突破。真是神仙打仗,小 鬼遭殃,可憐吳晗一介書生,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落。劉、彭雖然不是軍事家,畢竟也在軍隊中幹過幾天,跟著老帥們轉悠過,對軍事常識多少也懂一點皮毛,知 道外圍陣地的重要,於是劉少奇試圖保住彭真,彭真則徒勞的想保住吳晗。彭真對一名文弱書生的保護的確令人敬佩。但是天子發威,無堅不摧。1966年5月, 彭真和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被打成“反黨集團”,這是比“四人幫”更早的四人幫。彭真垮台後,劉少奇向民主黨派介紹情況時還說:彭真實際上是我們黨的副 總書記。不過劉此舉並未給彭帶來轉機,而且劉本人很快也被打成“叛徒、內奸、工賊”,當年的61人案被重新抖了出來,被稱為“61個叛徒”。紅衛兵把劉少 奇、鄧小平、彭真、薄一波稱為“四大家族”,這堪稱最高級別的“四人幫”。劉少奇的司令部全軍覆沒,中共取得了對劉少奇路線鬥爭的勝利。

    1979年彭真得到平反,又進入人大,任法製委員會主任和副委員長,並和趙紫陽一起被增補為政治局委員。此間彭真負責主持刑法、刑事訴訟法等七個法律的起 草和修訂,這給他帶來了“社會主義法製主要奠基人”的巨大聲譽。刑法製訂後,首先用來祭旗的是林、江兩個集團的成員,彭真擔任“兩案”審判指導委員會主 任。這場超級審判一方麵標誌著中國開始步入法製社會的初級階段,另一方麵問題也不少。且不說林彪一案的證據明顯不足,單從下麵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場審判是多 麽的幽默:在法庭認定的十六名反革命集團主犯中,有十三名是政治局委員(包括五名政治局常委和三名中共中央副主席)。人們不禁要問:既然中共中央政治局裏 麵有這麽多反革命分子,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正確又從何說起?

    複職後的彭真十分活躍,風光不減當年。那時人大委員長葉劍英元帥年老多病,多次提出辭職,雖然沒被接受,但大家對彭真都以議長相許,他有次甚至以葉劍英委 員長的名義(而不是代表葉)迎接外賓,很有點迫不及待的味道。不過有次卻被老元帥小小的耍了一下。某次人大會,葉帥主持開幕式後照例向大會請假要回去休 息,然後他請副委員長鄧穎超——而不是大家意料中的彭真——代替自己主持會議。幸好彭真身體好,總算熬到了葉帥退休, 1983年6月,在一片的 “幹部隊伍年輕化” 的高呼聲中, 81歲的彭真取代86歲的葉帥成為人大委員長(但不像葉帥任職時那樣擁有國家元首的職能,因為這時已經恢複設立國家主席),且黨內職務仍隻是政治局委員, 沒有成為政治局常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