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類進化簡史ZT

(2018-02-14 21:23:18) 下一個


考古學家曾在中國境內找到很多幾十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元謀猿人、藍田猿人等。但最近的研究發現,這些古猿人並不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他們生活的年代碰上了地球的冰川期,被大自然無情地滅絕了。中國人真正的祖先是5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狩獵—采集人群,這一現代人群從非洲向亞洲和歐洲擴散,形成今天的黃種人和白人。而這一人群進入中國的時間非常晚,2萬年才大量進入中國。

1. “冰川期”和考古發掘證明中國的古猿人已經滅絕

要說明人類起源,必須把冰川期解釋清楚。

地球曆史上曾多次發生這樣的現象:全球氣溫突然變得極度嚴寒,冰川從兩極向赤道擴張,冰凍整個星球上百萬年,這就是地球的冰川期。冰川期到底有多冷呢?冷到這種程度,大氣降水都被凍在陸地上變成冰川,使得海水不斷變淺,海平麵會降低上百米。所以地球鬧冰川期的時候,不僅僅是氣溫深降,還會有海底露出成為陸地,使陸地麵積增加。
但冰川期的氣候也並不恒定。全球每冷上幾萬年,大地就要休養生息,暖和幾萬年,這冷和暖的幾萬年分別稱作小冰期和間冰期。冰川期由小冰期和間冰期交替構成。

地球在250萬年開始了一個冰川期並持續至今。上一個小冰期在10萬年前開始,到1萬年前開始了間冰期,所以目前還算溫暖。

生活在中國境內的那些猿人是地球處於間冰期的時候,從非洲遷徙而來的。可一旦進入冰川期,中國會變得非常冷。冬季,中國的大部都會被冰雪覆蓋,極冷的氣溫非常不適合古人類生存。從猿到人,人類體表的毛發是逐漸變少的,這種進化趨勢也和中國寒冷的自然環境不相符。使用舊石器的猿人並未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也就也沒有縫製皮衣的能力。所以,當遇上小冰期,盡管猿人們已經會用火,仍然躲不開滅絕的命運。

考古學家始終不能找到距今10到6萬年前之間中國境內有古人類活動的證據。這段空白期是古代中國猿人滅絕於冰川期的一個證據。

而“大地灣現象”是證明那些古猿人並非現代中國人祖先的另一證據。所謂的“大地灣現象”就是指新石器文化在2萬年前突然在中國出現,取代在中國境內已經延續幾十萬年的舊石器文化。中國古人類在幾十萬年裏始終使用打製的舊石器,石器技術一直停滯不前。而到了2萬年前,山頂洞人的石器卻突然一夜之間追上了西亞的進度,一步到位地完全用磨製的新石器取代了舊石器。也就是說中國的新舊石器時代之間幾乎沒有什麽過渡。而西亞從10萬年前就開始了從打製舊石器到磨製新石器的技術過渡期,石器製作技術隨時間的推移不斷積累和進步,直到2萬年前過渡到新石器時代。這種現象是不能用當地的持續進化來解釋的。

2. 中國人與其他民族的體質比較

中國人是典型的黃種人。我們的體質與白人和黑人相比,隻是稍有不同,更多體現的是高度一致。黃白黑三個人種的平均身高大致相同,四肢比例也大致相當。每分鍾心跳的頻率基本一樣。血壓的範圍也完全一樣。人種之間膚色的差異雖然很醒目,但膚色體現的隻是表皮細胞裏黑色素的多少,在生理學沒有太大距離。

三大人種都具有語言能力,音帶的聲域都大致相同,都能發出完全一樣的原音和輔音。三個人種的嬰兒最先學會的詞語都是媽媽。三個人種的懷孕期都是10個月,而女性的生理期也都完全相同。而三個人種都有同樣的精神疾病,都會被抑鬱症、精神分裂和孤獨症所困擾。三個人種都有青春發育期,在13歲左右身體加速發育。而人類的幾十種血型在不同人種中都有,隻要血型相同,就可以跨越種族輸血,而同種族不同血型卻不能輸血。白求恩可以給中國人輸血,一些中國人卻不能。
和古猿人一對比,三大人種的長相幾乎是完全一樣。如,三個人種都有向下突出下巴和強有力的下顎肌肉,這是現代人具有語言能力的基礎。而猿人的下顎骨並不向下突出,下顎骨上也沒有發達的肌肉。猿人是不會說話的。他們喉部的空腔較小,無法容納足夠的軟組織,沒有聲域廣闊的發聲器官。是否會說話,也是現代人與古猿人的差別。

非洲、亞洲、歐洲的氣候不同,提供的食物不同,環境的自然選擇的方向必然不同,在這些條件中的進化沒有趨同性。不可能使各地的古猿人同方向、同速度向現代人進化。這說明今天全世界所有現代人的體質,一定有一個共同的起源。

三大人種在體質上非同尋常的相似,與古代猿人天差地別的不同,證明三大人種是由一支古猿進化為具有三大人種的主要特征的原始人群,然後擴散到世界各地後,因環境不同而稍有分化形成的。

3. 基因研究證明所有現代人都起源於非洲

化石隻能傳遞模糊的信息。要了解人類的起源,必須從基因層麵進行研究。基因能夠給予絕對的不容置疑的結論,可以給予人類起源問題決定性的答案。自從科學家發現DNA分子以後,科學家利用基因對人類的起源進行了探索,研究成果是非常驚人的。

人類有幾萬個基因,附著在23對染色體上。其中一個染色體叫做Y染色體,隻有男性才有,這種染色體由於不成對所以不能產生基因交換,所以極為穩定,在遺傳中會穩定地傳給所有的男性後代。父子相繼,代代遺傳,是研究人類父係遺傳的絕佳材料。
科學家檢測了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男性Y染色體,發現這些Y染色體都是15萬年前一個非洲男子留下的。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從自己的父親開始向上追溯自己的男性祖先,最終都會追溯到15萬年前非洲的那個男子身上,他是我們所有現代人的高祖。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向上查自己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最終向上查8000代左右,都會查到這一個人的身上。這就是所謂的“亞當理論”。這在基因上證明了人類起源於非洲。
在15萬年裏這種Y染色體產生了許多突變,已經與非洲的Y染色體有了一定的不同,但這些突變恰恰為研究人類的遷徙留下了絕好的痕跡。從2005年到2010年各國科學家通過通力合作,完成了世界各國Y染色體圖譜,這個圖譜為我們繪製了一張人類先人在世界各地遷徙的地圖。

除了男性Y染色體,還有另一種非常奇妙的遺傳材料,就是細胞質DNA。細胞質DNA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細胞裏,但是並不是基因組的一部分,而是從母親卵子那裏得來的附贈品。這種DNA會由母親傳給無論男女的所有後代。所以,細胞質DNA是追溯每個人母係祖先極佳材料。科學通過檢測發現,世界上所有人的細胞質DNA都可以追溯到18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女性。我們全世界的每個人的母親的母親的母親......的母親都是18萬年的那個非洲女性。她是我們的外婆的外婆的外婆,與我們隔著大約一萬多代。這就是所謂的“夏娃理論”。

關於“亞當理論”和“夏娃理論”有幾點要說明。
(1) 這兩個理論並不是象征,而是嚴謹的科學結論。就是說,確實有那麽一個人是今天所有男子的男性始祖。也確實有那麽一個人是今天所有人的女性始祖。(2)並不是說當時世界上隻有這麽一個男子或者隻有這一個女子。當時人群裏還有很多人,隻是這兩個人的後代通過遺傳漂變,把當時人群裏其他人的Y染色體和細胞質DNA排擠出了人類基因庫。但是人類其他的幾萬個遺傳模塊是從當時人群裏的其他人那裏繼承來的。每一個基因都有自己的流傳和衍化的曆史。而每一個基因都一定對應著一個亞當或者夏娃。所以,像這樣的理論上的亞當夏娃可能會有幾萬個。隻不過是這兩個遺傳模塊隻沿著一種性別代代相傳,顯得比較特別罷了。(3)叫做亞當的那個男子和叫做夏娃的那名女子相差幾萬年非常正常,是人類不同基因在人群中的漂變速度不一樣造成的。而且夏娃在先亞當居後也符合科學推論。

科學家研究發現,非洲是全世界基因最全的地方,全世界所有基因類型都能在非洲找到。亞洲基因和歐洲基因都隻是非洲的一個抽樣。亞洲歐洲有的,非洲都有。而亞洲歐洲沒有的,非洲也有。而且非洲的基因更古老,而歐洲亞洲基因有許多新的突變,更為年輕,這些基因隻能是先祖從非洲帶出來以後突變而來的。

事實勝於任何雄辯。基因譜係完美無缺、確定無疑地證明了今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是由非洲的一小群“現代人”擴散而成的。黃種人的體質基本上是從非洲帶來的,在東亞隻發生了微小的變化。

4.為什麽說“人類的老家是非洲”?

非洲是“熱帶大陸”,生物多樣性非常明顯。對於古人來說有充足的食物來源。非洲麵積廣闊,可以提供足夠多的資源讓人類種群獲得足夠的發展壯大的空間。現代人幾乎沒有體毛,而且現代人學會製作服裝很晚,幾十萬年裏都沒有禦寒的衣物。所以不穿衣服,卻沒有體毛,而且身材修長,對寒冷很不耐受等等特點,都證明現代人一定是在非常炎熱的地方進化形成的,那個地方不能有太冷的冬季。這就把整個歐洲和北緯25度以北的亞洲(包括中國大部)都排除了。想想我們在山東冬天的時候穿著羽絨服都覺得冷,更不要說冰川期時比現在冷得多。這樣候選區域就僅剩非洲和亞洲的阿拉伯、印度、中南三個半島。

科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褪去身體表麵的那些毛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在奔跑之後讓身體迅速地散熱,所以現代人進化成型的環境一定有大片開闊地,在那裏生活著很多奔跑速度很快的動物作為古人的獵物,這種環境隻有非洲廣闊平坦的熱帶草原才有;隻有非洲有非常廣大的麵積,可以讓種群壯大,養活足夠多的人口,從而提供基因的多樣性,也隻有這樣的環境能夠提供向高等動物進化的可能。綜上,人類的體質應該是在非洲狩獵時跑出來的。

800萬年前的氣候變化,使非洲東部的氣候漸漸幹旱。原來的雨林變成了稀樹草原。原本在森林裏生活的猿類的身體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新的環境變得不再相符。從而給古猿類巨大的生存壓力。古猿隻有進化成新的適應新的環境的物種,這種生存壓力才會減輕。所以,非洲變成了一台火花迸射、馬力全開的生產現代人的機床。隻要還沒有合格的能適應新環境的新人種誕生,進化的齒輪就不會停止轉動。

古代的猿人帶著各種基因在非洲的荒原上遊蕩,滅絕的陰影的在人類的身後不停地追趕。不斷有不能適應先環境的猿人倒斃,也不斷有向新方向進化的猿人出現。這樣,自然選擇使人類的優良基因在人群中不斷富集。從而不斷提高整個種群的素質,猿人的樣子也漸漸向現代人類轉化。一直到20萬年前智人突然出現,有了人類的意識。後來智人又進化出了語言能力,使種群的合作能力進一步加大,使新人種對自然的適應力前所未有,適應力遠遠超出了自然的挑戰。他們不僅能適應非洲的環境,當他們走出非洲後,聰明的大腦也能夠輕易適應亞洲和歐洲的新環境。現代人種誕生了。

非洲是“生產”現代人的車間,總有“半成品”離開非洲老家遷徙到歐洲和亞洲去探索新世界。這就是中國境內那些北京猿人、元謀猿人、藍田猿人的來源。這些古猿人們因為未能熬過冰川期而滅絕。從而先後失敗。但是,不斷有人類的“半成品”從非洲遷徙出來,並且越晚出來的就越進步。這些滅絕的古猿人留下的痕跡就是人類在亞洲和歐洲獨立進化的假象,誤導了化石專家產生了本土起源說的錯覺。而留在非洲老家的古猿人依然不斷進化,改變世界的能力不斷變強,直到進化成我們這些現代人,然後走出非洲,在全世界獲得成功。

5. 現代人群在全世界的擴散

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經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5個階段。在現代人的祖先離開非洲之前,進化中的人類至少曾經2次走出非洲。分別是直立人(海德堡人、北京猿人、爪哇猿人)和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直立人滅絕於冰川期。早期智人(如尼安德特人)則是被現代人滅絕的。但早期智人部分基因還留在現代人的體內。無論是歐洲人、東亞人還是美洲印第安人,體內都有大約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現代人(晚期智人)離開非洲分先後兩次,第一次是10萬年前的棕色人種,y染色體為C和D型。這群人屬於一個海岸撿食文化群體。主要通過在海邊撿拾海魚、貝類等高蛋白食物為生。所以他們始終沿著海岸遷徙。因為路線單一,推進的速度比較快。到 6萬年前已到達今天的東南亞和澳洲。成為老亞洲人。那時地球正處於冰川期,海平麵比現在低100米以上,澳洲和印尼群島以及亞洲大陸連在一起(或者僅僅隔著很窄的海峽)。 

冰川時代的中國非常寒冷,棕色人種進入中國的步伐緩慢。直到4萬多年前,棕色人種才發展出在寒冷地區生活的文化。使得他們可以拿著舊石器,向冰天雪地的北中國走去,形成了山頂洞人等早期中國居民,延續了中國已經中斷了幾萬年的舊石器文化的香火。今天,棕色人種還在很多比較邊遠的地方生活著,比如澳洲土著、印度低種姓、日本阿伊奴人、東南亞尼格利陀人等等。中國人是黃種人,但也有很重的棕色人種血統。中國人的基因至少有10%來自老亞洲人(棕色人種),甚至可能遠遠高於這一數據。

現代人第二次走出非洲發生在5萬年前,他們是中國人的主要祖先,中國人的絕大多數基因來自於他們。這群人使用的石器比以前已經大為改進。他們的Y染色體為F型,是亞歐大陸絕大多數人的原始根類型。他們屬於狩獵采集文化,以打獵和采摘為生。所以他們沿著陸路遷徙,至5萬年前到達西亞,在那裏他們與尼安德特人有了一次混血,使今天的亞洲人和歐洲人都有少量尼安德特人血統。這些現代人在西亞長時間定居,形成“古亞歐人群”。這個人群不斷繁衍,不斷擴散,為後來白種人的多種多樣的體質特征奠定了基礎。Y染色體也由F 分化為K、I、P、J等。
 
到4萬年前,這群人中的一支離開伊朗高原向東方遷徙, 他們的Y染色體為K型。他們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在較短的時間內穿過印度,來到緬甸、老撾一帶,定居在今天大名鼎鼎的“金三角”附件的雨林裏。在東南亞的雨林裏,他們生活了2萬年,體質也就漸漸與西亞的人群有了差別,黃種人的體質漸漸形成,而他們的Y染色體也由K分化為N和O。隨著人數的不斷壯大,這些東遷的“古亞歐人”漸漸形成“新亞洲人”。中南半島成了黃種人的搖籃。
6.上古中國人群的形成

中國男性y染色體大多數歸屬於國際標準中的C、D,O、N,Q、R六種類型,都能在國境線外不遠的地方找到更古老的類型。這些數據揭示了我們的祖先是在什麽時間、沿怎樣的路線進入中國的。
考古發現,幾萬年來,東亞的古人類遺骨有從棕色人種漸漸變為黃色人種的趨勢。山頂洞人的遺骨中有很明顯的棕色人種成分。在日本,西伯利亞、美國,都發現過棕色人種的遺骨。而2萬年以來,黃色人種的遺骨漸漸多了起來。在遠東發現的石器更是對這種人種更替提供了明顯的證據。中國的石器卻始終都處於舊石器石器,這正好對應著棕色人種的活動時期。但是到了2萬年前,突然由舊石器轉變為新石器,在極短的時間內追上了西亞的進度,與之處於同一水平,這種不同尋常的飛躍,是東亞發生人種替代的又一證據。

幾乎所有民族都是不同人種融合混血而成的。歐洲人的主體是由地中海人種和諾迪克人種融合而成的阿爾卑斯人種。即使是血統純正的冰島人,其男性Y染色體有兩種相當不同的成分。而身處孤島的日本人則是由4萬年前來到日本的原生人和2300年前登島的彌生人融合而成。中國人和世界所有民族一樣,也是古老的混血兒。中國人形成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最早進入中國的現代人是棕色人種,男子攜帶的Y染色體為C和D。他們利用4萬年前亞間冰期進入中國。他們是10萬年前離開非洲的第一代現代人(晚期智人),他們使用舊石器,早期主要通過在海邊打漁謀生,後來也發展出狩獵—采集文化。棕色人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今天的中國人的體質,因為中國人的母係遺傳中棕色成分較大。後來大部分區域的棕色人種都被取代,但小群落今天還分布在像北海道、安達曼島等邊緣地區。

中亞白種人是另一個進入中國的古人群,他們攜帶的Y染色體為Q型和R型。Q在2萬年前開始進入,R要晚一些。今天這兩種染色體類型占漢族的3%左右,證明漢族也有一定的白色人種的成分,隻是比例極小,對中國人體質影響有限。R型為較為典型的白色人種Y染色體類型。但中原的R型為漢族所特有,與歐洲人的R已經分離了1萬5千年以上,證明在它是在漢族形成時就有的,與後來入侵的遊牧民族沒有關係。

中國人的主要體質特征來自東南亞的黃色人種,Y染色體為O型、N型。約3.5萬年前,東南亞雨林裏的黃種人攜帶的K型Y染色體突變為O和N。O又分化為O1、O2、O3三支。其中攜帶O1型Y染色體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越南,被稱為“黃種人沿海支”。這一支人從東南亞呈放射狀擴散到印尼、夏威夷、新西蘭和馬達加斯加,形成後世的南島語係各民族,後來也有一些“沿海支黃種人”進入中國。而Y染色體為O2、O3和N的人群則聚集在中南半島的西部,稱為“內陸支黃種人”。

小冰期使北方天寒地凍,阻擋黃種人北上。直到2萬年前,全球氣候變暖之後,黃種人的沿海支和內陸支分東、西兩條路線進入中國北方,而廣西和雲南分別是其的入口。O1(沿海支)黃種人沾著中國的海岸從廣西一路向北擴散,一直走到遼寧等地。形成後來的百越、東夷、通古斯等民族。今天東北的滿族、蒙族、朝鮮族有較多的O1成分。

而西支黃種人的Y染色體為O2、O3和N類型,他們自雲南一路向北進入中國。沿著雲南橫斷山脈的江河一代一代地向北方擴散。他們的子孫經過雲貴高原、四川西部一直來到黃河上遊,即今天甘肅的河西走廊地區一帶定居繁衍。不斷向黃河中下遊擴散,形成了“漢藏人群”,這群古人是今天漢族、藏族、羌族等民族的祖先。他們不斷排擠當地的棕色土著,使得中原地區的棕色人種人數大減。但很多棕色人種女性把基因融進了現代中國人的身體裏。所以,如果說現代人形成於非洲,黃種人形成於東南亞,那麽最初的中國人則形成於黃土高原。
棕色人種C很早就散布到蒙古高原。之後白種人Q、R也從中亞遷入中國北方草原,深深影響了當地人的體質。接著黃種人O、N也由中原大量進入,並成為當地的主流。黃白棕三個人種在蒙古高原上混合成了阿爾泰語係各民族。他們的後代包括後來的匈奴族、突厥族、東胡、鮮卑、蒙古族和滿族等。 今天,阿爾泰語係民族從亞洲最西端的土耳其到最東端的韓國廣泛分布,越往東黃色棕色血統更濃厚,如蒙古、錫伯族等。西部阿爾泰語係各民族白種人體質更明顯,如維吾爾族等。這些人的後代注定會威震華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