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day

每天進步一點點,幸福得象花兒一樣
正文

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016-07-17 19:38:20) 下一個
剛剛讀完範海濤的"就要一場絢麗突圍 一 30歲後去留學"。
 
首先讓我對此書有印象的是它的序:
 
範海濤請來為此書作序的三位好友風格迥異,所做的序一看就具各自的職業特色。
 
李開複,創新工場創始人。範海濤是他的"世界因你不同 · 李開複自傳"的作者。這本銷量破百萬冊的自傳,同時提升了兩人的知名度。兩人曾經的緊密合作,彼此之間的信任,都在他娓娓道來的序中。感覺李開複就是一個和藹開明有見地的長輩,對範海濤的關愛、欣賞和鼓勵,讓人感覺很溫暖。
 
徐小明,新東方&真格基金創使人。一個做投資的朋友對你最大的關愛莫過於教你如何讓你的收益最大化。徐小明對範海濤在出國留學和回國發展決定上的直言,讓我看到了他的真誠和職業。有這樣的朋友真好!
 
曹景行,前鳳凰衛視"口述曆史"主持人。他的序很符合他曾經主持過的"口述曆史"的風格,看不到很明顯的個人情緒,平靜地談自己的感受,對範海濤的褒獎和鼓勵也恰到好處。
 
其次從此書所收獲的是對範海濤和她所學的口述曆史的了解:
 
"2009年,還是一名財經記者的範海濤與穀歌全球副總裁李開複博士合作撰寫了巜世界因你不同 · 李開複自傳》,並獲得了藍獅子中國本土最佳商業作者獎,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財經作家。2011年,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她毅然放棄國內安穩的工作和生活,赴美留學,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曆史專業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2014年,她找到了自己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非虛構寫作與人物傳記撰寫,創立了海濤口述曆史人物傳記工作室。"
 
通過此書範海濤真實地記錄了她在決定留學與否時的猶豫,海外學習生活的艱苦與快樂,以及畢業後麵對職業發展方向時的冷靜選擇? 兩年的留學生活讓她變得更成熟,視野更開闊。隻要認真堅持下去,相信她會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的。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口述曆史是陌生的,但範海濤通過對她在哥大學習的記錄,讓我了解了口述曆史。說簡單了,口述瀝史就是對官方曆史的補充,讓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一個曆史事件,增加了真實性和客觀性:比如,她從口述曆史中學習美國同性戀發展史、911事件時所經曆的心靈的震撼和觀念的轉變?
 
我想在國內有不少人喜歡看野史,野史是從民間來的,如果能夠通過正規渠道,由專業部門收集記錄下來的話,那應該就是口述曆史了吧?
 
做口述曆史很難,因為有時會aganist官方曆史,但這對於所有曆史事件又是非常值得的,因為這樣會使它們更真實和公正。不知道範海濤會如何開展她的工作?
 
最後,有人提到網絡如此發達,國內的機會那麽多,是不是還需要出國留學?
 
中國的機會太多了,範海濤在為是否出國猶豫時,也問到過國外學成回國發展的人士,人家告訴她的是:互聯網這麽發達,信息共享這麽方便,國內機會那麽多,出國是浪費時間。
 
徐小平從他做投資人的角度也曾給過範海濤勸誡,勸她應該趁自己炙手可熱時多寫幾部自傳,不必現在放棄名利出國留學,等過幾年錢賺夠了,到那時還想出國留學的話,可以帶著孩子保姆一起出國留學。這個勸誡聽起來真不錯,現在很多國內大佬出國遊學應屬這一類的。
 
但我覺得範海濤的決定還是由她的性格決定的,她放棄了很多,但也收獲了很多,特別是她找到了自己一生的career。出國看世界,和在網上看世界是不一樣的;出國一年,和出國五年、十年的感悟也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決定都能找到perfect timing的,有時就是要有follow your heart的勇氣。
 
"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聽著很雞湯,但我覺得人還是該有點passion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若妖 回複 悄悄話 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