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day

每天進步一點點,幸福得象花兒一樣
正文

回國隨想:一個總讓我感覺饑餓的地方

(2016-06-26 19:39:35) 下一個

友情提示:如果你是個吃貨,那就不必再浪費時間往下看了 嘻嘻

 
前幾次回上海,都有去淮海路上的光明邨吃飯,趁著飯前或飯後的短暫閑暇時間,會跑去幾個店麵之外的三聯書店小逛。三聯書店不大,但在寸土如金的淮海路商業街上能被保留下來實屬不易,隻是這樣size的書店總不能讓我逛得盡興。
 
這次回國沒有生病,精神也很好,所以安排了時間去福州路的上海書城。那天下午我們在書城呆了近四個小時,從一樓逛到三樓,四樓因為賣的是國外的原版書籍和音像製品,所以我們沒有再往上去。那天逛得很開心,但離開時仍有意猶未盡之感。
 
上海書城一樓經營的主要是流行圖書,二樓是文學藝術類作品,三樓是專業/工具類書籍。我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了二樓,因為去的那天是周四下午,所以書城裏顧客不多,但我卻挺享受這樣的環境。眾多的開價書籍,可以在無幹擾的情況下任我翻閱,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場視覺盛宴中~ 有些在這裏通過網絡已有所聞的作者和他們的作品,現在可以一睹它們的實體版了;發現了一些我沒有聽說過的,但內容看著很有吸引力的圖書。。。我知道我不能將所有喜歡的書籍都買下帶回來,所以對於書籍的取舍也很費了一番心思。回來後發現,我還是因為誤判,放棄了一本書,有些隱隱作痛。
 
在三樓買了一本聚會時親戚特別推薦的專業書,但那是一套兩冊,我不知道,也沒有細看,拿起一本就走人了,到家後才發現少買了一冊。於是第二天下午又抽出了一點時間,就近去了書城的五角場店,補到了另一冊。書城的五角場店在萬達廣場的二樓,我是第一次去,規模也不小呢。也是啊,周圍有複旦,同濟等幾所知名大學,多好多大的一個市場,不利用,太可惜了。
 
在店裏翻書時,遇到了一個大學生模樣,穿著藏青色製服的年輕女孩。她禮貌地問我:是不是對學習英語有興趣?
 
我猜測她應該是做市場推廣或銷售的。因為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所以笑著對她搖了搖頭。然後繼續低頭看我手裏的書。
 
女孩鍥而不舍:那工作中有需要用到英語的地方嗎?
 
我不想浪費她的時間和認真:有啊,天天都要用到英語呢。實際上我是回國探親的。來書店逛逛,看看國內的人現在都在看些什麽書。
 
喜歡英語的年輕人一般都會對北美有很多的好感和好奇,我接著又回答了女孩提出的幾個我在這裏工作生活的問題。她很乖巧,沒有占用我很多時間,最後問了我:那你今天找到你要的書了嗎?
 
我晃了晃手中的書,說:找到了。我最近對這一類的書挺感興趣的。
 
她笑著說:那你接著看吧。
 
於是我們相視而笑算是道別。
 
之後我才注意到收銀台邊有一個“華爾街英語”的廣告牌和小booth,我想女孩應該是為“華爾街英語”工作的吧?
 
很喜歡這樣知書達理的年輕人。
 
回來前的一天,我有大半天時間沒有什麽安排,於是我決定去逛一逛福州路。福州路是上海的文化一條街,不但有上海書城,還有很多私人經營的小書店,連弄堂口賣飲料的老婆婆都在賣飲料的同時賣著書呢。那天我在一家小書店,買了三本書,售價18元/斤;還在另一家小書店買了兩本打對折的書。感覺占到了大便宜。
 
有人說書城平時很少打折,有些人在裏麵呆上一天也不買一本書,很多開價書都被翻舊了,沒法賣了,所以書城很難賺錢。是啊,一般書店賣的每本書都穿著一個薄膜外套,顧客是沒法翻看的。與我而言,就少了一份買書時的樂趣。我想書城是國有企業,不同於其它商店,哪怕不賺錢,國家也應該扶持,因為隻有看書的人多了,思考的人多了,國家才會更文明,更先進。花點錢培養國民的閱讀習慣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逛了這麽多書店還沒夠嗎?嗯~~,逛的很開心,但確實還沒夠,比如:台灣的誠品書店在上海的徐家匯開了分店,我因為知道得太晚了,沒有時間過去了,隻能等到下次回國了。。。
 
書店,一個總讓我感覺饑餓的地方,你會有同感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veryday 回複 悄悄話 便宜打折的書中一定會有盜版的,但不會全是盜版的。真假難辨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