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紅樹林

觀看現代中國電影有感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與新中國格格不入的張愛玲

(2021-04-04 05:03:33) 下一個

張愛玲曾在散文集《流言》中標榜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小資產階級′′,用第一次投稿所得的五元錢買了一支向往已久的口紅,找上海最好的裁縫量身訂做時髦的衣裳,去飯店吃上等西餐和奶油蛋糕。這些現在看來很稀鬆平常,每個女人都樂此不疲的事在四九年的新中國可都是與``勞動人民對立”的大事。張愛玲的性情和敏感,讓她先是去了香港,後移民美國,遠遠離開了她念念不忘,曾充滿愛恨悲喜的上海。

上海是張愛玲的生命生活之源,她的巔峰作品都是生活在上海的產物,離開上海後,她再也沒寫出象《金鎖記》,《傾城之戀》那樣的經典作品。張愛玲生活的上海,摩登與傳統並不對立違和,相反平安無事的各司其職,有人好京劇捧名角,有人喜聽西洋歌劇,看默片卓別林。上海人的聰明與接地氣大概也隱隱約約地影響著張愛玲,盡管人們很難把疏離世俗的天才女作家與“接地氣”聯係到一起。張愛玲的小說有著看透世俗和人性的絕頂聰明,她擅長於愛情小說,但她筆下的男女之愛現實多於美好,還常常是算計的,《紅玟瑰與白玟瑰》中那句‵‵白月光與蚊子血”的愛情麾咒,至今還讓人們回味著。《金鎖記》裏描述長年缺愛的七巧變態地把自己的不幸附加到親生子女身上,以及那句"所有女人都是同行"的名言使人不由得相信,孤僻的,與大眾疏離的張愛玲其實是最入世,最具人生煙火氣的作家。她敏感,聰明又性情,她愛享受生活,但不時又對生活充滿悲觀。除了天才和家庭背景,一定是上海的獨特土壤孕育了張愛玲。

新中國建立後的最初幾年,號召工人勞動階級領導一切,嫋嫋娜娜的旗袍還有鶯鶯燕燕唇膏大概被視為很腐朽的東西,西洋的歌劇電影也很可能被`‵無產階級′′唾棄,往日摩登溫柔的上海也變成了一片紅色海洋,滋養張愛玲的老上海不複存在了。凡此種種一定讓``小資‘′的張愛玲感到與周圍人和事的格格不入,所以1952年她決定前往香港定居。後來大陸發生了各色政治運動,不由感歎張愛玲當時``格格不入``的先知先覺救了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張愛玲的藝術追求和敏感救了她,幸好她一見不對就離開了,要不,在日本統治的年代,在上海攤上的一部一部作品的爆發般的創作,也足夠讓她過不去一次比一次嚴酷的政治運動的坎。
滿池嬌 回複 悄悄話 看張愛玲 的 骨相都是清貴的,和那個地方格格不入 就對了。

春暖花開2016 回複 悄悄話 幸好離開了,張是幸運的,因為保有了自己的自由和尊嚴。那些被忽悠留在國內和回國的,有幾個有好下場。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張在美國平靜離世是她的選擇,至少是有尊嚴的。。。
如果留在大陸,她會走得很難看。。。
她是冰雪聰明,深諳世事的。。。。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回複 悄悄話 幸虧離開了!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看看那些作家老舍傅雷們在文革的遭遇,張愛玲留在中國大陸能有好下場嗎?連小說紅岩這種為共產黨歌功頌德批評國民黨的作品的作家都會被整死。張寫的那些東西絕對跑不掉的。她雖然在美國孤獨的去世,這個完全是她的性格使然,不是國內描述的什麽貧病交困,她去世後存款都有幾十萬美元。而且從美國去香港台灣好多次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如果留在國內非但不能創作而且肯定會被整死。
新手一位 回複 悄悄話 死,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從生到死,人生要走幾十年。
Tigerlily66 回複 悄悄話 張愛玲在美國去世後十幾天才在公寓裏被發現。無論結局如何,是她自己的選擇。我想以她的個性,她不會後悔。
tobyd_媽媽07 回複 悄悄話 張愛玲最後在美國的生活狀態是她自己的選擇,總有人認為很悲慘。不了解別人的個性就不應該輕易評論別人的生活。
lin13590 回複 悄悄話 國內將張愛玲在美國的最後歲月描寫得很悲慘,但再悲慘也會好過待在中國。她如果文革還在中國就不是慘不慘的問題,而是能不能保命的問題。
老天真 回複 悄悄話 隻知道張愛玲最後死於美國,不知道她在美國混得如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