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3. 珠穆朗瑪: 真實的人生故事比電影更精彩 動機

(2016-01-06 20:25:36) 下一個

(三) 1996年,還有幾個特別的隊伍。

一支五個人的台灣登山隊,領隊是Makalu Gau高銘和。最後其實隻剩高一個人了,三人退出,5/9 日那天一個隊員在三號營地墜亡。高銘和47歲,已經登山近20年。Makalu是他曾經征服過的世界第五大高峰,被他用來作為英文名字。在這之前,台灣已經有幾個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瑪,他的動機不是挑戰台灣登山第一人的名頭,而是挑戰自己登山生涯的頂峰。 Jon在書裏指責這支台灣隊伍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衣著奇怪,動作笨拙緩慢,拖累大家;高冷酷無情,對於隊友死亡無動於衷;最主要的是Jon指責他們不守信譽,在架設三號和四號營地路線中台灣沒有出人,大家一致開會決定台灣隊伍在5/11 號登頂,以避免山頂人太多,他最後還是毀約搶在5/10 跟Rob和Scott 同一天登頂。 高銘和後來在台灣出了書“九死一生”,對於西方的話語權卻有些無力。對於Jon指責的解釋,甚至他的登山背景,在西方鮮有見到。珠峰的大本營,主要是歐美人的天下。他們在這裏同吃同住同訓練,共同經曆生死考驗,打成一片。一個老式的台灣人英語一般,不能加入這個陣營,被隔絕,而不被理解也是可以想象的。

高銘和後來給Jon寫信解釋,未見Jon有回應。比起另一個俄國人出書反擊,兩個人展開常年的罵戰,台灣人抗議的聲音是如此微不足道。 他也上過紀錄片Storm Over Everest 1996,解釋當時別人通知他隊員死亡,他反應冷淡,是根本不相信;至於5/11 日登山的安排,他聲稱沒有出席會議。

另外有一個六人的南非隊伍,肩負頭一支非洲隊伍攀登珠峰的重任。 Ian Woodall領導這支隊伍,臨行前受到總統曼德拉的接見,另外得到紐約時報的讚助和支持,一時風光無限。 到達喜馬拉雅後,這支隊伍卻醜聞頻頻,最資深的三位登山者與Ian不合退出隊伍。有兩位女士都到了大本營參加登山,Ian卻說要在兩位女士中挑選一位,最後Cathy 勝出。Ian隨後和隨隊的紐約日報記者發生衝突,最後紐約時報中斷了援助,把原來計劃留給攀登珠峰的版麵改為對Ian的攻擊。 Into thin air也大力抨擊Ian的人品,列舉事實包括Ian偽造簡曆,從來沒有爬過8000 米高峰;大家後來發現他本身實際不是南非人,而是英國人--隊伍裏麵已經爆發過隊員雙重國籍的爭論,他其實不具備領導南非隊伍的資格。另外他傲慢自大要求其餘登頂隊伍為他讓路,犯了眾怒。 這支南非隊伍也被定在5/11日登山, 5/10 的晚上他們就在四號營地。 他們的動機是個人和國家的榮譽。

IMAX籌劃了一年要拍一部關於珠峰的大屏幕電影。1996 年他們在珠峰大本營,卻為了格外擁擠的人潮而有些憂慮,擔心不能拍到壯闊的山峰。最後登山者開會決定,5/9 日IMAX隊伍先行,這樣他們就有一整天時間獨自擁有珠峰。 這支隊伍基本都是登山健將,David Breashears是電影導演,而Ed Viesturs 專門負責登山事宜。他是Rob和 Scott兩人的好友。 5/8 日那天,他和導演同時覺得山上氣候看起來不好。對於已經籌劃了一年的電影,他們不介意再等待一下,攀登珠峰的窗口隻有五月的兩個星期,他們希望能拍到最好的時候。5/8 日隊伍下撤到二號營地,跟上山的Rob和Scott交錯而過。Ed後來說,聽說他們下撤,Rob 和Scott驚訝的神情讓他幾乎質疑自己的決定。

國家地理也有一隻隊伍在三號營地。 這樣幾支隊伍各自懷著不同的動機,5/10 那天淩晨當四號營地30 多人發起登頂 (包括夏爾巴人),還有一些人在四號營地等待,慘劇將要發生,所有人對此都一無所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