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加菲貓

喜歡逍遙自在的碼字,興趣廣泛,常常有感而發,並不拘泥於什麽主題。
個人資料
費城加菲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貓眼看世界:2018夏季歐洲遊 - (2)萊茵河

(2018-08-19 16:42:33) 下一個

萊茵河(Rhein)是浪漫,萊茵河是神秘,萊茵河是傳說,萊茵河是童話。在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條自己的萊茵河。

萊茵河是一條歐洲國際河流,發源於瑞士格勞賓登州的阿爾卑斯山區,流經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於荷蘭流入北海。在德國境內的萊茵河,從美因茨(Mainz)到科布倫茨(Koblenz)的河段風景最為優美,沒有架設任何橋梁,全靠擺渡過河,目的是為了保存該河段的自然風貌。萊茵河沿岸有許多葡萄園,也有許多古堡和田園村鎮。

在世界著名的長河裏,萊茵河的名字最優雅。萊茵,多像一個曼妙少女的芳名啊!Rhein在日耳曼先民的語言中,是清澈明淨的意思。對於德國來說,萊茵河是它的母親河。許多德國詩人都有頌揚萊茵河之作。歌德譽之為“上帝賜福之地”,劇作家克萊斯特則稱之為“大自然的樂土”。在本貓看到萊茵河之前,想象中的萊茵河總是充滿著浪漫氣息和神奇色彩,因為許多耳熟能詳的古老的神話,浪漫的傳說,和神奇的故事都發生在這個地區。

當來到德國的萊茵河畔,兩岸是丘陵小山,撲入眼簾的是一處處如詩如畫的中世紀古羅馬風格建築。河畔各小鎮上高低錯落的建築和尖頂教堂,背後襯著山坡上的葡萄園。碧綠的葡萄園點綴在成片的樹林間,此地盛產著名的德國萊茵河葡萄酒。當鮮紅色的列車不時穿行在河畔樹叢中時,更是組成了一道很不錯的動感風景。

巴哈拉赫小鎮被譽為萊茵河畔最美的小鎮,她的街道和建築不但古老而且具有非常的藝術美感。小鎮近河邊有個古城門,在德國古老的小鎮基本上每個鎮都有城牆和城門。鎮上不少用木板條建的屋就是德國特色的傳統建築。漫步在寧靜的萊茵河小鎮的小石板路上,看不到現代的痕跡,仿如回到了過去的年代。

萊茵河是德國的命運之河;也是德國曆史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象征。兩岸山頂上一座座傲然屹立的古城堡,無不令遊人想起那些美麗的神話。其實,被冠以“浪漫萊茵”之名的萊茵河,它的過去卻曾經是刀光劍影的殺戮戰場。河畔各處山坡上眾多造型優美的中世紀古堡使萊茵河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氣息,成為今天人們欣賞的焦點,而它們大多都有著血腥的過去。其實是直到19世紀初它才為眾多德國浪漫詩人和畫家“發現”,並冠上“浪漫”之名的。

在人類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隻有將自己關在城堡內才是安全的。一個家族如果強大起來就修建屬於自己的城堡,然後再向外擴張形成小邦國,失敗了則退回自己的城堡繼續生存下去。在德國曆史的長河中,有1000多個小邦國就是這樣形成和消失的。在世界上,你可能找不出任何一個地方,能夠集中這麽多古堡,而且還風景如畫。據說,至今還有屬於一個家族長達千年的古堡。要問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古城堡被保留下來呢?據說那些維護費高昂賣也賣不掉的古堡,可以送給德國古堡協會而不能任由它倒塌,這是有法律規定的。

在河畔的聖戈爾斯豪森鎮(St. Goarshausen)山上有著名的貓堡(Burg Katz)。與它相對的是建於1356年的鼠堡(Burg Maus)。聽遊輪上的廣播介紹,貓堡是主教建的,鼠堡是伯爵建的,貓堡是用來鎮著鼠堡的,說明當時宗教勢力強於世俗的勢力。有點遺憾,本貓隻看到了貓堡,卻沒有找到鼠堡在哪裏。

聞名於世的神話傳說羅蕾萊(Loreley)也是產生在萊茵河上。相傳這個女水妖坐在岩石上,用梳子梳著她金黃的頭發,用歌聲迷住了過往的船夫,讓船夫神魂顛倒,從而船毀人亡。其實,羅蕾萊隻不過是一塊普通的頁岩。在遊船經過的時候,本貓瞪大雙眼仔細檢視,絲毫不敢有任何遺漏,任憑本貓絞盡腦汁也想象不出哪裏有以個盤腿坐在岩石上梳頭的妖女形象。船過去以後,還沒有緩過神來,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哈哈,回想起來,有點好笑,太當真了不是!

當你的心中,住著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時候,那萊茵河一定就是你夢中的那條河。幽遠寧靜的萊茵河畔,美麗的大森林中,一座古老的城堡,在它華麗的宮殿裏,英俊的王子擁著美麗的公主,翩翩起舞,童話總是結束在“從此後,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其實,每個人心中的萊茵河都是一條帶有夢幻色彩的河流。萊茵河之於本貓,卻是纏繞一種羅蕾萊情節。那被施了魔咒的紅顏薄命的美少女羅蕾萊,被迫用她美麗的容顏和動人的歌聲吸引萊茵河上的船夫,導致許多船夫無法集中注意力好好行船而船毀人亡,為擺脫魔咒,羅蕾萊最終從懸崖跳入萊茵河,這是萊茵河上最淒美的傳說。

還有一個有關公元5世紀初歐洲古老家族勃艮德(Burgunder)衰亡的故事也和萊茵河有關。德國的英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裏的描述,勃艮德國王龔特爾(Gunther)的伺臣哈根·馮·特羅涅(Hagen von Tronje)從勃艮德首府沃爾姆斯(Worms)載運了144輛滿載黃金的馬車,前往萊茵河流域一個不知名的地方。但是最後寶藏失蹤了。《尼伯龍根之歌》中隻有一句話泄露了哈根在哪兒將黃金沉入了湍急的萊茵河水之中。那麽傳說中的"寶藏"也是真實的嗎?直到今天,尋金者們夢想著能找到所謂"尼伯龍根黃金"的藏身之地。在瓦格納的歌劇中還有這樣描述:萊茵河底的眾仙女守衛著一塊魔金,用這塊黃金鑄成指環,無論誰戴上它,都能統治世界,但是,他必須拋棄愛情。這是萊茵河上最無情,最兩難的傳說。

壯麗的風光全世界到處都有,但萊茵河的獨特之處在於,大自然那充滿戲劇效果的景致就仿佛是一個舞台,將人類的痛苦和命運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雨果就曾經這樣形容萊茵河:我最愛的河流是萊茵河,這條河,映照著整個歐洲的曆史。

記得上世紀30年代朱自清先生有篇《萊茵河》的散文就記載過這裏。“兩岸山上布滿了舊時的堡壘,高高下下的,錯錯落落的,斑斑駁駁的:有些已經殘破,有些還完好無恙。這中間住過英雄,住過盜賊,或據險自豪,或縱橫馳騁,也曾熱鬧過一番。現在卻無精打采,任憑日曬風吹,一聲兒不響。” 雖然,80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但是,現在再來讀朱先生的文章,依然可以和眼前的景色對應上。此時,本貓麵對著萊茵河紅葡萄酒,在時空交錯中,醉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