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人家

平平常常的一家四口,拔去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根,駕馳著一艘名為海韻的帆船,二度航海漫遊太平洋,為的是換一種活法,讓夢想成真。
正文

小哥倆---飽漢不知餓漢饑

(2017-04-21 11:14:44) 下一個

我們的兩個兒子, 老大子虛,老二無虛,雖然長得蠻像的,但性格習慣卻很不相同。在這裏就說說他倆的飲食愛好。

 

三歲半的子虛是個飽漢;對美食毫無興趣。你不叫他吃,餓幾頓沒問題。

他很挑食,主食麵包,奶酪,牛奶,豆漿和水果。有時吃點熱狗,火腿肉和魚。

 

泡飯加肉鬆,是外婆趁他一門心思玩電腦時,往他嘴裏塞的。因為那時的他,人腦已經完全被電腦取代,有東西到嘴邊,隻會條件反射地張口,咀嚼,下咽。

“看,一小碗飯吃下去了吧?!”那是外婆最開心得意的時刻。

在老人“民以食為天”的原則裏,“食”的根本是米飯。

 

一歲半的無虛則不然。每時每刻像個幾百年沒有吃東西的餓漢。

隻要看到別人嘴一動,他就“噯,噯,噯!”地大叫。

一聽到塑料袋響動的聲音,就馬上伸長脖子,東張西望,眼睛烏溜溜地說“是誰在開袋子,拿東西吃啊?”

當他開始學說話時,講得最棒的是“謝謝”,那是在接受別人給他美食時說的。加上那甜甜的,心滿意足的笑臉,誰見了都會把原來準備放進自己嘴裏的那一口給他吃的。

 

對無虛來說,最痛苦的事是害肚子。因為那個時候就得忌口,隻能吃些清淡的。

哦,天哪!那時候的他可慘了,往往為吃不到他想吃的東西而傷心地痛哭。

大人們不忍心,隻能倍他吃素, 共渡難關。

 

無虛雖然對吃很感興趣,但是並不小氣。有好吃的東西,喜歡往別人嘴裏塞,有時是經過他自己口裏處理過的“易消化物”。無虛很愛他爸爸,所以他爸是最有幸得到他的嘉獎的。

 

這次在加拿大度假時,某天傍晚給了兄弟倆一人一盒巧克力豆,無虛那一份一眨眼就吃光了。馬上就到哥哥那裏剝削了幾顆。

等二人都吃完了,無虛就動空盒子的腦筋;把盒子倒過來放過去,就盼著還能倒出幾顆巧克力豆來。他就這樣折騰了一晚上,甚至把已經扔進垃圾桶的盒子也拿出來檢查了數次。做父母的實在看不得他巴巴的眼睛,恨不得立馬跑出去,敲開店門,買上百八十盒巧克力豆,讓他吃個夠!

 

無虛在家裏什麽都愛吃,雞鴨魚肉,蔬菜水果,來者不拒。啃起骨頭來津津有味,可以吃得很幹淨,還會發出嗯嗯之聲,以示滿意。

到了戶外,他也不謙虛,石頭,樹葉,花草,泥沙,什麽都敢往口裏送。對大人的驚呼,有很大的免疫力,他是屬牛的,吃吃草也罷了,可對石頭,沙子也那麽有興趣,就很難理解了。

 

想來想去, 想到我上小學時,政治老師常說:

“你們是很幸運的,生在紅旗下,長在黨和毛主席的陽光中,是在蜜糖裏泡大的。可是,你們不要忘記,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兒童,在資本主義國家裏,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像苦難的美國兒童,每天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想到這些,我恍然大悟;無虛是個美國人,當然整天挨餓。

至於子虛嘛,也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基因表達得強了些,所以才不像個餓漢。

 

1998年夏 書於加拿大溫哥華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