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當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正文

高學曆人士為何在國外做保姆?

(2015-12-10 18:14:05) 下一個

據報道,近日,美國加州爾灣市湧現一批高學曆華人保姆。她們在美國當保姆之前均在國內有正式工作,且家境殷實,赴美國後由於語言等原因,不能繼續從事本專業工作,於是應征保姆。   這幅景象讓人聯想到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情節,吳秀波飾演的F rank在國內本是一位心血管疾病方麵的名醫,移民美國之後卻隻能在月子中心當司機。更能顯示“藝術來源於生活”的是,戲中的吳秀波是為了孩子教育去的美國,而新聞中的“耿女士”則是一名為了孩子而移民的陪讀媽媽。   一些有“大局觀”的網友卻高屋建瓴地指出,“祖國培養你們這麽多年,有本事了就去伺候老外。”從宏觀層麵來看,國內培養的高學曆人士跑去國外從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職業,確實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但操心國家之前還是操心一下個人和子女的前途。何況,高學曆也好企業高管也罷都是個人奮鬥的成果,並不是誰的恩賜。   而且,這是一個職業不分貴賤的時代,國內賣豬肉、賣煎餅、賣肉夾饃的大學生已屢見不鮮,實在沒必要因為人家去國外做保姆上綱上線。因此,值得關心的僅有一個問題,他們為什麽做出這樣的選擇?   無論戲裏戲外,這些高學曆、有技術、生活優越的中國中產階級一句“為了孩子”便義無反顧地跨越太平洋,這份“舍己為孩”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要知道,他們放棄的不僅是國內維係多年的朋友圈、熟悉的人文環境,還有體現人生價值和存在感的事業。   比如“耿女士”表示,做保姆收入還在其次,“在國內上班久了,不工作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試想,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且曾在大公司做高管的人,竟要通過做保姆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心情一定沒有那麽輕鬆。   驅動他們移民的動機中,子女的未來發展是最重要的一個考慮,而教育隻是一個實現途徑罷了。在近年不斷引發“人才流失”憂慮的移民潮中也出現了一些可喜的現象,比如回國創業潮。前段時間就有個回來的人高調宣稱“世界的未來在中國”,不小心還刷爆了朋友圈。在可預見的未來,“放棄國內的優越條件出國做保姆”和“放棄國外的體麵工作回國創業”可能是同時發生的兩股潮流。不論哪一種選擇,最值得解讀的都是微觀動機,而不是道德判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ilyzyl 回複 悄悄話 大家各有各的考量
試試水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任何原因,唯一的原因是cheap.這就是當年“穿八身兒皮爾卡丹也遮不住自己是個爆發戶“的經典演繹,再有錢再高學曆,就是沒有dignity,然並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