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殘陽

曆史,是過去的現實, 現實, 是將來的曆史, 我們不糾纏曆史,我們創造曆史!
個人資料
蒼山殘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代旅行 | 《良友》:民國的時尚雜誌,至今還被追捧收藏,今天的時尚和她相比弱爆了 國家人文曆史

(2016-10-25 17:37:03) 下一個

                           

良友》雜誌

經公眾號百代旅行網(微信號:)授權轉載。

一本刊物(或媒介)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就如民國時期的《良友》——一本開創我國大型綜合性畫報先河的刊物,在八十年後的今天仍被人津津樂道,並被不少粉絲追捧收藏。

 

《良友》曾在百冊特刊中號稱“良友無人不讀,良友無所不在。”說它是民國期間最受寵的讀物一點也不過,當時從學者專家到村民婦孺人手一本。良友如此受歡迎還得歸功於創辦人伍聯德。

 

伍聯德創辦良友之前曾出版過一份兒童畫報《少年良友》,想和當時兩大出版巨頭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兒童刊物一爭高下,但是銷路慘淡,以失敗告終。

                                          

伍聯德

 

二十多歲的他頗有野心,不甘失敗,決定另辟蹊徑,創辦一份前所未有的大型文化期刊。為了說服合夥人,他承諾說賺錢歸公司,賠錢自己擔,因此取得了合夥人同意。

 

1926年2月,《良友》畫報應運而生。創刊號的封麵是日後成為電影皇後的胡蝶,圖中她手捧花束,一副羞答答的模樣,堪稱“胡蝶戀百花”,蝴蝶也因此在上海嶄露頭角、一舉成名。

創刊號:手捧鮮花的胡蝶

 

一舉成名的還有《良友》。創刊號共售出了7000冊,不到兩月再版兩次。它不僅內容豐富、製作精良,最引人矚目的還屬封麵的開創性。

 

極具開創性的封麵
 

 

良友的封麵可謂引領了民國風尚,封麵人物妝容、服飾的變遷,見證了民國女性審美的變化、思想意識的變遷。

精彩封麵一覽

泳壇“美人魚”楊秀瓊的泳裝封麵,曾激起滿城風雨

 

在《良友》第77期的封麵上,大膽地出現了泳裝,封麵人物是有美人魚之稱的楊秀瓊。盡管這時泳衣還顯得相當保守,上衣和短褲是連成一體的套式。但這種前衛方式一登場即引得滿城議論。

 

1937年7月,及時報道了“盧溝橋事變”的《良友》畫報第130期封麵出現了一位名叫“鄭女士”的封麵女郎,她身著印花的旗袍,扮著清新而不妖冶的美妝,為戰亂時代吹來了蓬勃朝氣。

當時她隻是以名媛的身份登上封麵,誰都不曾想到這位美麗柔弱的女子竟然在三年後為抗日陷身,她就是張愛玲小說《色戒》中女主人公的原型,原名張蘋如。( 鄭萍如)

這張圖名為《新時代之中國女性》,當時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圖中女子目光如炬,神態堅定,雙手端著刺刀做刺殺狀,表達了全民奮起抗戰殺敵的主題。雖然略顯擺拍性質,但卻不失《良友》的獨特美學。

川貴少數民族女性,極具藝術造詣的照片著色

 

1940年9月15日,第158期《良友》畫報出版了“新西康專號”,這是一期現代人文攝影家莊學本西康旅行攝影專號。畫報的封麵印著一位生活在川貴地區的少數民族女性,她手中正在刺繡,麵向鏡頭燦爛地笑著。隻要一看黑白影像的“原片”,人們就能立刻發現照片著色師所進行的都市化的藝術加工和改造。這幅封麵名為《刺繡》,由民國畫家張修中著色。

 

善用名人效應
 

 

良友的封麵極具開創性,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從時事、軍事、政治到美術、攝影、文學、藝術,可謂是百科式大畫報,社會名流都愛在上麵留下片墨隻語。

學術界領袖的胡適賜稿《請大家照鏡子》。著名記者戈公振甚至經常去《良友》辦公點走動,提供一些國外拍攝的照片。豐子愷、老舍、鬱達夫等名家幾乎都在《良友》上發表過文章,就連蔣公都題贈“文化先鋒”。

 

良友的風格活潑多樣,既有時事新聞、高雅的國畫展示,也有風趣的漫畫博讀者一笑。

良友刊登猴子表情包

 

伍聯德很聰明,善於利用名人效應,借勢名人來擴大畫報的影響力,從《良友》的13期開始,幾乎每期都有各界社會名人題寫刊名,有學術界的蔡元培、胡適等,軍政界的蔣介石、宋子文、宋慶齡、孔祥熙等。知名人物所題的“良友”兩字琳琅滿目,各逞才情的書法又裝點了畫報的文化品味。

胡適和梅豔芳所提“良友”二字

 

這點還鮮明表現在畫報的幾大著名欄目——“近世十大偉人畫傳”、“現代成功人物自述”、“名人生活回憶錄”。

良友》中的名人談話欄目

 

藝術造詣頗深
 

 

《良友》畫報最為經典的標識就是封麵美術字“良友”及“雙鵝圖”,這兩個恒久不衰的元素,是由伍聯德親自設計的。他利用兩隻親密無雙的天鵝寓意想與讀者結為知己,同時也表達了《良友》美育的理念。

                              

20世紀初,中國引進西學,掀起中西融合的新風和藝術救國的熱潮。《良友》畫報介入並影響美術發展的進程,它涉及幾乎美術所涵蓋的所有領域,除了國畫、油畫、雕塑、攝影、工藝、木刻、漫畫這些傳統形式,還有當時新興的建築、廣告、室內設計、美術教育,通過豐富的圖片展示方式向大眾積極推介美術大家。

 

從發起美術變革的晚清外銷畫和嶺南畫派、上海畫派等各個畫派,到留學歸來提出藝術革新的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繪畫大師,再到陳之佛、龐薰琹等工藝美術設計先驅《良友》都有所展示。 

良友對於攝影也很關注,尤其是藝術攝影,出版初期就開設了《詩情畫意》欄目,之後又有《美術攝影》欄目,為美術攝影營造了獨立空間。

 

良友還曾多次主辦攝影大賽,挖掘優秀攝影師,其後編著的《中國大觀:圖畫年鑒1930》將雜誌往期中的優秀圖片篩選出近千張,內容涉及政治、名勝古跡、美術、電影戲劇多個方麵,在當時來說也頗具開創性。

                         

不沾不良廣告
 

 

《良友》的影響力十分之大以至於各類產品的廣告商都蜂擁而至,不少頗具色情意味的廣告也找上門,出重金希望能被《良友》刊登,伍聯德對此態度十分明確:不接!

伍聯德為良友寫的序言中提及良友的使命感

 

《良友》最初創刊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有美的享受,要是廣告過多或是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廣告定會使閱讀質量下降,相對於現在很多媒體《良友》真是算一股清流啊,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動搖,保持創刊的初心。

 

也正是因為伍聯德正直的作風,才使良友有如此多忠實的讀者。

 

良友不再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對上海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良友公司遭日軍炮火猛烈襲擊,損毀嚴重,很多人認為良友恢複經營再無可能,但是接任伍聯德的趙家璧下定決心重建公司,改稱良友複興圖書公司。

良友複興圖書公司主要成員(左二為趙家璧)

 

他不甘於一本充滿人們回憶和寄托的雜誌這樣不了了之地消失,可是卻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種困難,就連找齊所有舊刊都費了好大力氣。他精心地把它裝訂成十五大卷,放在公司玻璃櫃中展出。裝幀美麗的《良友圖畫雜誌》既是公司業績的展示,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廣告。

 

此後良友幾度複刊,複又停刊,最終從大眾視野麵前消失。

 

良友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我們現在仍不時從網上看見那些精美複古的良友封麵,作為海報美術設計的範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