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工智能之殺人機器人(三):M這個案例

(2016-04-26 14:32:09) 下一個

三. M這個案例

 

關於M的故事,M隻向我透露了很少的一部分。

大部分都是我從八卦新聞中獲得了。

我說過M是個有錢人。所有的有錢人都是八卦新聞追逐的對象。

一旦當你成了有錢人,最好的最壞的瑣事都會被八卦新聞挖掘出來。哪怕是最小最不為人知的往事也不會被放過。如果挖掘的材料不夠令新聞記者或者讀者滿意的話,他們還會無中生有地編造出一些猛料出來。

所以從八卦新聞中獲得的M的故事,我很難辯別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懷疑這裏麵有很多水分。

但M曾一度受八卦新聞關注這件事,則是千真萬確的。

這個社會,最少量的最有錢最有權勢的人構成了新聞中最大的主體。

至於芸芸眾生,即使做出最出格的事來:殺人了,放火了,也隻能與動物們共同分享最不受關注的社會新聞版塊。

M在暴富之前,是連在社會新聞版塊中都不會出現的人,象我們所有沉默的大多數。聚光燈永遠不會打到他的身上。

他充其量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個統計數字。就象我們大多數人。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看報紙,報紙上公布了全球五十大最美的女人。排名第一的是當年的玉婆伊利莎白.泰勒。

我當時心裏很不服:我家對麵阿香婆婆的女兒小美姐姐分明長得比伊利莎白.泰勒美多了,清新脫俗,青春逼人,哪裏是伊利莎白.泰勒那種豔麗性感之可比的。

長大後我當然就明白了:這個世界的排行榜從來都不把沉默的大多數考慮在內的。

即使在人工智能發展到現在的今天,人的美貌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來打分計算。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天內就處理完地球六十億人的數據的今天,小美姐姐也絕不可能出現在全球最美女人排行榜上。

否則全球最美女人排行榜可能出來一堆誰都不認識的美人:中國的張三,越南的阮四,肯尼亞的肯雅塔五……

誰會去關心這麽一份排行榜?

如果把整個世界比作一部電影,我們這些沉默的大多數連個路人甲的角色都演不上。

我們是當鏡頭慢慢搖動三百六十度時與陽光,建築,風景,物件一道一閃而過美名其曰大時代的這麽一種背景。是災難片英雄片中用來充當大場麵的在遠景中驚懼奔跑烏泱泱人群中一個移動的黑點。是戰爭片中為了反映戰爭殘酷在一掃而過俯視而下的景頭中一堆靜止的掉胳膊少腿的慘不可睹的屍體。

而對M來說,在八卦雜誌報道他之前,他連這個電影的背景都充當不上。他是最隱蔽的那群人。象一個影子一樣地生活在我們沉默的大多數人中間。

他是個私生子,有四分之一的中國人血統。

他的媽媽名叫玫瑰,是個中美混血兒。就象她的名字一樣,長得特別漂亮。

玫瑰在十八歲時在拉斯維加斯認識了M的生父查裏,那時她是賭場的發牌員。在賭場見到的多是有錢人,按說早不會因為對方有錢而輕易被打動,況且明明知道他已婚有家室。但卻還是被他給小費時的慷慨和大方所吸引。

以為他是愛她才格外地慷慨和大方。又以為仗著年輕美貌就可以輕易地捕獲他的心。於是想方設法勾引他,而他正樂意於被她勾引。

於是兩人發生了關係。十九歲時生下了M。

當然就象很多灰姑娘都注定變不成公主,玫瑰隻是那個億萬富商歡場中的一個過客。

查裏那時正處在事業的蒸蒸日上之際,是個地產商人。他的事業當年本來就是得到女方娘家的幫助才發展到今天。更何況作為地產商人,忠誠的丈夫形象,和睦的家庭是作為一個地產商人所必備的利器,是對事業的加分。

當然不會讓一個汗毛未幹的女孩子給破壞了他的事業和形象。自然一絲一毫都不願意與玫瑰有更多的瓜葛。

自從知道玫瑰生下了M後,查理就絕情地斷絕了與她的任何聯係。

玫瑰本來就還在不成熟的年紀,又經此打擊,開始自暴自棄。酗酒,暴飲暴食,吸毒。根本不管M。

而且她覺得正是因為有了M才會受此羞辱,一直都隱瞞M的存在。M從小就過著離眾索居的生活。玫瑰的好多鄰居甚至都不知道她還有這麽一個兒子。

他在學校基本就是一個啞巴,安靜,孤獨。獨自上學,獨自回家。

校車上的位子即使是在最滿的時候,也沒人來坐在他旁邊空著的座位。中午去學校的食堂吃飯,人家都是三三二二地聚在一起邊吃邊談笑,而他隻是煢煢無依。

上學以外的時間則是心驚膽戰地安靜地躲在屋裏,隨時擔心玫瑰壞脾氣的發作。

M孤獨得象一個影子。

八卦新聞記者曾試度采訪他的高中同學,采訪的同學好些都說:“印象中確實有那麽一個人,我們都在背後議論他,說他很怪。但除了很怪這一點以外,就再也想不起來什麽了,因為從來都沒跟他有過交往。”

也有同學還能模模糊糊記得一些:“他從來都不跟我們玩,我們也不敢接近他,他身上有一股拒人千裏的氣息。”

“你們不敢接近他,是因為他很凶嗎?”

“不是,恰恰相反,他非常安靜,不惹事,上課從不發言。就是……他的身體語言好象在說‘誰都不要碰我’。”

“哦,這樣的。那他學習成績怎麽樣?”

“哦,這個。他理工科類其實很強的。不過因為所有課堂上所要求的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合作項目或實驗他都不參與,所以最後成績GPA都很一般。不過他腦子其實挺好使的,聽說他初中開始就自學編程,高中一畢業就找到工作了。”

“M,因為我們窮,我們被別人看不起。”M的媽媽玫瑰反複向M灌輸這種觀念。

一方麵是真的窮,另一方麵是因為M讓她想起當年沒傍上個大款反而跌落至這種地步而生出對貧窮和對M的怨恨。

因為窮,當然不可能生活在什麽好區,甚至不在一般的小區。那是一個讓一般人望而卻步的小區。經常聽聞誰誰殺人被抓了,誰誰吸毒被關了,誰誰又參加群毆被打死了。那個小區經常聽到警車的聲音,一聽到警車的聲音就知道又有什麽事發生了。

M從小知道自己生活在最低層,但想到即使在同樣生活在最低層的鄰居中,他們都還是被人看不起的。那真的是再也不能更低的了。

於是他想變成一個影子。一個不存在的人。一有什麽風吹草動,他就把自己關到儲藏室,因為那裏最黑。

越黑的地方越能讓他感到安全。

當整個人被黑暗包圍,他才能感覺他與整個世界隔離開來,於是心就漸漸安定下來,縮著的手腳也慢慢放鬆了,他就在那兒睡著了。

至此,M的故事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男孩般的悲情故事。

但是,你要想在M的八卦新聞裏不讀到桃色新聞這是絕對不可想象的。

讀者誰願意在一則八卦新聞中隻讀到 “我為自己沒有鞋而悲傷直到看到一個沒有腳的人”這樣幸災樂禍的把沒有腳的人的悲慘故事熬成雞湯當補藥喝的新聞。這種故事在社會新聞上就已經遍遍皆是,何苦再在八卦新聞上浪費感情和流量。

不,八卦記者自然深諳讀者的這種心理。於是,M的桃色新聞也不可避免地被報道了。

我很懷疑這則桃色新聞的真實性。曾經問過M:

“報道上說你曾經有一個女朋友,這是真的嗎?”

他本就冷淡的臉立即變了,臉色變得象是可以榨出汁來似的陰沉,眼睛中閃爍著不可捉摸的不知是悲傷還是憤恨的光。

我就不敢再問下去了。

那麽姑且聽聽八卦新聞怎麽說吧。

她是M在高中時的女同學。叫莉莉。濃眉大眼,看上去很甜美很開朗。

“我當然記得他,他追求過我,給我寫過情書。”莉莉回憶往事,眼睛象籠上一層霧一樣的東西,看上去更加美麗魅惑。

“那你們後來發展得怎麽樣?”

“喔,不可否認,我們有過美麗的過去,不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還是分手了。”莉莉很遺憾地回答,微微咪起眼睛:“我依然很懷念他。他那麽帥又那麽安靜,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哦,這樣啊。那麽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願意回到他的身邊嗎?”

“願意的。他是一個很甜蜜的人。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他與眾不同,終有一天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這時,等在一旁的好友插嘴說:“我怎麽記得你以前曾說M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追求人也不看看他自己是誰……”

“你記錯了,那個人不是M。”莉莉不耐煩地打斷她好友的話,很肯定地回答。

“不會記錯的。因為你說被M這樣的人追要是讓人知道了就會降低你在男孩子們心中的地位和魅力。所以還因此叮囑我絕對不要告訴別人M曾給你寫過情書這件事。”莉莉的朋友很不客氣地搶白。

“我絕對不可能說出這種話的,你在撒謊。”莉莉很不高興。

M後麵的故事則是眾所皆知的:

玫瑰在M剛過完十八歲生日時就因吸毒過量離世了。

M沒再上學,憑著編程技能找到了一份程序員工作。十年來一直單身。程序員收入對於一個一直保持單身的他來說算是高的。養活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

突然,天降一筆財產。他的生父查理死了,留下五分之一的遺產給他。

查理本來是可以把這個私生子的秘密帶進墳墓的。但他在死前決定任性一把。可能想著反正死也要死了,形象對他已經不再重要了。

或許回憶起他整個人生時,發現美好的記憶其實並不多。風光了一生,還不敵當年的那個女孩子曾經給過他的溫存。當年的她確實是認真的,以為能得到他,自然下了一番苦心。是他辜負了她。突然對那段時光留戀起來。於是執意要求找到M,並留下了遺囑:M與他的其他四個子女一樣,各得一份他的遺產。

查理認了M這個兒子並不等於他的家人也認了。M的出現不光分走了他們的財產,還給他們帶來了恥辱。查理一生豎立的良好形象的破滅也給他們家族以後的房地產事業的發展蒙上了汙塵。

多麽不願意,多麽不甘心!當然是給予了各種各樣的障礙,阻止,騷擾。

無奈最終還是法律取得勝利。隻得讓M卷走了五分之一的遺產。

不過還是與M達成了法律協議,讓他永遠在他們家族的世界裏消失,永遠不得在他們麵前出現,永遠不得以查理和他們家族的名義進行商業活動。

查理死前的決定不知是幫了M還是害了M?

本來,他的人生雖然悲慘,但至少有一個非常單純的目標,就是生存下去。為了這個目標,他努力成為了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人工智能開發大軍中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現在,突然生存目標以很豪華很夢幻的方式實現了,他的財產多得他一個人幾輩子都化不完。

他也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這就是他為什麽要來心理治療診所的原因。

而可能因為我是華裔,讓他想起有著二分之一中國人血統的母親。所以在三月初的一天,他邁進了我的診所大門。

不過關於他來我診所的原因隻是我單方麵的猜測。實際上,他好象對心理治療不抱任何希望。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一般隻要求在診所的催眠室睡覺。

也許是我的催眠室足夠黑,讓他想起以前在儲藏室裏被黑暗包圍下得以安睡的感覺。

馬斯洛曾提出來人的需求五層次理論:

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

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

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人隻有在最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才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而這五個需求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生存和繁殖,以及更好的生存和更好的繁殖。

好些人一輩子都在最基本的欲望中糾纏:生存的欲望和繁殖的欲望。而等這二部分欲望滿足後,他們就進一步追求更好的生存和更好的繁殖。

M似乎沒有繁殖的欲望。

他說他對於創造一個人出來這種事感到無比的厭惡。他不要再造出一個象自己一樣的怪胎到這個世界。

而他的生存的欲望以及更好的生存的欲望都似乎已經突然間滿足。

所以他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活下去。

我心裏很清楚:對於M,隻要能愛上一個人或者被另一個人愛上,問題還可能得到解決。否則,他就可能成為一個難解的題。

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有意或無意間就會帶一條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接著就不用愁如何活下去了:把孩子拉扯大,提供孩子好的生活環境,教育,工作,事業,等孩子長大後又重新進入新一輪的循環。

嘩,這一輩子就這麽終於耗過去了。

問題是他還能不能愛上一個人或者被一個人愛上?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