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國 美女怎樣穿旗袍

(2015-11-27 16:20:37) 下一個

旗袍是民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服。旗袍雖然來源於旗人(滿人)之袍,經過改良,已成為漢族女性與滿族女子共同的服飾,在民國時期綻放出異彩,譜寫了輝煌。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喜歡穿旗袍,在很多場合下,她們都身著旗袍。盡管她們很小就在國外生活、學習,然而宋家傳統的中國文化教育,培養了她們喜愛中國文化,愛穿中國服飾的習慣。

趣民國去民國  看看宋慶齡怎樣穿旗袍

【圖1,穿旗袍的宋家三姐妹】

1907 年秋,14歲的宋慶齡與小妹宋美齡踏上留學美國之路,先在新澤西州的波特溫學校學習,這個時期她留有一張身穿素色旗袍的照片,直發梳向腦後,像個小大人。 此時的旗袍還保留著旗人之袍的寬大、直身的特點,將女性身體曲線掩藏在寬大的袍子之下。進入民國,旗人之袍發生了變化,麵料也由厚重、多提花,裝飾繁瑣向 輕薄、多印花、裝飾簡約轉變。

20世紀一二十年代初期,旗袍受文明新裝的影響,出現了文明新裝的喇叭 狀的大袖口,袖口一般寬7寸,俗稱倒大袖。倒大袖是這一時期旗袍的特點,1923年12月21日,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前往廣州嶺南大學演講,孫中山勉勵學 生:“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把中華民國重新建設起來。”宋慶齡穿著黑綢緞麵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圍著一條格子圍巾,襟口、袖口處都繡著一朵花。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在治喪期間,穿的喪服是黑色長袖倒大袖旗袍。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她所穿的旗袍是繡邊緣的倒大 袖旗袍。

趣民國去民國  看看宋慶齡怎樣穿旗袍

【圖2,穿倒大袖旗袍的宋慶齡】

20 年代中葉,受歐美服裝影響,原本寬大,沒有腰身的旗袍開始收腰,長度縮短,旗袍的下擺逐漸上升,1924年下擺還在小腿,至1929年已升至膝蓋,女性大 方地秀出她們的小腿,洋溢出青春的氣息。不要小覷女性穿旗袍秀出的小腿,這是一個有別滿清封建專製觀點的,充滿著開放風氣的新時代社會觀念。

旗 袍是宋慶齡一生鍾愛的服飾,30年代,在上海,她所穿的旗袍有中袖、長下擺花格子的掃地旗袍,或者條紋圖案的旗袍。1932年,英國文豪蕭伯納訪問中 國,2月17日宋慶齡在上海莫禮哀路的住宅宴請蕭伯納,蔡元培、魯迅、林語堂、伊羅生、史沫特萊應邀出席,宋慶齡在旗袍的外麵罩了一件毛線編織的馬甲。

趣民國去民國  看看宋慶齡怎樣穿旗袍

【圖3,穿花旗袍的宋慶齡】

近代上海的開埠,“中體西用”、“西學東漸”,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最大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裝的兼收並蓄。當時不僅把西式外套、大衣、絨線衫 穿在旗袍外,更采用洋裝中的翻領、“V”形領、荷葉領,袖形則有荷葉袖、開衩袖等。到後來還出現了改良旗袍,結構更趨西化,一反傳統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裝 袖、肩縫,甚至加入墊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舊式的大襟和繁瑣的裝飾則逐漸消失了。旗袍麵料棉布、呢類、紗羅應有盡有。某一段時間旗袍流行“透、露、瘦”, 於是就采用鏤空織物和半透明的化纖或絲綢;其次,旗袍廓形修長緊身,尤其適應南方婦女消瘦苗條的身材特征。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種既穩定又變 幻無常的時裝。擺線高低來回更迭,稍不留神便會落伍,這種時髦確實是需要“追趕”才能及的。時尚是商業的催化劑,作為商業化大都會的產物,海派旗袍不僅順 應社會心理,更切合商業利益。

宋慶齡身穿倒大袖旗袍
宋慶齡身穿倒大袖旗袍


   過眼煙雲風靡滬上的海派旗袍

 上世紀30年代,旗袍在上海灘大熱,從社交名媛到知識女性,無不對旗袍傾心。與過去的旗 袍有所不同,一來滬上名媛提出了西洋化的設計需求,二則經過裁縫的能工巧匠之手,申城旗袍的式樣更為變化多端,款式更為層出不窮,演繹著獨特的海派風情。

  明星親自設計為旗袍“加分”

   先是流行高領頭,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季節,薄如蟬衣的旗袍也必須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頭。漸漸,又流行低領頭,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 低時,幹脆穿沒有領子的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旗袍的長度更是兩個極端,一會兒時興長的,長到可以 拖地,連鞋子都看不見;一會兒時興短的,短過膝蓋。特別是開衩,大膽的女性把衩開到大腿根部,抬腿跨步,兩條玉腿時隱時現,好在那時已有長筒絲襪為之遮 掩。相反,也有無衩的,女性穿上這種無衩旗袍,走起路來隻好走著碎步,嫋嫋婷婷的身姿,猶如古典美人似的“雲鬢花顏金步搖”!而這個時期旗袍最大變化還是 胸圍和腰圍,從原先20年代的寬身、直統的樣式逐漸緊縮到貼身,有的甚至窄到要吸口氣才能扣上紐扣,比現在的牛仔褲還要緊身。女性穿上這種緊身旗袍,“三 圍”(胸圍、腰圍、臀圍)曲線畢露,性感十足!

  由於旗袍能充分襯托東方女性之美,所以,一些電影明星和風塵女子挖空心思在旗袍上標新 立異。胡蝶喜歡穿短旗袍,但又不便貿然行事,她動腦筋在短旗袍的下擺上綴上三四寸長的蝴蝶褶衣邊,短袖口上也相應綴上這種蝴蝶褶。而旗袍的長度縮短到膝蓋 下,袖子也縮短到肘上,整個小腿和小臂就袒露無餘。因為“蝴蝶”與“胡蝶”諧音,胡蝶穿的這身旗袍,時人稱之為“胡蝶旗袍”。另一位電影明星顧蘭君,大膽 在旗袍的左側開長釵至大腿深處,同時又在袖口開了半尺長的大叉。這種“顧蘭君式”的新潮旗袍,又立即成了滬上趕時髦女性的仿效。而著名“交際花”薛錦園, 在旗袍的四周鑲上一圈光彩奪目的珍珠花邊。當她先後在南京路大東舞廳和靜安寺百樂門舞廳亮相時,人們眼睛為之一亮,薛錦園名聲大噪,而她的這款“薛錦園式 旗袍”迅即風靡上海灘。

  當時愛美女性旗袍穿著方法多種多樣,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領和袖采用西式服裝 做法,如西式翻領、荷葉袖、開叉袖,還有下擺綴荷葉邊,或綴不對稱蕾絲等誇張的樣子,但這僅是明星和貴婦的社交禮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將旗袍和西式服裝搭 配起來穿,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絨線衫、背心等,在脖子上係圍巾,或戴上珍珠項鏈。

  不過,知識女性穿旗袍不是亦步亦趨,而是根據自己的愛好。最典型是女作家張愛玲。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張愛玲穿的衣服,基本上都在上海造寸時裝店定製。張愛玲雖然也愛穿旗袍,但她不趕時髦,而是自己畫出旗袍樣式,交給造寸時裝店裁製。

  “造寸時裝店”得名張愛玲

   現在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知道,解放前南京西路上有這樣一爿與“鴻翔”時裝公司、“朋街”女子服裝商店齊名的時裝店,那就是“造寸時裝店”。上世紀20年代 末,有個綽號叫“小浦東”的裁縫,從浦東來到上海(當時,浦東人習慣稱浦西為“上海”)闖蕩。先是在靜安寺附近開了一間裁縫店。“小浦東”姓張,名造寸。 所以叫“張記裁縫店”。那時,在南京西路(當時稱“靜安寺路”)一帶,像這樣的小裁縫店很多。小浦東雖然初來乍到,但手藝高超。如他根據女性不同身材和體 態,能三裁兩剪地把裙子做得盡善盡美。比如,小腿嫌短的,替她製作長裙大擺款式,起到遮掩腿部不足之效果;腰圍粗、肚腹胖的,替她製作直筒裙,粗腰大肚的 缺陷就不明顯了;胸部不夠豐滿的,替她製作開襟寬鬆裙,起到遮掩平胸的效果;如是身材矮小者,則進行整體設計,為她製作上下平衡的套裝裙,從視覺上顯得個 子高大起來;若是高挑的好身材,就錦上添花,為她製作高腰身的開衩長裙,顯示女性亭亭玉立的身姿。總之,經過小浦東的裁裁剪剪和雕雕琢琢,凡是來做裙子的 女人都滿意而歸。於是,小浦東聲名鵲起。上海灘上的名媛貴婦和摩登女郎紛至遝來。其中有紅極一時的女作家張愛玲。

  那時,張造寸的裁縫 店已經搬到南京西路國際飯店附近,左隔壁是培羅蒙西服店。而張愛玲就住在南京西路梅龍鎮酒家的那條弄堂內。她寫作之餘,常到張記裁縫店看張師傅裁製服裝。 日子一久,雙方稔熟了,張愛玲每次來店,總是有禮貌地先叫一聲“造寸師傅”,而不像其他人那樣直呼“小浦東”。有一次,張愛玲來店要求為她做一條大紅裙 子,張造寸認為她身材瘦長、皮膚白晳,不宜穿大紅色的裙子。但張愛玲堅持說:“我小時候沒穿過好衣裳,所以想要穿得鮮豔奪目些。”於是,張造寸就替她做了 一條猩紅色絲絨鑲金絲的高腰長裙。張愛玲穿在身上,哈哈大笑道:“我這身紅裙,真要妒煞石榴花了!”高興之餘,張愛玲忽然心血來潮,想要替張記裁縫店取個 好聽的店名。張造寸問:“取什麽店名好呢?”她胸有成竹地說:“我看你的大名做店名蠻好的。造寸,造寸,寸寸創造,把我們女人的衣裳做得合身漂亮。”張造 寸連連點頭道:“到底是有名氣的大作家,肚子裏有學問!”於是,張記裁縫店就改名為“造寸時裝店”了。

  “奇裝異服”事件

   做了紅裙子以後,張愛玲又有了新點子。她要求張造寸為她做一襲紅色上衣,既要有中式旗袍味道,又要洋氣點,她還親手畫了一幅全身著紅裝的自畫像。張造寸 又一次勸她:“你全身穿紅的,色彩太鮮豔了,不利於你的整體形像。”但張愛玲就是堅持要穿得鮮亮些,張造寸拗不過她,隻好照辦。不過,這件上衣的麵料色彩 改為玫紅色。款式為立領、窄袖、袖管長及肘間,斜門襟、鑲闊邊,盤扣、緊身、束腰。做好後,張造寸照例叮囑張愛玲一句:“這是件古典式上衣,可與多種色彩 的裙子搭配穿,但切忌與紅裙子為伍。”

  然而過了幾天,張愛玲麵有慍色地找張造寸訴說有小報記者寫文章,說“張愛玲穿奇裝異服”,有個 好事的漫畫家還在報上畫了一幅“奇裝炫人的張愛玲”。張造寸聽了哈哈大笑說:“張小姐,儂穿儂的紅裝,與人家不搭界!說句公道話,儂穿的衣裳不算時髦,更 不是奇裝異服!上海灘穿奇奇怪怪衣裳的人多著呢,為啥偏偏盯牢儂?因為儂是有名氣的作家,小報記者在儂身上找新聞!”張造寸的這席話,講得張愛玲噗嗤地笑 起來。

  近代上海的開埠, “中體西用”、“西學東漸”,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最大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裝的兼收並蓄。當時不僅把西式外套、大衣、絨線衫穿在旗袍外,更采 用洋裝中的翻領、“V”形領、荷葉領,袖形則有荷葉袖、開衩袖等。到後來還出現了改良旗袍,結構更趨西化,一反傳統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裝袖、肩縫,甚至加 入墊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舊式的大襟和繁瑣的裝飾則逐漸消失了。旗袍麵料棉布、呢類、紗羅應有盡有。某一段時間旗袍流行“透、露、瘦”,於是就采用鏤空織 物和半透明的化纖或絲綢;其次,旗袍廓形修長緊身,尤其適應南方婦女消瘦苗條的身材特征。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種既穩定又變幻無常的時裝。擺 線高低來回更迭,稍不留神便會落伍,這種時髦確實是需要“追趕”才能及的。時尚是商業的催化劑,作為商業化大都會的產物,海派旗袍不僅順應社會心理,更切 合商業利益。

 
窄身旗袍讓阮玲玉的身材更顯婀娜
窄身旗袍讓阮玲玉的身材更顯婀娜
張愛玲(左)與姑姑合影,當時她身穿的還是較老式的旗袍
張愛玲(左)與姑姑合影,當時她身穿的還是較老式的旗袍
胡蝶引領了一代旗袍風潮
胡蝶引領了一代旗袍風潮
上世紀20年代末,南洋兄弟煙草廣告,署名之光(謝之光)。發式袖端仍帶20年代餘韻,整件旗袍的風格已開30年代的先河
上世紀20年代末,南洋兄弟煙草廣告,署名之光(謝之光)。發式袖端仍帶20年代餘韻,整件旗袍的風格已開30年代的先河

編輯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滿池嬌 回複 悄悄話 真的都好美!
謝謝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