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老宅 (4)

(2015-12-01 07:06:32) 下一個

從老宅走到護城河隻要幾分鍾. 它河麵寬闊, 通向運河通向太湖. 不遠處有好幾個碼頭, 小孩們常去那玩水, 偶爾還能抓個小魚放瓶子裏養著. 岸邊有許多大柳樹, 我特別喜歡在夏日裏躲在樹蔭下, 戴個柳樹枝編的帽子, 看著過往的船隻,  浮想聯篇: 他們從哪兒來, 要去哪裏... 聽說他們晚上就住在船上, 我特意觀察靠在岸邊的船隻, 並沒看到可以住人的地方, 直到有天看見一個人掀開一塊板從船肚子裏冒上來才發現他們的秘密, 原來他們就住在那兒。想著上麵的小孩跟著船可以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非常羨慕. 

 
每天有許多來來往往的船, 還有長長的連在一起的船隊, 他們隻是在我幾十米遠的視線範圍內跟我有那麽點交集, 泛著波光的河麵把我們隔在兩個世界, 他們是那麽神秘, 從沒想到我跟他們會有什麽聯係. 但是, 某一天, 我的小夥伴急匆匆地跑來喊我: 快到碼頭去, 我們看到你外公啦! 我難以置信地跟著來到河邊, 果然看到外公. 他在船上指揮著一群人搬東西呢. 等了好久他才有閑注意到我, 叮囑我早點回家便要離開, 我好失望啊. 外公每次來看我們都帶許多好吃的, 這次居然連家門都沒進就要走了, 我試圖用哭聲留住他, 到底沒成. 晚上去媽媽那告狀: 外公怎麽會在船上? 他為何不到家裏來? 媽媽說外公要跟著船回自己的家。 在船上有什麽奇怪的, 以前你外公還有自己的船運貨呢. 那為什麽我們去外公家隻要乘車不用坐船?算了,不問了,對小孩的提問大人總是隨便應付幾句。
 
外公在船上的出現似乎架起了船與岸的連接。沒多久,一天爸從外麵回來對媽講:運過來兩船瓜。。。話沒說完我就看到他身後幾個壯小夥每人挑著兩大筐西瓜魚貫而入。爸讓他們把瓜堆在天井裏,一邊吩咐我媽多做點飯,一邊向一剛進門的老者迎去:老周,以後你賣瓜就到我這兒落腳,我這地方大。我還沒明白過來咋回事呢,天井裏的西瓜不一會兒就堆成了小山,院裏的人陸陸續續都來了,挑瓜,講價,過秤。。。買賣越來越火,除了我們院的,街坊鄰居聽到消息都來了,很多人買了一次還買第二次,尤其看到我們院的人一買一二百斤。我家更是買瓜大戶,幾十個西瓜把每個床底都占滿了,為了支持老周賣瓜吧。這瓜也確實好吃,一開始,小夥子們就用手掌劈開幾個讓大家嚐,把我們小孩看得一愣一愣的:還能這樣開西瓜。便照著學,可任我們使再大的勁,手劈紅了也沒把瓜打開。有那特別逗的大男孩,一邊賣瓜一邊跟小孩玩:你們說我能不能直接用手把這瓜掰開?想想我們劈都沒劈開,大家一起搖頭。啪,啪,啪,人家輕輕鬆鬆就把瓜掰成幾塊分給大家。我媽在邊上直可惜:表麵裂了點縫,能賣的,當天吃。大男孩滿不在乎:阿姨,沒事的,這瓜在我們那兒不值錢。那天,院裏的每一個孩子吃瓜都吃撐了,肚子鼓得象個瓜。我媽和大姐也忙個不停,兩個爐子,燒了好幾鍋飯,分了幾批才讓跟著老周來的人都吃上了早飯。瓜很快就賣完了,老周他們高高興興上船回去了。晚上聽爸媽聊天才明白,老周是我爸做小手術住院時認識的病友,一個生產隊長,每年瓜豐收了就發愁,沒處賣。割資本主義尾巴麽。
 
打那以後,每年夏天,西瓜上市後總有那麽兩三天,我們院就會成為瓜市場,瓜也從開始的兩船變成了幾船。老早就會有人來打聽:今年老周還來嗎?心急的三天兩頭來探問:老周怎麽還不來?我們小孩湊熱鬧的勁頭也在這一次次的詢問中越來越高。某一天,總是在你覺得最沒可能的某一天,老周跟他的夥計們就擔著西瓜進院子裏來了。真高興啊。小孩們也變得越來越有經驗,指揮大家排隊,維護秩序,指點不熟悉的人怎麽走出院門。。。順便學學怎麽挑瓜。因為我最小,比較容易到床底下去挑瓜,每天一到兩次,慢慢地我就成了能手了。家裏有客來訪,我媽定會讓我挑瓜,每每開出一個熟得恰到好處的西瓜,賓主皆歡。為了省事,我會隔一陣把瓜分類:最熟的幾個靠外麵,誰都伸手可及。較熟的靠後,不太熟的放最裏麵。在我的管理下,鮮有把瓜放壞了的浪費現象發生。誰讓我家每次買那麽多呢,往往,為了讓老周能早點回家,我爸總是把最後賣不動的瓜包下來。
 
幾年下來,我爸跟老周的交情也越來越深。有時候,不是賣瓜的季節,老周也會帶著他的孫女兒到我家小住幾天。再後來他們不來我們院賣瓜了,有農貿市場了,農村的經濟也越搞越活。我想老周和他的夥計們的生活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