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老宅 (3)

(2015-11-22 20:23:04) 下一個
老奶奶年輕時當過大家庭的管家,分家後依然是大院的主心骨。剛進門的媳婦,年輕的媽媽們少不了要向她討教持家育兒之道。過年過節,婚喪嫁娶,祭祖拜佛沒她不知道的事。等我們這代人成年後她就成了大家的開心果,特別是幾個比較活絡的外孫女婿,常把她逗得咧著缺了門牙的嘴直樂。“外婆,你養的那兩隻雞今天下了三個蛋。” 外婆將信將疑要去查看時外孫女婿又補上一句:“看錯了,一個是蛋殼。” 外婆作勢要打他,“別打別打,打壞了吃虧的是你外孫女。” 外婆嗬嗬一樂,作罷。“外婆,你今天看起來象電影明星。” “又拿我老太太尋開心。” “真的,不騙你。” 外婆:“我以前在上海香港看到的那才叫明星。。。” 我們頓時起哄:“你要是一直待在香港,我們家就有港澳同胞了,也好沾點光啊。” “香港哪有我們這裏好,不習慣的,不習慣的。。。” 倘若老奶奶和爺爺在解放初期繼續留在香港做生意,大院也不會象今天這樣人丁興旺吧。我也會少掉許多樂趣。
 
曾經,老奶奶在後院種過葡萄。從春天到夏天,隨著日頭越來越毒,葡萄樹的葉子也逐漸茂盛直到把整個後院遮住形成天然涼棚。那可是我們暑假玩耍的好去處,特別適合玩比較安靜的遊戲:下棋打牌,翻花繩挑韭菜棒。。。值得一提的是算二十四點。一副撲克牌,最少倆人,沒有最多,人越多越具挑戰性。不管用什麽方法把擺出的四個十以內的數字算成二十四。那真是要眼明腦快呀,大部分組合四五秒鍾就有人搞定,常見的組合更是考驗搶答速度,有時牌還沒擺正呢已有人搶答。從加減法到乘除法再到開方平方,隨著年級往上升,我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大姐姐大哥哥都算不過我,嘻嘻。玩耍的同時不忘掂記那一串串的葡萄,時不時摘一個嚐嚐熟了沒。不知從什麽時候起,這些葡萄除了被院裏的孩子掂記著還被院外的孩子掂記上了。他們爬到院外的大樹上,從貼近院子的樹杆靠近並越過院牆及一米寬的走廊夠著內牆,然後,然後我就看不懂了,小時候沒明白他們是怎麽摘到葡萄的。院牆上部瓦做的花式磚牆因而被大量損壞,老奶奶更擔心小孩因貪嘴而摔出個好歹來,遂砍了葡萄樹改種隻能觀賞的爬藤植物。記得種過金鈴子,看起來就象金色的小苦瓜,燈盞一樣掛著,又漂亮又好玩。剛剛搜了一下,它是葫蘆科苦瓜屬植物,可以食用或當藥材,隻是小時候我們光把它當玩具了。
 
院子裏還有許多其他的花花草草,都是些十分普通又極易生長的品種:報春花,蝴蝶花,月季花,太陽花,牽牛花,菊花,仙人掌,大青葉。。。牽牛花是我的最愛,它們就象不同顏色的小喇叭,排著隊奮力向上,要在那最高處吹響起床號,當人們都出門上學上班後,它們就靜靜地待在高處俯瞰院裏的一草一木。傍晚,它也象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累了歇了。起初我還為它們惋惜過,後來發現,第二天早晨依舊有許多小喇叭前赴後繼,那是我最早體驗到的對生命力的感動。學著老奶奶,我也種過一些不要成本的東西,比如把大人要扔掉的蔥根蒜根種到土裏,給它們澆水,看它們發綠芽慢慢長高,當媽媽做菜時偶爾忘了買蔥買蒜,我就可以享受一下雪中送炭的歡愉和廢物利用的成就感。
 
老奶奶空閑時除了侍弄花草外還養了幾隻花貓。其中一隻淺褐色花貓是開山鼻祖,其它貓們可以送人換地方,唯有這隻貓老奶奶一直把它留在身邊。那是一隻母貓,不知它生過了多少小貓,但每次要生的時候,小孩們就特別興奮, 因為一個謎底將要揭開了呀:生了幾隻,什麽顏色,長得漂不漂亮。待產時老奶奶特迷信,不讓女孩靠近,怕怎麽怎麽地。但她不可能一直守在那兒,女孩們會偷偷溜進去看,母貓也從來沒發生過什麽不測。它可健康了,半夜在屋頂上一群貓到處亂竄互相追逐,急奔而過處嘩啦啦一陣瓦片碰撞聲夾著貓的怪喵聲,常把人吵醒,讓小時候的我特別害怕。但它確實是捕鼠高手,看它守在陰井邊上,我親眼見識它的迅猛精準。平時它邁著貓步從你身邊走過時,酷酷的,從容不迫,目不斜視,因為它知道誰才是它真正的主人。男孩們因而經常欺負它,比如把它的前爪搭在很高的涼衣杆上,看它能撐多久。每次它陪男孩們玩了幾分鍾,在他們看到貓在上麵掙紮而得意忘形時,它一鬆前爪,自由落體,著地的瞬間身體合攏,後爪觸地繼而前爪,動作幹脆利落十分優雅,隻差象單杠運動員那樣向觀眾致意了。在男孩們驚呆的目光下,它頭也不回地走了:哼,玩我?嫩點!這隻老貓因為老奶奶無力照顧,後來還是被送人了。沒想到,幾個月後它居然從城北找回到在城南的老宅,瘦了許多,一路不知經曆了多少辛苦曲折。最終它終老在老宅裏。它的故事也讓我徹底信了我爸親曆的小貓小狗忠誠於主人的離奇故事。
 
老奶奶對生活的熱愛和淡定從容的生活態度對我們小輩的影響致深致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