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孩子的文革 (6) 大字報與書畫

(2015-10-18 19:44:54) 下一個

不記得我有多大,推算起來可能是三四歲左右。我發現一個特別好玩的東西:門外的院牆上有好多畫。五顏六色,奇奇怪怪。實際上,他們是在一張大紙的最下麵。上麵是字,我看不懂,但下麵的畫我能看懂,畫的是人:頭很大很大,好像在哭,身體手腳很小,動作也很怪,反正跟平時看到的人不一樣,跟幼兒園老師教的畫也不一樣。我想怎麽會有長得這個樣子的人呢?沿著院牆往前走,大紙一張接著一張,底下的畫也在變:那些小人有的趴在地上,有的朝天仰著,上麵要麽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拳頭,要麽是一隻大腳,或者是一支毛筆。看了一會我知道小人是被打疼了才哭的。那個拳頭和腳那麽大,兩邊還畫了些斜道道,好象我用腳故意踩小水坑濺出來的水一樣,那要化很大的力氣猛踩才能看到的,所以那些小人一定很疼的。但不明白,為什麽毛筆下的人也很疼呢?毛筆我玩過,很軟很軟的。繼續朝前走,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畫,還有許多紅叉叉。一張一張,象看小人書一樣。走完半條街,到別人家門口了,就沒了。可馬路對麵那個工廠的牆上也貼滿了紙,我就走過去看,看完正好回到我家門口對麵。這樣轉著圈來回看,我能看老半天。一天一天的,某一天會突然發現所有的畫都是新的,好象換了本小人書一樣。我的興趣又被重新提起來。看新書時會看得比較久,被大人喊回家時,他們格外不耐煩。(其實是運動中的又一輪波動,讓大人們煩躁)有時候我會喊小夥伴一起看,可他們看了一會兒就跑掉了。長大了知道,那是大字報,那叫漫畫。那支筆是比拳頭和腳不知厲害多少倍的武器,有時候能要了人的命。

 
上小學後寫大字是每天的功課,我們家的孩子還被要求多寫幾頁毛筆字,因為父親特別注重字寫得好不好。他認為字是一個人的臉。尤其兩個姐姐,在我眼裏似乎一直在寫啊寫, 寫得不好還被訓斥。我因為小,不是父親關注的重點,卻因沒了壓力,寫得蠻有樂趣,還為了引起父親注意得到表揚而格外努力。父親除了自己教,還請樓上華老先生,一留日博士來指導。老先生和藹可親,循循善誘,讓我們獲益非淺。當時在我們小學,二姐的字到處可見:一個通知,一條毛主席新語錄,幫老師抄寫的大字報,刻鋼字後油印的材料。。。我因為字好,二年級起出黑板報,一直出到大四,在實習醫院還幫著出。
 
出黑板報可真鍛煉人。好象辦份報紙一樣,並且每個環節都要會。立題,組稿,寫稿,排版,抄寫,插圖,裝飾。。。老爸弄了塊小黑板,許多彩色粉筆,那也是院裏孩子們的一項娛樂活動。記得還有專門的兩本書,上麵全是各種美術字體,可幫了我大忙了。另有一本色彩大全,好幾十頁的拋光紙,一頁一色,配有文字。有些顏色在生活中根本沒見過,那個美啊。那是我的寶物,時不時拿出來欣賞。這板報一出還培養了我諸多相關的興趣:寫兒歌打油詩為了填補一小塊空缺;練硬筆書法為了字更好看;閱讀,到處找可讀物為了發現可出的內容;畫畫。。。真是邊學邊用,越用越有提高,現在做個PPT 看著也比別人的醒目。這麽多小愛好中,畫畫是我的最愛,因為它能幫我得獎。
 
那時候學校裏的書法繪畫比賽是除了文藝表演,運動會之外最吸引人眼球的活動了。小學裏畫了許多工農兵的形象,一個拳頭砸扁反動派的畫也沒少畫,文革後期,畫的題材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老師也敢教了。 難忘的是,每學期報課外興趣班時,總是難以定奪,那麽多班都想去: 唱歌,朗誦,航模。。。,因是同一時段,最終每次都忍痛割愛選了美術班。這就幫我把這興趣保留了下來直到今天。大學裏參賽拿了獎,滿足了一下虛榮心,家裏牆上掛的是自己的畫,省了不少銀子,還打發了許多閑暇時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上網散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謝謝來訪。發現你好幾條留言,驚喜中。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好可愛好聰明的美眉妹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