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孩子的文革 (5) 體育班

(2015-10-15 21:00:49) 下一個
小學三年級,一開學就被老師帶到另一個教室, 心裏直嘀咕,這是幹啥呢? 不一會兒, 見到了許多其他班的孩子。老師宣布此後我們就是一個班的人了。我馬上就很失落, 我跟好朋友們就這麽分開了? 也不告訴我們為什麽。 四處一看, 還好, 發現了好幾個原來班裏的人,而且主要班幹部都來了,便心定了些,覺得情況不會太差。再一看, 有好多別班的"公眾人物",  運動會或文藝演出時常看到他們。特別是老報幕的那個男孩。 他成了新班級的中隊長, 我是宣傳委員, 降了。不過, 還當少先隊大隊長。
 
小小的不安很快被巨大的興奮取代:我們每天的第一節課都是體育課!哇,太好了,這才知道我們這是體育班。新的班主任是個最多二十的男老師,按現在的說法絕對是帥哥一枚。他負責教我們語文和體育。上課的氣氛一下子有了很大的變化,你們懂的。小學班主任一般都是年齡大的女老師,太婆婆媽媽。同學之間也很快熟悉起來,互相串門。放學後的活動範圍從原來的幾條街變成整個學區,而且回家晚了理直氣壯:小組活動在某某家,住得遠。哈,借口罷了。
 
幾周下來我發現,同學中大部份是學習好的外帶某些體育特長,我是乒乓特長,區級水平。少數人學習一般但體育特厲害,市級水平。一到校運動會,那個自豪感!年級越高越沒對手,四五年級時幾乎包圓各個項目的前五。什麽廣播體操比賽,拔河比賽都輕鬆拿第一,平時訓練有素啊。拔河時在人數一樣多的情況下,我班女生能把別班男生拉趴下,靠得是技戰術。記得那次是兩個班一起上體育課,班主任有點惡作劇的意思,我班女生一贏把他樂得呀完全沒了老師的樣子。其實,他也就是個大男孩。
 
這個大男孩有次被我們學生聯合起來欺負了一把。那是全國學黃帥反潮流的時候,某天他剛要開講,一短跑女名將突然發問:老師,為什麽我們學生發言要先舉手,你卻可以隨便說話?老師一點準備也沒有,有點慌亂,勉強回了幾句。其他同學趁機紛紛提問,都是為平時的小委屈喊怨,問題也沒第一個那麽犀利,老師慢慢穩住了陣腳,一一作答,最後師生嘻嘻哈哈,一團和氣。本來嘛,平時他就象是我們的大哥哥一樣,我們受大環境影響,算是參與了一下反潮流,對別的老師可是恭恭敬敬的。而別的課目老師也是最喜歡給我班上課,你想,那差不多是全年級六個班的精英啊,那個腦子反應,那個接受能力,那個課堂氣氛。。。記得有次班主任要缺席一周,我們被臨時分到別的班,聽說其他老師為了搶我們都鬧意見了。我們去了別的班也覺得特沒勁,上課節奏太慢,老師沒完沒了地啟發。。。一下課還都找原班級的人玩。那次以後,我班同學變得更抱團了,更有參與感和集體榮譽感,我想這裏麵有一定的體育精神吧。
 
由於班級特色,我們很早就接觸學習了田徑以外的其它項目,比如羽毛球,籃球,排球,射擊,遊泳等。我班有好多市業餘體校的,有體操,跳水,射擊,田徑。。。我自己除了乒乓隊還加入了校射擊隊。記得那會兒的靶子都是帝修反的頭像。我在隊裏成績數一數二,可市隊來選人時卻沒選我,選了另一個高個女生,在那些人忙碌了好一陣,測量我們身體四肢前臂小腿的長度計算比例後。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搞體育除了身高體重還有個比例的說法。雖沒去成市隊,射擊還是讓我挺長臉的:女孩玩槍比男孩都好。醫院的同事們一起去遊樂場玩,打靶誰也玩不過我。帶著孩子玩時,她想贏什麽玩具,我是指哪兒打哪兒,鮮有不中的,把孩子爸唬得一愣一愣的,要知道當初談戀愛時可沒敢透露,怕嫁不出去,哈哈。
 
我們這個班集體,到升初中時轉走了一些人,因為要去的中學一下子不能全部接收來自各個小學共12個班級的學生,我班自然被留在小學上帶帽初中,一年。班主任也換了,有些課目是那邊中學派老師來教。所以有的家長不樂意了,讓孩子轉校。我看到初一開學時少了些同學,非常傷感。初三已經恢複高考,學校分快慢班把我們徹底打散,很是可惜。此後上高中上大學,再也沒碰到有那麽多聰敏有趣,會學會玩,調皮卻不討人厭的人聚在一起的班級了。高考後據不完全統計,有一大半的人考上了大學。所以對那些稱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說法我一向嗤之以鼻,相反,若有同樣的機會同等的時間學文化,他們絕對幹什麽都比一般人更出色。當年,隻要我班在音樂教室上課,路過的老師都能聽出來是我們在唱歌,好聽啊。
 
想你們了,我的發小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我讚成,我也是小學愛打乒乓球,對我的身體鍛煉非常有幫助,而且也鍛煉的大腦的靈活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