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署名昭明的文章,文章大多都是描寫黨派鬥爭,高層奪嫡的內容,如果把這些主人公換成曆史封建社會的王公大臣,儼然就是一部清朝宮廷內鬥劇的劇本。劇本描寫的看似很熱鬧,從事件起因背景、發展、高潮到結尾,昭明解釋的頭頭是道,還時不時地配幾個PS的圖,顯得更形象具體。但是,藝術雖說是源於生活(往往都是從觀眾熟知的生活取個素材或背景)對於劇情怎樣發展、怎樣結尾都是編劇頭腦裏構建出來的東西,隻要觀眾認可,帶入感強,自然就會受歡迎。很顯然,這個昭明還達不到一個合格編劇的水平。看他編的東西,雖然選的事件背景很吸引眼球,但是對事件發展的邏輯性和操控性還把握的不到位,劇本很多地方很BUG,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況,製造的戲劇衝突也不明顯,而且對有些常識問題進行歪曲解釋就更沒水平了。例如,簡單的將一些開會的照片羅列在一起就解釋成他們在密謀政變,一個簡單的人事調整就分析出政變的前兆,一個貪官的落馬解釋成政壇大清洗。雖然一些大事件發生都是有小事的引起的,但是僅憑一兩個小事的發生就拋出大事件的巨變就顯得很單薄,太牽強。如此,這個昭明編劇注定當不了一個好編劇,違背常識、歪曲事實是他成不了好編劇的致命弱點,因為他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一旦被觀眾一眼看穿,不但不會接受他的觀點,恐怕隻能夠起到“大家來找茬”供觀眾消遣娛樂的作用。